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針鋒相對(1 / 2)

甘為外室 秋不白 4066 字 2024-04-26

《甘為外室》全本免費閱讀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杜仲在前按例行事。

“臣有本稟奏。”

禦史橫跨一步出列,先是俯身行禮再高捧笏板與麵平齊,得到準許率先開口:

“經查實,晉陽郡守在任職期間貪汙超五十萬白銀,按大周律法凡是官員貪汙超六千銀兩屬重罪入獄,故念罪狀重大未有定奪,現已將晉陽郡守革職入獄等候發落。”

“五十萬白銀可是大罪,想不到在多重刑罰下讓他鑽了空子。”

周璟譜說罪罰時麵上無波瀾,就連姿勢動作不曾變動,而輕飄飄一句話如同生死狀:“刑部尚書這事交給你來處理,下旨巡街後將其處死,上下三代流放邊疆。”

“遵旨。”禦史與刑部尚書一同歸列。

周璟掃視了一圈又開了口:“吏部尚書。”

“晉陽新任郡守一職就交給你來安排。”

“臣遵旨。”

周璟吩咐完下意識看向陳靖,見他表情平平不為所動,隻在吏部尚書領旨後眼裡多了幾分得意,看到這周璟心裡見微知著。

似察覺出注視的目光,陳靖未事先啟奏悠悠起身,鞠躬禮做的無差錯,高捧笏板的動作中規中矩。

態度散漫,行為目空一切,不過既然是老臣,開口就是鄭重其事:

“南黎國已將貢品押解進京,具體物品名單由戶部整理,其中不匱乏些奇珍異物,是往年所不見;按南黎國的意思是有和親的打算,南黎君主表示兩國同屬大國,交好是必要打算,希望借此在兩國之間搭個橋梁。”

周璟這次沒有獨斷,而是問起了陳靖:“南黎在早年軍力一直是鼎盛的存在,周朝建國初期多有欺壓,自我國崛起平分了秋色,但不可否認南黎曾經的強盛;兩國結親聽起來是共贏的打算,丞相對此怎麼看?”

陳靖直言道:“南黎近年來一直對我國是臣服的態度,每年貢品也沒斷過,南黎君主許諾,兩國和親必有二十座城池相贈,借此機會說不定會使軍力會蒸蒸日上;依臣看,不論從任何一點來說,對大周是百利無一害,可多加考慮。”

周璟聽得聚精會神,時不時的點頭像是認可:

“丞相的提議朕已牢記於心,眾愛卿可有異議?”

陳靖在前立如鬆,眼神堅定如利劍,身後的臣子有的互相對視,有的不敢大聲喧嘩隻能竊竊私語,不像探討更像是統一話語。

蘇逸屬於聚精會神那一批,對於國與國之間的瓜葛他了解甚微,君臣的對話知道了些二三事,說白了不過是曾經的強國落了下風,須攀上現在的強國增添銳氣,既然如此周朝屬有利者,不管同意與否都是好事一樁。

加之陳靖的說辭大義凜然令人倒戈,懵懂的蘇逸在群臣俯身附議時一樣照做。

此起彼伏的頭背形成了兩條戰線,周璟看到此景淡淡一笑:“見愛卿萬眾一心朕心生愉悅,既然如此就按丞相的意思……”

“臣有異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