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跟他之前係統實驗室做的實驗數據是吻合的。那麼,如果進一步提升微腔的品質因子,四階非線性效應的增強倍數便可高達1000萬以上,光子芯片研發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俞竹藜交代完數據就又伏案開始算單光子級的量子器件的新途徑。
季知行環視一周,發自內心地喟歎,他真的是太太太幸運了!
其實早在1996年,光子芯片的概念就已經被提出來了。但是受限於結構和材料,一直沒有很大的發展。
然而,在這棟試驗樓裡,結構問題通過前段時間設計的新型光鑷技術解決了,而材料則得益於煉丹爐小組炮製的矽基片,兩個最大的阻礙都恰到好處地得到了合適的方案。
季知行都忍不住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天選之子,運氣好到爆棚!欣喜之餘,他不由得想到前幾天投遞出去的那份論文,希望能延續這份好運氣吧。
……
大洋彼岸,《》編輯室。主編泰羅與外審專家艾瑞克正在交流一份論文的審稿意見。
“說實話,我不能給你確定的判斷。”艾瑞克摩挲著下巴,皺著眉說道,“實現量子行走全要素調控,同時兩比特門操控精度高達到99.67%,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然而季知行提出借用超導量子比特係統中的傳輸諧振腔來實現非緊鄰量子比特耦合的數據總線,這是一種嶄新的物理體係……”
泰羅同樣深深皺著眉,因為他對量子芯片領域的了解並不很深入,對於艾瑞克滔滔不絕的分析隻聽懂了一小部分。但作為主編,其實他隻需尊重外審專家給出的ept的意見就行。
然而,作為外審專家的艾瑞克這回並不能給出確切的意見。
泰羅心裡清楚,艾瑞克這回如此謹慎,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份論文出自季知行之手。
去年,發生在《數學新進展》的烏龍鬨劇讓所有人都印象深刻。而作為同行,各大學術期刊的編輯們至今對此仍然津津樂道,幾乎每一次茶會、聚餐都會拿出來嘲笑一次。
但是,泰羅捫心自問,如果當初季知行第一次投稿選擇的是《》,也不是沒有被拒稿的可能。畢竟,NS方程何其深奧晦澀,而季知行當初的履曆在期刊編輯眼裡簡直如同文盲一般。
但是,在NS方程的破解得到全世界數學家們的認可之後,在季知行榮獲菲爾茨獎之後,已經沒有人會因為他的年紀、資曆或者國籍什麼的而小瞧他了。
所以,季知行往《》投遞的這份論文得到了非同一般的重視。
在厘清這份論文的主要方向後,泰羅特地邀請了威斯康星大學的艾瑞克教授來做外審專家——艾瑞克以及他的團隊的研究方向正是單比特量子邏輯門的量子計算。
可沒想到,艾瑞克最終會給出模棱兩可的判斷。
泰羅斟酌著說道:“所以,從你的專業角度來說,這份論文的不合理之處有可能是謬誤,也有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創舉?”
艾瑞克點點頭:“沒錯。”
一般來說,投稿論文中有編輯不能確定的地方要麼直接Reject,要麼要求作者ision(大修)。
但是,NS方程的破解給了季知行鑲上了厚厚的天才光環。天才這種生物沒有道理可講,誰也不敢否認季知行在量子芯片領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沒有人願意做第二個有眼無珠貽笑萬年的艾德蒙。
所以,泰羅沉吟半晌,最終還是決定Accept。發刊之後,若是這份論文受到廣泛的質疑,那麼直接撤稿就行了。論文刊發後因為發現錯誤而撤稿,這在各大期刊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新一期的《》刊行之後,很快就有人發現了季知行的論文。
去年,季知行一口氣在國際頂刊發表七篇論文的壯舉又一次被人們想起。對於季知行如今又一次在頂刊發表論文,網絡上褒貶不一。
“季知行研究的不是光子芯片嗎?怎麼寫的論文卻是關於量子芯片的?”
“薅學術羊毛唄,他自己的光子芯片藏著掖著,引用人家樊院士的研究成果倒是一點都不客氣。”
“真是無腦黑,這種公開發表的論文本來就是公認可以引用的,而且都巴不得多多地被引用呢,畢竟引用次數是評判論文價值的重要因素。”
“嘛,不管怎麼說,季知行寫論文的本事我是佩服的。”
這則消息在熱搜上待了不久熱度就降下去了,幾天後,當網上已經沒有什麼水花時,一條新消息又將這件事炸回熱搜——季知行的這篇論文被撤稿了!
這一回,網上儘是對季知行的嘲諷與批評。
而季知行看著郵箱裡的撤稿通知,滿意地笑了。
作者有話說:
本章學術觀點參考《Titan光子發布新的》《矽基光子調製器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