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賀知章的草書,也是字如其人。”
“那些年,長安城的酒肆裡,常有一位老者呼朋引伴,大醉而歸。”
“他留下的書法,被店家和百姓奉為至寶。”
“他留下的事跡,回蕩在天子腳下的每一個角落。”
“賀知章八十六歲這一年,生了一場大病。”
“他雖然得以死裡逃生,但是越發感到神情恍惚,想告老還鄉。”
“於是,他向唐玄宗請辭。”
“唐玄宗雖然舍不得,但還是準許了這位老臣。”
“為了表達自己對賀知章的眷念,唐玄宗特意把賀知章家門口的一角鑒湖賜給了他。”
辛棄疾:錦鯉詩人賀知章,曆經四朝還是皇帝老師,浙江首位狀元。
賀知章,字季真,是越州永興人,也是現如今浙江杭州蕭山人。
在唐代詩人中,賀知章可謂是翹楚。
與眾多詩人相比,賀知章可謂是大器晚成。
他在37歲的時候才被金榜題名,47歲時與張旭並稱為吳中四士,此後賀知章便名聲大噪。
賀知章從小聰慧過人,滿腹經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為人耿直,豪爽坦蕩,是整個家族的希望。
37歲那年,賀知章憑借不懈地努力考中了進士,成為了江浙地區第一位新科狀元。
可即便是這樣,賀知章始終沒有官架子,經常與自己的同伴進行吟詩作賦。
在為人處事方麵,賀知章不但通情達理。
而且還才華橫溢,他寫的書法也是酣暢淋漓。
在險惡的官場中,賀知章從沒有遭遇過打擊。
雖然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但賀知章也是樂天派,對任何事情都看得很快,情商也是非常的高。
當年,張說征討突厥叛軍大獲全勝,賀知章奉皇帝之命為他寫了一首邊塞詩進行祝賀。
看到這首詩朗朗上口,張說十分喜愛。
當張說一路高升後,賀知章也平步青雲升為了禮部侍郎還兼任集賢院學士,可謂極其風光。
在當時的年代中,很多詩人文人都不得誌,而賀知章卻是幸運兒。
他沒有體會國李白的失意,也無法知道孟浩然的困頓。
在官場中,賀知章始終用自己獨特的為官之道,讓仕途順風順水。
即便是自己身處於危險的漩渦之中,他也得以保全自身。
就連脾氣暴躁的張說,也對賀知章甚是喜歡,多次推舉賀知章編撰書籍。
因為賀知章出色表現,也令張說十分滿意。
或許在官場中,賀知章不僅政治能力高,情商也高,才會讓事業平穩.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了以後,賀知章做出了令很多人都感到驚訝的決定,他辭去官職選擇告老還鄉。
當唐玄宗聽聞賀知章的決定後,也十分不舍。
這位曆經四朝的元老本可以在宮中繼續做學問,可卻選擇回鄉,無奈之下唐玄宗也不得不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在唐玄宗的幫助下,賀知章將老家的舊宅改造成了道觀,脫下官袍後,賀知章便過上了與世無爭的日子。
功成名就回鄉之後,賀知章便創作出流傳千古的詩詞《回鄉偶書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從青絲變成白發,雖然口音沒有變。
但遠在異鄉漂泊的賀知章十分懷念自己的故土,晚年的賀知章生活得也是非常愜意。
不過因為年齡越來越高的原因,賀知章的身體每況愈下,在天寶三年因病離世。
“賀知章離開長安城那天,唐玄宗在東門設宴,賀知章的學生、太子李亨和百官一起寫詩為他送行。”
“可以說,賀知章享受了唐代最高規格的歡送會。”
“時任翰林供奉的李白也赫然在列,他依然記得與賀知章初識的那一天。”
“生性曠達的他,也寫詩送這個狂人回鄉。”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為官五十載,才華橫溢卻不爭不搶,情商過人又樂觀狂放的賀知章,不知道給大唐引薦了多少賢才,又在朝堂留下了多少美談。”
“而現在,是狂人退場的時候了。”
“這五十年在賀知章身上留下了痕跡,可是他的口音和性格,卻沒有絲毫改變。”
“同樣沒有變化的,還有賀知章的家鄉的鏡湖。”
““離彆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出走半生的賀知章,歸來仍是少年。”
“回家之後他仿佛返老還童,又成了那個善於談笑的疏狂少年。”
“他最廣為傳頌的《詠柳》,就是寫於這個時期。”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誰能想到,春風如剪這樣童趣十足的比喻,竟然出自一個八十六歲的老人之口!”
“也是在這一年,賀知章的人生走到了終點。”
“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唐朝,賀知章是當之無愧的長壽詩人。”
“而更讓人稱奇的是,他的一生出奇安穩順遂,可以說幸福指數爆表。”
“作為詩人,他有詩名傳世。”
“作為書法家,他的草書飽受讚譽。”
“作為朝臣,他也深得皇帝信賴和倚仗。”
“那些和他交往過的人,也幾乎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他雖然自稱四明狂客,但是他的狂伴隨著高情商,所以並不會冒犯彆人。”
“於是,賀知章留下的,隻是清狂的鮮明底色和待人接物的溫和方式,以及聊發少年狂的老頑童姿態。”
“人活於世,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活得自在而又幸福。”
“而賀知章這個雙商高的狂人,則堪稱典範。”
“他狂得襟懷坦蕩、不拘小節,不讓瑣事縈懷。”
“他又極具情商,能夠以風趣的方式回應一切刁難,用達觀的笑談麵對一切不順。”
“這是賀知章的處事哲學,也是他留給我們的智慧準則。”
“願我們都能不違本性,又與人為善,活出幸福又不失狂放的人生。”
王安石:李白被貶,蘇軾被陷害入獄,卻唯獨賀知章政治仕途順利,人生圓滿。
經曆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晚年歸鄉還是唐玄宗親自為他踐行。
看看武則天到唐玄宗,這個過程,發生了多少事情。
而賀知章沒有因為風波被貶謫過,不像其他詩人一樣,稍微有個風波,就被拍到某個旮旯了。
賀知章可以說是剛好生活在唐朝最鼎盛時期,雖然有一些風波,但是沒有影響到他的生活。
雖然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但是這句詩不正是千百年來,從小出去闖蕩,晚年回到家鄉的寫照嗎!
賀知章還教過一個皇帝,叫做李亨,也就是後麵的唐肅宗,而且屬於那種師生情深的那種。
在唐玄宗天寶初年時候,賀知章已經86歲了,就去找皇帝請求退休。
唐玄宗準奏,還下詔在京城東門設立帳幕,讓百官為之餞行。
唐玄宗又禦筆親書,一連寫詩三首為賀知章送行。
皇帝這個舉動在曆史上都沒幾個,有的退休後也被嘎了。
賀知章對李白有知遇之恩,他讀過李白的《蜀道難》之後很驚奇,稱呼李白為仙人下凡。
賀知章和李白都是有名的酒仙,喝醉以後騎在馬上前俯後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樣。
其他類似軼事還有寶珠市餅,為子乞名,金龜換酒之類。
感覺是生活中的小趣事而已,隻是被記載了,就傳下來了。
其實從賀知章的人生經曆可以看出,他不僅是一個學霸,而且是情商很高的那種。
要不然情商不高的話,稍微有點事,愣頭青那種,就容易被貶了。
文學領域就更不用說了,有流傳千年的詩,還有書法作品等,像賀知章的書法。
既有唐人的嚴謹作風,又有晉人流潤飛揚的風姿,對晚唐和宋人書風影響巨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