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關於宋朝的一些開國國策的遺留問題(2 / 2)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宋朝的輕武將重文臣,以及中強外弱,我覺得跟趙匡胤早期定下來的國策真的關係匪淺。我曾經看過一個論述,大概就是趙匡胤本身作為武將,自己“造反”披上了黃袍,所以他很害怕宋朝也會因此覆滅。從前朝的滅亡吸取教訓,這是曆朝曆代的開國皇帝基本都會做到的。

而且趙匡胤本身就能文能武,他不需要很多武將自己就可以做最高的軍事統領,率領軍隊。

他的弟弟也是。

他們都是有十足的作戰經驗和作戰思路的。所以宋朝前兩代,甚至前幾代得皇帝都沒有問題。輕武將,是因為皇帝自己就是武將,自然不需要更多的幫助。

但是趙匡胤大概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就是國泰明安了以後,他的子孫要怎麼處理軍事問題。

這個問題在仁宗年代的時候就凸顯出來了,仁宗是一個很好的政治家,但是他不會行軍打仗。

但是宋代的基本國策又定下來了,所以後代積累的問題隻能越來越嚴重。大部分的武將沒有辦法做到要職,甚至可以說俸祿和待遇都要比文臣要少得多,特彆是宋代民族問題嚴峻,經常會有戰爭,不善待武將,不重用武將,常常是有戰爭就用,不打仗就罷免,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不可能培養出一隻驍勇善戰的對外作戰軍隊。

畢竟連將軍都沒有辦法固定,又如何能保證平時的作戰訓練呢?

所以就發生了靖康之恥,至於之後嶽飛和嶽家軍,可以之後專門寫個專題探討一下。

以上

喜歡買得一枝春欲放請大家收藏:買得一枝春欲放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