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建安之傑曹植(2 / 2)

“上奏告發曹植醉酒之後言行傲慢,而且動手劫持威脅朝廷派去監視諸侯的使者。”

“有關部門的官員準備判處曹植死刑,但是由於皇太後的反對。”“曹丕隻是把曹植貶為安鄉侯以示懲罰,同年改封他為鄄城侯。”

辛棄疾:真正改變曹植命運的不是道理、金錢,而是養成三個習慣。

曹操逝世曹丕上位時隔三年後的第一次兄弟團聚,其中一位皇子便在宮中遇害,不禁讓人泛起種種猜忌,況且曹彰一直站隊的是曹植。

而曹植呢?他隻是沉浸在哥哥離世的痛苦之中,揮淚寫下《任城王誄序》。

將崇懿跡,等號齊魯。

如何奄忽,命不是與。

仁者悼沒,兼彼殊類。

矧我同生,能不憯悴。

讚美了曹彰的功績,怒斥了命運的不公,感歎了生死的無常。

抒發了自身的悲情,唯獨沒有思考自己的處境。

可繼承了曹操梟雄之資的曹丕手中舉起的劍,怎會如此輕易的落下,劍芒轉了個彎,朝著曹植就來了。

曹彰的死,曹丕一句薨逝於府邸,便打發了。

酒過三巡,魏文帝曹丕提議玩詩詞遊戲,不能敷衍搪塞,輸者領罰。

到了曹植,曹丕突然發難,命其一步一句,七步內作出一首詩來。

於是流傳千古的《七步詩》問世了,不得不說,曹植在詩詞上的造詣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難受詩句句在講手足之情,卻隻字未提兄弟二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命運弄人,曹植敗也優柔寡斷,成也優柔寡斷。

這次他的優柔寡斷,救了他一命。

曹植在該斷時選擇閉眼,導致兄長遭遇不測。

在死神的鐮刀向他劈來時,又突然睜開了眼,射出精芒。

優柔寡斷中的優柔,本意是猶豫不決,是情緒豐富貪念舊情的顯現。

曹植的優柔寡斷其實在曹丕上位前,就早已險些置他於死地。

漢建安二十二年,一場大瘟疫蔓延在黃河兩岸地區曹植的好友好友王粲病故。

年過花甲的陳琳也一病不起,劉楨、應瑒、徐乾相繼染病,撒手人寰,曹植剛剛半歲的女兒也夭折了。

“黃初三年,曹植被立為鄄城王,封邑二千五百戶。”

“也是在這次受封後回到封地鄄城途中,曹植經過洛水,創作了名篇《洛神賦》。”

“黃初四年,曹植被改封為雍丘王。”

“同年,曹植奉命入京朝見天子。”

“曹植為自保呈上表章並獻詩兩首,旨在反思己罪和感念魏文王曹丕的聖恩。”

“曹丕讀罷很是滿意,還下達了一道措辭溫和、表示嘉許的詔書來回複和勉勵他。”

“黃初六年,曹丕東征孫權,在回程中經過曹植的封地雍丘縣。”

“曹丕不僅親臨曹植的住宅,給他增加封邑五百戶。”

“魏明帝曹叡即位之後的太和元年,曹植的封地改到浚儀縣。”

“第二年,又改回雍丘,期間曹植常常鬱悶自己空有傑出的才能卻無處施展。”

“於是曹植又上《求自試表》,向魏明帝曹叡表達了自己渴望出仕參軍,領兵伐吳滅蜀的心願。”

“太和三年,曹植徙封東阿,此後潛心著作,研究儒典。”

“太和五年,曹植又上《求通親親表》,表達了自己渴望被準許看望問候親屬的心願。”

“同時,曹植又向魏明帝上疏陳述了朝廷應當審慎舉用人才的問題。”

“但是對於曹植的這些奏疏,魏明帝曹叡隻是用措辭親切的詔書敷衍他。”

“這一時期曹植因為在仕途上備受迫害,抑鬱不得誌,創作詩篇抒發了自己的憂生之嗟。”

“太和五年,魏明帝曹叡下詔要各位宗室親王在太和六年正月進京朝見。”

“朝見之後的二月間,以陳縣等四縣,作為封地封曹植為陳王,封邑三千五百戶。”

“此間曹植曾多次請求曹叡單獨召見自己,談論時事,以期得到試用,卻始終未能如願。”

“從京城回到封地之後,曹植對朝廷法製對宗師親王所表現出來的嚴厲無情感到絕望不已。”

“他自此常因急於想要改變處境而鬱鬱寡歡,最終在太和六年因為發病去世,終年四十一歲。”

“曹植死後,其子曹誌遵照其遺囑,將其葬於魚山。”

歐陽修:曹植的才華那麼高,可惜還在世子之爭中輸給曹丕。

曹植的妻子崔氏因穿著過於華麗,視曹操的節儉政令於不顧,被曹操處死殺雞儆猴。

曹植優柔的文人情節早已達到巔峰,呼之欲出。

他趁著曹操和曹丕出征討伐孫權的契機,在皇宮中獨飲,喝的酩酊大醉。

醉酒後自然是要好好的宣泄一下情緒,他便驅車在皇宮中肆意闖蕩。

經過司馬門時他酒意正酣,不顧禁衛的勸阻奪門而出,在禦道之上馳騁。

在秩序井然的古代,皇宮闕門是隻有天子或天子特使才能通過,禦道也是天子的專屬。

以下犯上,越俎代庖已是死罪。

最後以曹操賜死主管宮門禁衛事務的公車司馬令而告終。

而曹植也徹底辜負了父親曹操的期待,同年10月曹操立曹丕為太子。

文學的本質是情緒的合理解讀,顯然曹植作為文學創作者的一麵,在大是大非前總能占據上風。

可李白卻不這麼認為,李白晚年對曹植欽佩不已,感慨其悲涼大義。

寫下聞名後世的《將進酒》,聊表慰藉的同時,也替自己難過。

可能這也是為何李白一生作詩千首才華橫溢,卻終生鬱鬱不得誌,落得如曹植一般的下場。

這可能也是那個動蕩年代所有文學創作者的下場。

如果他隻是一個平庸無奇的曹氏子弟,也許還能在一塊不算大的封地裡平淡地度過餘生。

如果他是一個才華出眾的異姓士人,也許還能在曹氏政權裡大放光彩。

有人說曹丕是曹操四個兒子中最像他的,繼承了曹操梟雄的特質,熟慮智謀。

而我卻更喜歡曹植,因為他更真實更可愛。

他誌向遠大卻有情有義,文采卓略卻心係骨肉。

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沒有皇位要奪,也並不處在東漢末年的亂世。

還是活的複雜一些,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