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模棱宰相蘇味道(1 / 2)

蘇味道,是唐朝的一位官員與詩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三蘇的先祖。

他不僅文章寫得好,而且還深諳官場之道。

所以曾三次出任宰相,但奇怪的是,他三任宰相後都被罷免了。

因為是武後時期宮庭詩人,官職高居宰相。

因為處事圓滑,模棱兩可,人稱蘇模棱。

他因親附張易之兄弟,人品備受指責,他便是蘇味道。

他與杜審言、李嶠、崔融合稱文章四友,在初唐文壇地位顯赫。

“蘇味道,字守真,出生於唐貞觀二十二年,是趙州欒城人。”

“他從小聰穎過人,9歲就能作詩文,與另一個河北老鄉李嶠以文辭齊名被稱為蘇李。”

“後又與李嶠、杜審言、崔融並稱為文章四友。”

“由於勤奮好學,蘇味道在20歲時就考中了進士。”

“他進入官場的第一份官職是鹹陽縣尉。”

“當時,吏部侍郎裴行儉極為欣賞蘇味道的才華。”

“在奉命征伐突厥時,就向朝廷推薦蘇味道,讓他隨軍擔任秘書。”

“由於蘇味道文章寫得棒,又有在邊境磨煉的經曆。”

“所以女皇武則天上台後,對蘇味道進行了提拔重用。”

“短短幾年下來,蘇味道升遷迅速,曆任中書侍郎、吏部侍郎等職。”

“694年,年僅46歲的蘇味道被提拔為鳳閣舍人、檢校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他初次升任宰相,完全是憑著歌頌、奉迎女皇及其皇族成員的詩文出色,才被信任與重用的。”

“如在光宅元年,蘇味道在侍禦史任上,為孝敬皇帝妃父裴居道第二次任左金吾衛將軍寫謝表。”

“他提筆成文,辭理精密,盛傳於當代。”

“又如垂拱四年十二月,蘇味道隨武則天拜洛受圖,作應製詩《奉和受圖溫洛應製》,受到女皇稱讚。”

“可是,在蘇味道當上宰相後的第二年,他就因站錯隊:附會反對武則天執政的內史李昭德。”

“從而得罪了女皇,與另一位宰相張錫雙雙被革除官職,關在監獄裡。”

“武則天派人到監獄裡觀察他們。隻見張錫表現得從容自如,完全沒有階下囚的感覺。”

蘇軾:蘇味道是河北人,一生活躍在高宗和武後時期。

因為依靠武則天做了宰相,是武後近臣。

因為改葬父親和阿諛奉承張易之兄弟事件,被普遍認為人品低下。

又因為處理事情采用模棱兩端的態度,被世人譏笑。

蘇味道的仕途之路並不順暢,他曾三度被貶,為官之道決定其政治鬥爭的保守性。

不過,蘇味道在政治上也有突出表現。

尤其慧眼識才方麵,他做過比較高的成就。

比如,他提攜宋璟,後者成為一代名相,是開元盛世奠基者。

在軍事方麵,他知曉軍事,巡查邊防。

早年跟隨裴行儉有過從軍經曆,後又參加過兩次軍事行動。

在政理事方麵,蘇味道識大體,並非一無是處。

再有,蘇味道不徇私情,體現出為人大涵養和大肚量,這一點實屬不易。

除了政治以外,蘇味道的文學成相比更高一些。

不過,他現存詩作並不多,但僅存的十餘首詩中。

從朝廷身份來分析,他是朝廷重臣,經常陪王伴駕,所以會寫一些奉和應製詩。

當然,這些應製詩是有歌功頌德之嫌,但文字中能夠體現出詩人大學問與寫作技巧。

這類詩,莊嚴典雅,文字中流露出大唐帝國升平景象與鼎盛氣氛。

另外,他的詩對仗工整,平仄繼承傳統,在技法上非常嫻熟。

再有,他的應製詩還與自然山水相結合,有著美好寓意在其中,尤為唯美。

蘇味道曾經與裴行儉行軍,他曾寫過關於邊塞的詩。

他的邊塞詩有所突破,用輕快、灑脫筆觸,描寫景物與軍事行動、軍旅生活,對唐朝抗擊匈奴戰爭有著積極的態度。

同時展望自己戍守邊疆的願望,情緒樂觀,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

在其存世15首詩中,還包含寫景詩,他用白描手法,描繪景色。

給人自然、幽美、輕靈的感覺,格調明快,沒有粉飾。

另外,他的寫景詩,景象闊達,清新流暢,講求聲律和諧,對仗極其工整,給人唯美享受。

在寫景詩創作理念上,他承襲謝靈運,下啟盛唐山水詩。

總體來講,雖然蘇味道存詩並不多,但能夠彰顯出他的卓越才華。

而他的詩中對仗、平仄、用韻等方麵嚴格要求,形式整齊華美,聲調和諧悅耳,內容凝練,格調非常之高。

尤其一首《正月十五夜》,是寫中秋節最具藝術價值的詩,而且對後世影響非常大。

拋開曆史對蘇味道的評價,單純從詩歌角度去評價蘇味道。

他是一位才華卓越的詩人,技藝嫻熟,能夠彰顯出超高文筆。

“而蘇味道因是第一次坐牢,表現得忐忑不安、極其懺悔的樣子,連飯都吃不下。”

“於是,武則天便將張錫流放到嶺南去,將蘇味道貶為集州刺史。”

“不久複召為天官侍郎,回到朝廷任職了。”

“第一次的罷相打擊,讓蘇味道改變了人生的態度。”

“為了接受教訓,重新入官場的他開始變得消極起來,他不看重做出什麼成就。”

“而是想方設法去阿諛奉承皇上與其寵臣,努力做個好好先生。”

“有一回,蘇味道振振有詞地對彆人說做事情千萬不要決斷得明明白白。”

“那樣的話,一旦有什麼差錯,就給人留下了指責的把柄。”

“所以隻要模棱兩可,持含混態度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蘇味道的這一改變起到了好的效果,聖曆元年九月,努力與女皇及大臣們處好關係的蘇味道。”

“再次被拜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第二次登上了宰相之位。”

“雖然蘇味道二登相位後,小心翼翼、繼續發揮他阿諛奉承的特長。”

“但是由於他在其位不謀其職,擔任宰相期間毫無成就,受到了不少同僚與言官地譴責與彈劾。”

“結果,在不到三年的大足元年三月,蘇味道又被罷相,且打入刑獄。”

“由於蘇味道平時注意迎合女皇,又與其家族成員及親信關係良好。”

“所以,他第二次被罷相的次年,就很快被武則天釋放出獄,先被充按察幽、平等州兵馬使。”

“後於長安二年十月,蘇味道又三拜宰相。”

辛棄疾:蘇味道是唐朝人,武則天時期官至相位。

與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李嶠、崔融合稱文章四友,在初唐文壇地位顯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