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各家反應(2 / 2)

葡萄牙君王殖民摩洛哥解決了建國之後的危機,又通過爭搶非洲口岸使得國家進一步得到繁榮,當國祚再次風雨飄搖之時又有一群航海家發現好望角和印度航線,帶來的滾滾財富再次使得葡萄牙王國延續輝煌。

葡萄牙之經濟叫做重商主義,以為一國之根本在其財富,財富之根本在於不會貶值的金銀等實體,其人以為若是手中金銀充足,國祚定將繁榮。

是以一國之君一切目的都在索求更多金銀,為此甚至放權鼓勵商人外出開拓。

方從哲看的心潮澎湃,作為浙黨官員,他在位上時就一直為國家的財稅不足所苦惱,從葡萄牙的發展曆程中他似乎找到了一條可以使國家強盛的道路。

思索良久他展開稿紙,給遠在京城的浙黨大佬沈一貫寫信:“葡萄牙雖是小國,但其發展之過程著實有可觀之處,讀此書後我覺若是細心研究,經商未必不能成為富國之道。”

在書信的最後他還附上了一本《葡萄牙國史》,叫家人把這包裹連夜帶往京師。

從漳州去往福州的馬車上,李國仙也在翻著王文龍所寫的《葡萄牙國史》。

她並不喜歡看這種史書,但是念著王文龍的名頭也就在去福州之前帶上一本。

李國仙一看之下卻發現這本書的內容並不像想象之中的枯燥,反而十分有趣味。

對於李國仙來說《葡萄牙國史》最吸引人的則是其中的各種英雄人物和傳奇故事。

那些航海冒險家開拓海疆,碰見種種風俗各異的土人、看見瑰麗玄奇難以置信的景象,甚至為了驗證地球是不是圓的而一直向西航行,至死不悔。

這種英勇到極致的行為,讓出生海商世家的李國仙覺得萬分欣賞。

就是李旦手下最英勇的海主,也不過是一群為了利益舍身搏命的冒險者而已,李國仙從沒想到航海這件事居然如此浪漫主義。

她將葡萄牙國史捂在胸口,心中想著:王大哥能夠將這些船長海商給寫活了,一定是因為他也是這樣有雄心壯誌的好男子。

一千個人眼裡葡萄牙國史有一千種不同的欣賞方式,但無一例外的是這本書的橫空出世對於此時的大明人士來說的確是一件新奇無比的事情。

熊清波分冊印刷的方式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於建陽叔和麻沙刻來說,此時人一向以為不是多精美的印刷品,沒有名氣的建陽大部頭作品往往沒人願意購買,反而是熊清波所印的這種類似雜誌的小冊子因為售價便宜所以在此時有相當多的受眾。

伴隨著《誠德堂雜文》出版,王文龍的葡萄牙國史也就悄然流行開,許多買了分卷的讀者對這部作品頗感興趣,轉而又去買合集。

此時的讀書群體中還有一大批乃是初通文字的士紳和商人,他們在葡萄牙國史之中看到的卻是新興的海外貿易所能帶來的巨大利潤。

許多地主子弟看到葡萄牙國的曆史,這才知道做生意有多掙錢,紛紛起了行商的念頭。

而還有許多大小海主看到了葡萄牙航海家的故事,都向往能像他們一樣通過自己的拚搏冒險陡然而富,甚至躋身貴族之列。

無論如何,這本史書已經引起轟動。

因為熊清波的刻書能力跟隨不上,甚至有抄書鋪掛出這本書來日夜謄抄,此書甚至傳到山東河北,因為缺貨在那裡上半部的葡萄牙國史居然能賣到五兩銀子的高價,而浙江江西等地的刻書作坊也連忙開始翻版。

王文龍的名字終於在天下傳揚開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