“對對對,掌櫃你就彆廢話了,春宵一刻值千金,彆耽擱大家的事。”
韋弦搖了搖頭,這就是世家子弟、高門權貴。
望舒起身,囀鶯聲、吐燕語道
“且聽第一題假今天正十一月朔夜半,日在鬥十度七百分度之四百八十。以章歲為母,朔月行定分九千,朔日定小餘一萬,日法二萬,章歲七百,亦名行分法。今不取加時日度。問天正朔夜半之時月在何處?”
【出自《緝古算經》,作者也看不懂,故不做翻譯。有興趣的可以試著計算一下。】
嘩啦一片摔倒聲,那些沒有事先拿到題目之人,頓覺兩眼冒星,誰想到一個以詩詞樂理而聞名的佳人,竟然出了一道算學外加天文曆法題。
當然早些拿到題目之人,故作姿態,算計一番,陸陸續續有人寫出了答案。
望舒一看,冷笑而無語,前兩題本就是為了寬掌櫃心,讓她去賣錢,如此才能支持她提出的三題入願。
第三題,何人能解?
任憑蘇玉出身商賈,算學按說也有一定造化,卻也是緊皺眉頭,不知從何處計算。
此題不光涉及算學,還涉及天文曆法,難,太難了。
韋弦自從寒雲處學會了阿拉伯數字,加減乘除計算外,還學會了小數、分數、平方等等,此刻翻譯成阿拉伯數字後,隻是在心中一番心算,給出了答案。
“蘇小弟,你且記下,答案是,在鬥四度七百分度之五百三十。”
一炷香的時間到,作出的寫上名字,填上答案;未作出之人,也胡亂寫上。
答卷收到了望舒手裡,她要當場斷。
於是兩侍女擺上案幾,文房四寶。望舒手提朱筆,逐一勾選。
能有如此多的人作出,望舒不覺奇怪,此題放出都快半月了,但凡國子監算科的博士用點時間也能算出。
望舒大多是把注意力放在答卷的姓名上。
五姓世家子弟,果真都正確,隻是望舒明白,這些人就是花五十貫把她當一年的外室玩玩而已。
突然目光落在眉州蘇玉四個字上。
自來長安已有半年,這個名字是第一個她熟悉的名字。
眉州蘇家,劍南道首富,糧商、茶商、蜀繡、瓷器,哪一樣都是賺錢的東西。
這個蘇玉名字聽過,不就是蘇家的獨子嗎?
聽聞除了玩世不恭外,也無什麼不好的口碑,說起來也是眾多商賈中的清流之人。
沒想到他今日竟然在此地,還敢與眾多國子監的士子比試,他也想把自己當外室一年嗎?
商賈雖然地位低下,仍不是她現在的樂妓身份可以比擬,畢竟她已經算奴隸這一層了。
若她不是有點才學包裝,怕早就被當成貨物買賣了。
所以,迎娶望舒入門,也就是她的妄想。
又是一炷香,篩選完成,但凡五姓世家子弟全數正確,外加一個眉州蘇玉。
答案一經公布,買題的舒了一口氣,賣題的也舒了一口氣,這道題的錢收穩了。
“王兄,你做對了。小弟不敢相信,你連筆都未動一下。”
蘇玉也看出來,那些世家子弟哪會算,明顯裝模作樣,分明是事先拿到了題。
難道麵前的王兄也是,不對啊,若是他事先也買了題,如何能答應為自己代筆。
說不通啊。
第一題落下塵埃,全體等著第二題的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