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感到凶多吉少,便推說有病不能前往。”
“當時宋太祖已經派遣穎州團練使曹翰率領軍隊從江陵出發,又令宣徽南院使曹彬、侍衛馬軍都虞候李漢瓊、賀州刺史田欽祚率領舟師從水路出發。”
“李煜稱病後,宋太祖便又命令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侍衛步軍都虞候劉遇東、上閣門使梁迥率領軍隊,從水路和陸路同時進攻。”
範仲淹:李煜從亡國之君到千古詞帝,隻需要一個悲慘的經曆。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乾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彆離歌,垂淚對宮娥。
這首詞也是後主降宋後的詞作,李煜率領親屬、隨員等四十五人,肉袒出降,告彆了烙印著無數美好回憶的江南。
降宋後,李煜以這一闋《破陣子》記錄了當時與都成永彆時的情景和感受。
上片寫了南唐不曾經曆過戰亂侵擾的繁華,李煜懷著無比自豪的心情來歌頌與禮讚自己的祖國。
下片以寫實的筆法描寫出國破時的慘狀與淒情。
全詞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而極衰,極喜而後極悲。
看似隻是平平無奇的寫實,卻飽含了對故國的留戀與亡國的悔恨之意。
《望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降宋後,由淩駕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淪落為任人淩辱的階下囚,經曆了千古人生的大喜大悲。
被囚之時,更是悔恨長伴,追憶不斷,這首詞表達的就是他對現實處境的無限淒涼之情而創作的。
這是一首記夢詞,寥寥二十七個字。
用夢中的樂景來反襯現實的哀景,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繁華的追戀和深切的亡國之痛。
詞中的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一句,寫的是舊時的繁華景象,結合李煜被囚的現狀,讀來讓人泣淚。
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詞。
《清平樂·彆來春半》
彆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派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被扣留在汴京。
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並寫下了這首表達思念的遣懷詞。
這首詞以春景為背景,通過彆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深深思念和離愁彆恨。
最後一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一句,則用春草的生長比喻離恨的綿綿不絕,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整首詞情感細膩,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詞。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首詞是典型的即景抒情之作,它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暮春殘景之中。
表麵上是傷春詠彆,實質上是抒寫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深切悲慨。
這種悲慨不僅僅是抒寫一己的失意情懷,而是上升到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似乎是在為無數人發出這一聲悲歎。
詞中通過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易逝、人生無常的感慨。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象的淒涼,又暗喻了人生的無奈和痛苦。
而尾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直指人生,格局也更上一層。
整首詞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十月,李煜築城聚糧,增大防守力度。”
“閏十月,曹彬的水師從荊南順流而下,攻克了池州。”
“於是李煜便下令戒嚴,停止使用開寶紀年。”
“甲戌年辛末日,宋廷軍隊進軍攻克蕪湖及雄遠軍,吳越也大舉出兵侵犯常潤。”
“李煜派遣使臣來質問吳越王,吳越王轉頭便將李煜的書信送往宋廷。”
“之後,宋軍又架成了橫跨大江的浮橋,渡過長江來到金陵,將軍隊駐紮在距離城南十裡的地方。”
“此時李煜閉門守城,並不知情。”
“宋開寶八年,宋軍開始向金陵進攻,很快便奪取了金陵外圍的重鎮和據點。“”
“不久,宋朝的十萬大軍便渡過秦淮河,完成了對金陵的包圍。”
“經過激戰,宋軍燒毀了江南水寨,並攻破了金陵的外城。”
“但金陵城防甚為牢固,宋軍一時難以攻下。”
“同年秋季,受李煜之命從南都洪州趕來解圍的十幾萬水軍火速進攻宋軍。”
“但因遇逆風慘遭失敗,金陵因此更加危急。”
“當時金陵城內糧食價格瘋漲,很多人都被餓死了。”
“於是李煜兩次派大臣徐鉉去開封請求宋軍撤軍,均遭到宋太祖的拒絕。”
“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被宋軍攻陷。”
“當時,李煜還在同小周後賦詩填詞,剛寫下《臨江仙》的首句。”
“見金陵城破,李煜便率領那些不願殉國的臣子前去投降。”
“在離開金陵、流亡北遷之時,李煜百感交集,寫下了《破陣子》。”
“用今夕國破與往昔國存相比較,抒發了自己無限的悔恨。”
“宋開寶九年正月初四,李煜被俘送到了開封。”
“當時李煜身著白衣紗帽,跪在了明德樓下。”
“於是宋太祖便赦免了李煜,並未殺他,而是封他為光祿大夫,給予檢校太傅及上將軍的官銜,列於上品。”
“但由於之前李煜未主動投降,宋太祖便又給了李煜一個違命侯的辱稱。”
“同年,宋太祖去世,宋太宗趙匡義繼位後,便免去了這一辱稱,加封李煜為隴西郡公。”
“從帝王變為囚徒,李煜的生活十分愁苦,隻能依靠飲酒作詩來宣泄情緒。”
“在歸降後的春日,李煜從自然界的花草凋零和季節更迭聯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運,在感傷年華易逝時寫下了《烏夜啼》來表達自己國滅的滿腔悲憤。”
“在被俘的第三年,回想起往日在金陵的肆意繁榮。”
“李煜不禁悲從中來,寫下了名垂詞史的《虞美人》。”
“用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句抒發了自己懷念故國的悲痛之情。“”
“宋太平興國三年農曆七夕,李煜逝世,享年四十二。”
“李煜死後被追贈為太師,追封為吳王,並葬在了洛陽北邙山。”
王安石:亡國前使勁作,亡國後使勁哭,李煜淒慘的一生。
《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這首詞是主李煜前期的典型代表作之一,描寫的是男女歡愛。
寫的是一個繁花盛開、月光淡淡的夜晚,一個少女與情人幽會的情形。
詞中以女子的口吻描繪了與情郎相會的情景。
花明月暗籠輕霧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象的朦朧美,又暗喻了情感的含蓄和深沉。
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則將少女的俏麗可愛之態躍然紙上,寫得入木三分。
整首詞情感細膩,語言優美,展現了李煜在描寫情感方麵的獨特才華。
《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
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這是一首提畫詞,是李煜為南唐內供名畫家衛賢繪製的《春江釣叟圖》所題。
雖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卻清麗不俗,也可視為題畫詩詞中的精品。
後世蘇軾寫過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便有此詞的意蘊。
這首詞以漁父的生活為背景,通過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的描繪,展現了自然景象的壯麗和漁父生活的閒適。
詞中的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一句,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泊。
整首詞意境開闊,情感豁達,是李煜詞作中的佳作之一。
《長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這是李煜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抒發了一位思婦對離人的無限思愁。
李煜早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未脫花間習氣。
此時沒有後期複雜的情感,隻是通過寫詞即興抒發內心的情感,這首《長相思》便是其中的佳作。
整首詞側重寫思婦的秋怨,但秋怨二字又深藏不露。
通過一重山,兩重山的描繪,展現了自然景象的層疊和深遠。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象的淒美,又暗喻了相思之情的深沉和濃烈。
整首詞情感細膩,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詞。
這些詞作不僅展現了李煜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才華,更表達了他對人生、愛情、故國等深刻而複雜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