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秦婦吟秀才韋莊(1 / 2)

人人儘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蜀地崎嶇的山路上,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一身青衫踽踽而來,嘴裡吟誦著對江南的思念。

江南的春天水碧天青,躲在畫船裡,在春雨的滴答聲中悄然入夢,多麼溫馨的畫麵。

他是在懷念江南嗎?或許,他隻是懷念江南那段青春的歲月。

亦或許,他隻是打著憶江南的名義思念著那個遙遠的故鄉。

他就是韋莊,唐朝末年一個不走運的文人。

“唐文宗開成元年,韋莊出生於京兆杜陵,出身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

“韋氏家族興於於漢代,繁榮鼎盛,在政治和藝術上人才輩出。”

“韋莊祖上有唐睿宗時文昌右丞相韋待價,曾祖父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家世顯赫。”

“然而,自安史之亂後,唐朝再無複興之日。”

“玄宗逃至蜀地後,詩人流離,世家沒落。”

“韋莊出生時,韋氏家族已然中衰。”

“自韋莊之父韋韞起,韋門氏族在政界文界都鮮有成就,默默無聞。”

“韋莊父母早亡,家境貧寒,因此韋莊自幼勤敏刻苦、奮發好學。”

“韋莊豪放豁達,不拘小節,幼時即能作詩,十分擅長豔語。”

“鹹通四年,韋莊曾在昭義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劉潼府中當差。”

“在韋莊成年參加科舉考試時,卻屢次落榜。”

“在乾符二年,韋莊在長安準備明春應試時,在詩中表達了飽讀詩書、故不甘久居人下的情感。”

“韋莊堅持科舉考試,儘力想以才學取仕。”

“奈何唐末政治動亂,科舉混亂,履試履敗。”

“僖宗乾符二年,韋莊移居虢州,恬靜、迷人之景使韋莊暫時得到慰藉。”

“這一時期,韋莊作品多寫自己理想抱負與科舉失敗的心境,鮮少涉及社會麵貌。”

“廣明元年,韋莊44歲,再一次落榜。”

“同年十二月,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

“韋莊陷於戰亂之中,被困於長安,與弟妹失散。”

“中和二年,韋莊離開長安奔赴洛陽。”

“在相對穩定的洛陽,韋莊將滯留長安時所見所聞寫成長篇敘事詩《秦婦吟》。”

“以一位女子之口描繪黃巢起義時長安城的戰亂情景,震撼了當時的文壇,在民間也廣為流傳,被人們製成幛子懸掛。”

“此外,韋莊在洛陽寫下了大量感時傷世的詩篇,內容涉及記述時代大事、批判官軍暴行。”

“受儒學思想影響,中和三年,韋莊到潤州投靠鎮海軍節度使周寶,成為一名府中幕僚,開始了為期十年的江南避亂生涯。”

蘇軾:一個清純樸素的文藝青年,一個難以自拔的紅迷,一個性空靈的古詩詞作者。

在詩向詞的發展史上,韋莊和溫庭筠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

溫庭筠比韋莊大二十多歲,自然是前輩。

但在對待愛情這件事上,他卻沒有韋莊的深情與執著。

溫庭筠一生為了仕途而奔波,以女子身份入詞,不過發幾句牢騷罷了,有時也帶著些真感情。

但與他的晚輩詞人韋莊相比,就實在不須一提了。

韋莊的愛是世間彆有的一道風景,甚至在表現手法上,已經超越了南唐後主李煜。

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

水堂西麵畫簾垂,攜手暗相期。

惆悵曉鶯殘月,相彆,從此隔音塵。

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記得那年在花下,深夜時候,第一次與謝娘相識。

這謝娘的身份,與柳永、晏幾道筆下形象是一致的。

癡情,委宛,重情,所以才有了後麵的悲慘結局。

天明彆後,再也沒有了她的音訊,所有的美好都停留在了昨夜。

韋莊和謝娘自然都會為了彼此而長夜佇立,但分隔兩地後,就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了。

這首詞寫於長安淪陷後,韋莊為了避難而流浪江南。

他的很多愛情詞也都作於這個時期,既是寫愛情,也是揭露破壞愛情的元凶戰亂。

寫戰亂不通過環境,而是抓住人們的內心表現,可見韋莊是一個重情之人。

人人儘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大家都說江南很好,風景如畫,風物連天,風情動人。

那水是碧青的,比天空還要略勝一籌。

在畫船上,聽著斜風細雨,輕輕入眠。

不得不說,這兩句簡直堪稱神來之筆,將整個江南的風情雅韻濃縮在一塊兒。

緊接著,又寫人情,在此引用司馬相如和文君的典故。

是說這江南水鄉賣酒的姑娘啊,個個都長得和文君一樣水靈,那胳膊就和霜雪一樣白嫩。

可是,整首詞把江南寫得如此好,甚至都已經超過了白居易的《憶江南》。

但結尾卻抒發出一股荒涼之情——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江南是絕美,可是終究想著有朝一日能回到北方去,這是每一位異鄉遊子的希冀。

但是回到家鄉後,看見那破敗的一麵,隻會令人更加腸斷。

所以,在一南一北,一好一壞的對比中,韋莊的愛國之情就流露出來了。

而關於正麵描寫戰爭的,則全在他的《秦婦吟》中了。

韋莊是一個喜談愛情之人,也是某位女子的癡情郎君。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彆君時。

忍淚佯低麵,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四月十七,在今天並不是什麼標誌性日子。

那時已經立夏,是一個氣溫比較適宜的好時節。

這個對彆人而言並無二致的日子,對他卻有著極為重要的紀念意義。

因為去年今日,是他與那位姑娘分彆的日子。

分彆時,忍著淚,假裝低下頭,不忍丈夫看見她眉頭緊鎖的樣子。

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已經到了魂斷入夢的地步,甚至到了除了我和你,隻有天邊月亮知道了。

明月不諳離恨苦,在這兒卻反其道而行之,明月變成了愛情和思念的見證。

無一用典,平白如話,卻深情婉轉,直擊人心!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

依舊桃花麵,頻低柳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

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已經習慣了入夢,昨天晚上,又與妻子在夢中相見了。

她依舊是麵若桃花,眉如柳葉。

我們相互依偎,說了很多很多的情話。

可是很快,作者醒了,發覺一切不過是大夢一場,榻上依舊隻有自己孤零零一個人。

如若不離開,夢也不會醒;如若不分離,也就不會有這樣的夢了。

韋莊這兩首詞,深切體會到他是擁有過愛情的,那種滋味兒令人如癡如醉,舍之不得。

“在周寶幕僚下,韋莊對藩鎮內部腐敗生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寫下不少諷喻作品。”

“光啟元年,權臣田令孜挾持僖宗皇帝出奔。”

“韋莊忠君,崇拜杜甫,效仿杜甫麻鞋見天子,於公元886年前往陳倉迎駕。”

“自衢州前往陳倉途中,韋莊聽聞唐僖宗已到達興元府,亦尾隨而至。”

“韋莊原本計劃從孟津上岸後,從許昌東南方向出發,經過安徽到達潤州。”

“不料秦宗權攻占許州,殺節度使鹿晏弘,該計劃破滅。”

“韋莊又計劃從開封南下返回潤州,不料鎮海軍節度使周寶被叛軍擊敗奔逃,不久病死。”

“韋莊無路可走,隻好返回孟津。”

“公元885-887年,韋莊多次嘗試返回浙西,不料因戰事受阻。”

“光啟三年,韋莊途經清河縣時,得知江南戰事已經平息,決定返回浙西。”

“曆經艱難險阻,韋莊攜家人來到婺州居住。”

“在婺州居住時,韋莊及家人過著清貧、適閒的村居生活,也與詩僧貫休有所往來。”

“但經曆仕途不順、國破家亡、流離失所後。”

“韋莊精神狀態持續低迷,有了隱居避世的想法,卻因家中清貧無法實現。”

“光啟四年,唐僖宗駕崩,昭宗繼位,好像有重振江山之舉動。”

“韋莊精神振奮,有再次應舉的想法。”

“韋莊於春天從徐州沿運河到達揚州,又因聽說江南局勢仍不穩定南下在南京小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