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醃臘貨(1 / 2)

《國子監後門的火鍋店》全本免費閱讀

歲末十二月,是為臘月。

臘月彆稱之由來,蓋因在小寒至大寒之時氣候乾燥,兼之少雨,最適合風乾肉脯、製作臘味。

火鍋店後院屋舍簷下,現除了掛著曬乾的辣椒、苞穀、南瓜,又新添了香腸、臘排骨、臘肉,還有臘雞鴨,甚至一整條火腿。

人經過這裡時,總掀起一陣鹽味與煙味並存的風。

喬琬戲稱:“若你們誰十日不洗澡,隻要站在這下麵也聞不出來。”

雖然沒有十日,但上一次洗澡還在五日前的阿歲頓時紅了臉,縮著脖子往後躲了躲。

阿餘好事地嗅了嗅,什麼也沒嗅出來,便擺手道:“那樣也太惡心了。”

當晚,阿歲就往茅屋外的牆角處偷偷摸摸倒了一大桶臟水。

這些醃臘物花了大功夫,光是買鹽花的銀子,就足夠喬琬心疼一陣的了。

但是看著滿滿一房梁的肉,剛剛浮起的那點子心疼也就煙消雲散了。

如今店裡收入穩定,一日流水就有十餘兩銀,這些隻不過算小錢而已。

喬琬心中全是成就和滿足感,甚至開玩笑道:“這下就算是鬨災年,有這冰窖存冰、這口井吃水,配這些臘肉也足夠咱五人關起門來躲三個月了。”

畢竟醃好的臘肉若儲存得當,至少可以保存三個月之久,藏於冰窖中甚至可以儲存一年以上,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風味愈濃。

對於隻有重大節日才會殺禽畜取肉的農戶來說,臘肉無疑對是當下吃不完的肉最好的處理方式。

由於□□地廣物博,南北差異,各地居民在對臘物種類的選擇上都很有自己的一套心得,各自為王,致使臘貨的種類紛呈。

而以口感取勝,調和了眾口味、廣受好評的臘腸、臘豕肉等,又因各地處理方式的不同而風味迥異。

最常見的,有晾曬、醃製、烘烤、煙熏。

最出名的,當屬廣式、湘式、川式臘肉,不過在喬琬的私心裡,贛式臘肉也始終占據了一席之地。

廣式臘腸便是常見於後世各燒烤攤、火鍋店裡的那一種,不經過煙熏,自然風乾,中等程度的鹹味裡帶了一絲甜,又散發著獨特的酒香,甘香醇厚,俘獲了絕大部分年輕人的味蕾。

川式臘腸中則加入了大量的辣椒和花椒,另外,帶有煙熏風味的川式臘肉也十分出名。

進入臘月以後,川民家家戶戶都會將醃好的肉掛在灶口掛架上,灶內青煙嫋嫋上升,文火熏製。

往往在熏時還會加入柏枝、橘皮,柚皮等香料,鬆煙清馨,熏製好的臘肉色紅似火,肥肉透亮,自有一股特殊香氣。

會吃的往往會將新熏的肉再晾段時日,等肉熟化後才吃,這其實跟普洱茶熟化是一個道理。吃之前再記得用淘米水洗掉外麵一層油煙,炒辣椒、蒜薹都很合適。

而贛式臘肉,純粹是喬琬一直在尋找的童年記憶裡的味道。

紅磚青瓦的雙層自建小樓,還有風味特殊的藜蒿炒臘肉,那股清苦又帶著點草香的奇怪滋味,長大離開江西之後再也沒吃到。

在家裡,蘿卜乾炒臘肉是最常吃的,因為總有存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