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赴京(1 / 2)

“大喜,大喜啊!皇上!”呂方拿著劉淩遞上來的奏折興衝衝的來到了蕭帝麵前。

蕭帝見狀皺起眉頭:“什麼事這麼慌張。”

呂方將奏折遞給蕭帝道:“劉淩奏報,今年半年時間和他國商人共交易了兩次,合計收入約五百萬兩白銀!”

“目前劉淩拿出一百五十萬兩白銀重新修建蓬萊港口和整修魯州道路。”

“兩百萬兩白銀作為本金繼續留在市舶司進行商貿,還有兩百萬兩白銀,以及一些珍稀貨品,正隨同他北上津門。”

“用不了多久,他便能抵京複命了!”

此話一出,蕭帝也有些意外,他趕忙打開奏折看了起來。

逐字讀完之後,蕭帝的臉上也露出了濃鬱的笑容:“好好好,僅半年便賺了五百萬兩白銀,這市舶司朕真是開對了!”

“若今後每年如此,那國庫開支再不用捉襟見肘了!”

“我朝百姓和將士,也能緩口氣了!”

劉淩雖然在孔府、倭奴、王直手中搶奪了不少白銀,但那終歸隻是橫財,一口吃下去就沒了。

而市舶司的生意確是能源遠流長一直做下去。

雖然這五百萬兩白銀中有一小半是扣押的王直的貨品,但依照劉淩的意思,隻要不胡搞亂搞,今後市舶司每年最少都能上繳國庫三百萬兩白銀。

若真能如此,那朝廷的財政支出短期內便不會出現赤字,大周也終於能有喘息的機會,發展軍備,提高自己軍隊的戰鬥力了!

然而,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來到大殿之中說道:“陛下!於閣老求見!”

蕭帝看著手中的奏折,越看越高興,聽到小太監的話後,他頭也不抬的說道:“宣!”

很快,於廷益便走了進來道:“臣於廷益,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於愛卿找朕有何要事?”蕭帝繼續低頭看奏折。

於廷益看到蕭帝的樣子,便知道他看的是劉淩遞來的那封,而現在他又有一封奏折要報喜了。

“啟奏陛下,市舶司劉淩遞上奏折說,東奴國和高麗國的使臣通過市舶司乞求向我大周朝貢,他不敢擅自決斷,所以請求陛下聖裁!”

此話一出,注意力還停留在奏折上的蕭帝,瞬間抬起頭來:“你說什麼?”

於廷益淡定的將話又說了一遍,然後將劉淩的奏折拿出遞了上去。

當呂方將奏折轉交到蕭帝手中,後者的手都有些顫抖了!

“咳……咳咳咳!”

因為過於激動,蕭帝甚至劇烈的咳嗽了起來,一旁的呂方趕忙上前為其輕輕拍打後背。

氣順過來之後,蕭帝感慨道:“朕兢兢業業數十年,現在終於看到我大周中興之態了!”

下麵的於廷益也適時的說道:“是啊陛下,如今我大周國力蒸蒸日上,高麗和東奴國才有朝貢之意。”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周必將中興,天下必將大治!”

蕭帝聞言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萬國來朝,是作為皇帝最好的褒獎,也是最好的政績。

如果能達成這個目標,那不管自己之前乾的咋樣,死了之後絕對有臉見列祖列宗。

蕭帝得位本就不正,他一直想要證明自己,但他為了能夠穩定局勢,又不得不重用嚴高這種官員。

再加上大周四方強敵環伺,生存壓力很大,所以蕭帝在位的幾十年一直都是東拆西補勉強維持。火山文學

如今開設市舶司之後,不僅為大周賺了數百萬兩白銀,而且還讓東奴、高麗兩國有了朝貢之心。

東奴國暫且不說,高麗國之前雖也曾朝拜過大周,但自從女真崛起之後,他們便不再朝拜。

雖然表麵上說是交通不便,兩國之間又不是隻有陸路,若真想朝拜走海路便是。

之所以不來,歸根結底還是覺得大周國力衰弱,朝拜也沒什麼用。

如今,他們重新開始乞求朝貢,足以證明大周國力的提升。

有了這項政績,怎能不讓蕭帝從心眼裡開心呢?

短暫思慮之後,蕭帝便道:“回旨意,告訴劉淩,速帶兩國使者入京朝拜。”

“再告訴鴻臚寺的那些官員,依照慣例好生接待,如有怠慢,立即革職查辦!”

在大周,鴻臚寺便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

但因為現在大周式微,基本上沒什麼外交活動,如此一來,鴻臚寺便成了著名的養老部門,每天上班除了坐著就是喝茶。

有的甚至連班都不去上了,就這樣也沒人管。

畢竟沒活乾,還不準讓人偷懶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