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 績效(1 / 2)

雲康本想說些什麼,轉念一想,收回話頭,轉身朝自家走去了。

“多說無益,明日考試自見分曉。”

李甲新氣得跺了下腳,看見路那邊有農人來了,不敢繼續掰扯,隻能轉身回家。

雲康回到家中,母親正在台子上編籃子,父親在屋裡看著什麼東西嘖嘖稱奇。

胡秋燕見兒子回來,笑著說道,“華哥兒和九九都喜歡這種精巧的小籃子,我編幾個,你晚上找春生玩時帶給他們。”

雲康點頭,看向屋裡,“表舅把人參送來了?”

“送來了,好家夥,我這輩子還沒見過這麼大的人參呢,不對,是什麼人參都沒見過,要不是托華哥兒的福,哪兒能經手這麼大筆的買賣。”

胡秋燕有個遠房表弟在北邊山裡挖人參,秋華年去年秋天托她打聽打聽,想從源頭上收一些上好的人參以備不時之需。

但真正的好人參相當於救命神藥,有錢人全盯著,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弄到的,胡秋燕的表弟下了許多功夫,才在今年春天湊夠了兩株藥效上好的百年野山參,加起來有八兩多重。

胡秋燕把消息告訴秋華年,秋華年直接給了二百二十兩銀子,將兩株人參全部買下。

二百兩是給胡秋燕表弟的人參錢,二十兩是給胡秋燕的渠道費和辛苦費。

胡秋燕推脫不要,秋華年硬叫她拿著了。

秋華年早就發現,或許是人體構造有些許不同,或許是藥材發生了變異,在這個世界,人參等天生地養的名貴藥材的藥效比現代世界高出幾倍,非常神奇。

如果沒有胡秋燕,他還不知道該去哪裡收一手的好人參,古代醫療條件落後,真正有奇效的藥是無價的,秋華年不是小氣的人,這個錢應該給胡秋燕。

寶善小心地把裝人參的匣子合好,生怕手抖一下就刮掉幾錢銀子。

“這東西放咱們這兒太招眼了,要不還是連夜給華哥兒送過去吧,他家住了十幾號官兵,絕對不怕遭賊。”

胡秋燕一想是這個理,雖然杜家村民風淳樸,治安良好,但這畢竟是二百兩銀子的人參,誰知會不會走漏風聲引來不好的人。

胡秋燕把手裡的籃子編完,拍了拍手站起來,和雲康一起去秋華年家。

他們到的時候,秋華年正把從京城帶來的二十幾匹布料取出來,研究明天怎麼發獎勵。

各色圖案的妝花緞、大紅泛光的羽紗、柔順如水的精織綿綢一個個摞起來,像小山一樣擺滿了大半個桌案,連屋子都被映襯得亮堂了些。

這些布料放在京城最繁華的西市有些過時和老舊,但放在漳縣這樣的東北小縣城,依舊數一數二,整個縣所有布料鋪子最上等的貨加起來,也比不上它們。

胡秋燕不由自主屏住呼吸,“華哥兒,你拿這麼多料子出來乾什麼?”

秋華年放下手裡的布料,“明天不是要在族學考試嗎?這是給成績優異者的嘉獎,就當是彩頭吧。”

胡秋燕聲音變形,“這麼多全都是?”()

“??NⅫ??豛葶?楒?葶??晛葶鍞???h??Ⅻ????N魎??彎??楛偛???齒?晎?”

?雲依石的作品《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胡秋燕心頭怦怦跳,好家夥,這些料子怎麼也值上百兩銀子了,華哥兒居然全部拿出來送給族學當彩頭。

本來族學的房子就是華哥兒出錢蓋的,供給族學費用的莊子也是華哥兒買的,華哥兒對族學真是沒得說啊!

秋華年看出來胡秋燕在感歎什麼,笑著說,“教育是一切改變的根本,能多教出幾個有本事的孩子,花些錢不算什麼。”

杜家村族學算是他的一個試點教育基地,這裡的特色是男女和哥兒不分性彆一起讀書,教授內容也不局限於四書五經和禮儀規範,而是五花八門全麵發展。

如果有機會的話,秋華年想把杜家村族學的教學經驗在未來推向更廣的地方。

咳咳,這個事情還有些遙遠。

秋華年看向站在胡秋燕旁邊的雲康,雲康比春生要大幾個月,已經九歲了,讀書能讓人明理,雲康明顯比秋華年記憶中長大成熟了不少。

“明天考試雲康可要加油,給你娘掙幾尺布回去做新衣服。”

雲康認真點頭,“我會努力的。”

胡秋燕笑得合不攏嘴,“我這個當娘的,可就等著兒子掙的布了。”

胡秋燕家的條件不錯,想買些好料子做衣裳是買得起的,但為了乾活方便,也為了給雲康未來科舉省錢,她很少花大價錢做衣裳。

對胡秋燕來說,單純幾尺好料子還好,可如果這料子是兒子考試賺來的,那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她能天天穿著,逢人就講料子是怎麼來的!

秋華年挑了一番,決定把最貴的大紅羽紗定為給第一名的獎勵,每次考試的第一名都能得到一丈半,夠做一身衣服。

其餘名次的學生分彆獲得不等尺寸的妝花緞和綿綢,可以直接裁走縫些帽子、坎肩等小東西,也可以積攢夠一丈半,再一起裁走做衣裳。

胡秋燕讚歎道,“這些獎勵擺出來,原本不願意送家裡的女孩和哥兒上學的人家,恐怕都要心動了。”

如今村裡適齡的男孩幾乎都在族學讀書,女孩和哥兒最開始較少,因為環境的影響,漸漸也多了一些。

秋華年對這個轉變樂見其成。

第二日一大早,秋華年和杜雲瑟便起床了,兩人換上正式的衣服,前往族學主持考試。

族學最大的教室空了出來,二十幾張桌案整齊有序地排列著,參加考試的學生們按進門的順序坐好,把筆墨紙硯鋪開,其餘東西自覺放到牆角的架子上。

秋華年從門裡進來,看著整齊有序的考場點了點頭。

考場裡最大的孩子十一二歲,最小的五六歲,年齡差距導致了學習能力的差距,哪怕大多數學生是一起啟蒙的,目前的水平依舊存在不小的溝壑。

為了公平起見,秋華年和杜雲瑟出了兩套卷子

(),八歲以下的用一套,八歲以上的用一套。()

??拏晛??衟齱襠?詢睓偛?瑞蒟??????葶楛偛襬??妗し_?呻題??葶楛偛鍢??溁?挘E饑????葶楛偛????鱕?睓偛?葶題??

◣想看雲依石寫的《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第138章績效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秋華年把他們臉上各異的神情全部收入眼底,暫時沒有說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