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個衣衫襤褸,麵目黧黑,身上卻綁了一條很粗鐵鏈的青年從草棚裡走出來,隻見他恭恭敬敬的跪下,向穀城方向磕了三個頭,慢慢走上大路,身上的鐵鏈拖在地上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張鼐、李雙喜都沒見過這樣的人,目不轉睛的看著他遠去。
那中年漢子唉了一聲道:“說實在的,張將軍鎮守穀城,有人是倒黴了,但咱們這些小民百姓的日子還是不錯的。”說著一努嘴,向著剛才身披鐵鏈而行的那個青年道:“這人是個孝子,發下心願,要以自身受苦,上武當山祈禱他母親的病能治愈。他一路走來,又餓又累,昏倒在草棚前麵。正好上午趕上張將軍出城,問明情況,知道他是孝子,就賞賜了他幾兩銀子,還給他乾糧吃!要麼他怎麼向穀城磕頭呢!”
眾人這才明白原委,又是一起哦了一聲。
這時又有兩輛馬車緩緩行駛過來,到了草棚前停下,馬車鞍轡鮮明,車廂精致,一名仆人拉開車門,一個身材矮胖,穿著綢緞衣衫的男子從車上下來。他是不喝草棚中的涼水的,仆人們給他帶了茶桌茶具,放在草棚前,看著派頭不知是何處而來的財主。
這矮胖男子厭惡的看了一眼眾人,似乎眾人身上的泥汙牛糞味道讓他不快,於是一努嘴,仆人立刻把茶桌搬到遠處的一棵大柳樹下麵,遠離眾人。
這外地的年輕人壓低聲音道:“你們說的沒錯,這世道指不定誰就發達了,就如這人。”說著向那樹陰下喝茶的財主努努嘴。
矮壯男子道:“這人是誰?我是本地人,好像從來沒見過他。”
年輕人嗤笑一聲道:“他不是本地人,他和我都是河南新野人,所以我知道他的底細。他姓丁,是個舉人,新野城好多人都知道這個丁舉人的,原因就是去年他妹子出嫁,結果路上正好遇到張獻忠行軍。張獻忠不管那麼多,掀開轎簾一看長得漂亮,便直接做了現成的新郎官啦,把丁舉人的妹子搶了,做了他的第八房小妾。”
“丁舉人認為這是奇恥大辱,但又不敢去找張獻忠討要,心裡痛恨他妹妹不能殉節,做個‘百世流芳’的烈女。他隻能在家裡發脾氣,說‘咱家世代書香門第,禮儀之家,沒想到竟然出了這麼一個沒廉恥,失節從賊之人!我好歹也是個舉人,以後還怎麼在官場上混。’他還召集族中眾人當中宣布除掉妹妹的族籍,說她貪生怕死,把丁家的臉都丟淨了!這件事鬨得很廣,新野城都傳遍了!”
“嘿!誰想到,不久之後,張獻忠就投誠了,從賊變成了將軍。而且丁舉人的妹妹也夠爭氣,給張獻忠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地位一下子升高了。丁舉人立刻態度大變,親自帶著禮物找張獻忠認親。自從有了張將軍這個大靠山,丁舉人可牛了,因為人人都怕張將軍,所以他在新野無人敢惹,連知府大人都要讓他三分。”
唉!幾個人一起歎氣,都覺得這世事變化太大,難以預料。
矮壯男人又問:“隻是,這丁舉人為何大熱天坐在這裡,荒郊野地的,有什麼意思?”
正說著,卻見城中陸陸續續又出來幾輛馬車,到了草棚前停下,從馬車上下來的人,看衣著打扮都是官員的樣子,他們都認得丁舉人,下了馬車便向丁舉人拱手寒暄。
那青年壓低聲音道:“我在來路上聽說,從朝廷來了一個姓林的大官,從漢水坐船過來,張將軍上午出城就是去碼頭迎接了,這些縣城的官都到這地方等著,估計也是等待迎接大官呢!”
一聽說有大官要過來,這些佃農就害怕了,紛紛托故離開。李自成向範青使了一個眼色,他們一行人也離開了草棚。
到了僻靜處,李自成皺眉道:“怎麼如此不巧,偏偏趕上咱們來的時候,朝廷派來大官。”
範青道:“姓林的大官定是湖廣巡按禦史林銘球了,這人去年在張獻忠剛剛投降的時候,曾和總兵左良玉秘密定計,要趁著張獻忠去襄陽拜見總理熊文燦的時候,派兵圍攻,直接殺掉張獻忠。後來,由於張獻忠起了疑心,堅決不去。而熊文燦又堅信張獻忠是真降,所以計劃沒有成功。不過,後來張獻忠知道了這件事,心中深恨林銘球。然而此時朝廷派林銘球來巡視穀城,讓張獻忠接待,這裡麵恐怕有試探的意思。咱們正好去碼頭看看,張獻忠到底是真降假降。”
“好!”李自成點頭,於是李自成帶著範青、張鼐、李雙喜三人,騎著馬,直奔漢水碼頭。
到了碼頭附近,隻見兵戈林立,碼頭已經戒嚴了,張獻忠的義子孫可望、李定國二人帶著數千兵馬把碼頭圍得水泄不通,閒人根本靠近不得。
於是四人登上附近一座小山丘眺望,隻見碼頭上彩旗招展,隱約有鼓樂聲傳來,從漢水下遊緩緩駛來七艘大船,慢慢靠岸。其中第二艘船特彆大,船頭站著幾名穿著圓領綢緞長袍的仆人,船尾則清一色的身穿號衣的兵丁。船艙門外擺著“回避”,“肅靜”的虎頭牌,還有一對很大的代表官銜的紗燈籠。大船緩緩靠岸,隻聽江岸上三聲炮響,一名身穿鎧甲,頭戴銅盔,身材高大的男子下馬,躬身在碼頭上等候。範青距離碼頭太遠,看不清這男子模樣,隻看他留著一部好長的胡須。
片刻功夫,船頭仆人高喊:“恭請湖廣巡按林銘球大人!”
隻見,那名身披鎧甲的男子走上船頭跪地叩首,口中叫道:“卑職張獻忠參見大人!”一時間,岸上船上都是一片肅靜。
過了許久,船艙中一名胖胖的官員,穿著朝服,帶著雁翅黑紗帽,踱著方步緩緩走了出來。這許久才出來,一方麵是顯示自己朝廷大員的威嚴,另一方麵也是要給張獻忠一個下馬威。
這時候鼓樂大奏,林銘球見張獻忠跪的恭恭敬敬,十分滿意,微笑著,伸手虛扶,道:“將軍請起。”這時,張獻忠才站起來,跟著林銘球上岸。隨後林銘球的仆從衛兵小妾丫環,羅裡羅嗦的足有百餘人陸陸續續上岸,被張獻忠傭促著進城了。
遠處看到這一幕的李自成臉上露出一絲不屑,自言自語道:“奶奶的,老張玩的什麼把戲,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迎接一個狗官,就算是假降,也太丟人了吧!如果換成我,寧死也不會這麼做的。”
張鼐在後麵也道:“就是,咱們闖營都是頂天立地的好漢,腦袋掉了也不會低頭認輸,這些年不知殺了多少明朝這樣胖胖的狗官,現在還要給他磕頭,寧死也不乾。”
李雙喜道:“義父,他已經不是當年縱橫天下的八大王了,投降之後,沒剩一點英雄氣概了,咱們彆去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