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漕運海運(1 / 2)

福州,王宅。

李旦笑眯眯的看著李國仙拜佛,道:“我專門從南普陀請的這一尊觀音像回來,人都說那寺裡有真觀音住著,咱們八閩的佛寺裡那處求子安胎最是靈驗的,一定能夠給你保住胎……”

王文龍聽著李國仙的念佛聲,忍不住想吐槽,李國仙懷孕還不滿三個月,最是反應強烈的時候,這時候應該安心休養,卻被拉著磕頭拜佛,也不知是折騰還是保佑。

而在一旁陪伴的沈宜修卻看得十分認真,李國仙有了身孕,沈宜修的心情有些複雜。

“南普陀寺求子很靈驗嗎?上次去廈門島,李國仙姐姐是去拜過的,我卻嫌懶沒去……”沈宜修自己念道。

王文龍苦笑看她:“你才十六歲,不必著急。”

李旦來到王文龍家帶了一大堆醫生產婆之類,把原本清淨的家裡都塞滿了,王文龍看見李國仙求救的眼神也無能為力,隻能到後堂去讀書。

接下來幾天,王文龍才得以開始安排赴京上任的事宜。

李國仙解釋道:“產婆說了,加薑片會行了血氣,怕安不住胎,多吃鹽有力氣,這雞也是專門選的肥雞……”

李旦聽的點頭:“我還怕你覺得勞累,是這個道理,佛像送到家裡來,哪有自己千裡去請來的誠心?”

結果就是元代的北方漢省基本被完全放棄,人口大量流失,王文龍記得到元末時山東人口才五百多萬人,河南河北陝西各自人口才兩百多萬,北地五省的人口總和還不到全國人口的三成。經濟凋敝,民生多艱,自然容易造反。

“海路?北上京城還有海路可走嗎?”

李旦笑道:“賢婿難道以為這大明沿岸海域都是好行船的?若是如此,那也沒有修運河、備漕工的必要了。”

而如今可用的南北航路是元代航海家用命才開拓出來的。

“這合適嗎?”李國仙有些猶豫。

後世計算這段灘塗占了全國沿岸灘塗麵積的四分之一,淤積快、沙脊多,後室可以通過強大的工程能力開出航道,通過衛星遙感指引船隻沿著航道行徑,但在這個根本就沒有衛星遙感的年代,船隻如果沿著海岸線北上,一過浙江進入青水洋就相當於進入了視野盲區,水下的沙洲甚至是流動的,船隻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擱淺。

元朝使用海運漕糧就是走的這條線路,這段航線完全規避掉吳淞口至煙台以北的海岸線,事故率會大大降低。

王文龍接過那碗雞湯隻喝一口,就被那濃重的藥材燉雞的味道給頂住。

好在李旦來王文龍家坐鎮頂多也就幾天時間,等把老丈人打發走,他留下的那些產婆在王文龍家還不是王文龍叫她們乾什麼就乾什麼,如果敢打小報告,李國仙和沈宜修自會整治她們。

王文龍有些苦惱,現在李國仙懷孕才三個月,在後世連產假都休不到,照這麼養下去,李國仙孩子沒生,先把高血壓高血脂都給整上了,得想辦法讓她活動活動。

接下來小半個月,因為照顧李國仙的事情,王文龍頗為煩惱。

“我給你喝了吧。”見李國仙苦臉,王文龍吐口濁氣說。

看看地圖就能發現元朝的運糧路線使得山東以南的河南、河北、安徽、蘇北大片土地完全在漕運線以外。

古代大多數人的日常飲食都缺乏蛋白質,油脂等營養,所以對於補湯十分推崇,哪怕是富人家也受到這種思維影響。

喝完湯之後,王文龍陪著李國仙一起去找李旦,提議想到廈門去拜佛,最好去德化請一尊送子觀音回來。

王文龍倒還真沒有這方麵的認識。

大概以上海吳淞口作為中點,將中國大陸的海岸線劃分為南北兩部分,會發現吳淞口以南的海岸線上有相當多密集的港口,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海運都非常便利,但是吳淞口往北的港口就非常稀疏,後世整個蘇北以及山東南部都沒有好港口。

其實李國仙的生活條件根本就不缺營養,懷孕時進補太多、不動彈反而加重器官負擔,說不定還會造成孩子太大,難產。

王文龍還沒說話,就聽外邊的婆子叮囑說:“二小姐,這十三味煎湯燉雞可以安胎補胎,一定要趁熱喝藥力才強。”

王文龍也鬆了一口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