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七戰七捷衛青(1 / 2)

衛青死後,漢武帝的確誅殺了幾乎整個衛家。

這件事情讓當朝人和後世人震驚無比,此事還有一個著名的名字,是為巫蠱之禍。

說起衛青,可以說他是古代曆史上的逆襲第一人。

之所以能被稱為第一人,是因為衛青除了遇到了貴人以外,自己自身也有著超群的強大實力。

最後以戰神之資在大漢眾多將領中脫穎而出,讓大漢在和匈奴對峙多年的守勢中,扭轉敗局。

漢武帝時期的衛家,從一個平陽府的歌女。

還有一個平陽府的馬奴一步步發展成強大的外戚勢力,這可以說是漢代曆史上的一個奇跡。

而真正要算起來,最早帶領衛家走向巔峰的。

並不是那個匈奴人聞風喪膽的衛青,而是漢武帝的皇後,衛子夫。

“衛青的父親是在平陽公主府上為縣吏的鄭季,其母親在平陽公主的夫家做女仆。”

“因為卑微,她並沒有姓氏和名字,隻因丈夫姓衛,被稱為衛媼。”

“衛媼與衛姓男生有一男三女,即兒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

“丈夫死後,她仍在平陽侯家中幫傭,與同在平陽侯家中做事的縣吏鄭季私通,生了衛青。”

“母親衛媼當時已經有四個孩子,供養衛青讓她的生活非常艱苦,便將衛青送到了親生父親鄭季的家裡。”

“鄭季的夫人看不起衛青私生子的身份,將他當做傭人一般使喚,讓他到山上放羊,忍饑挨凍;”

“同時,鄭家的幾個兒子也不把衛青看成兄弟,對他態度傲慢,稍不如意就會加以打罵。”

“衛青長大後,不願再受鄭家的奴役,便回到母親身邊,做了平陽府的騎奴。”

“衛青在平陽公主府做騎奴時。有一次,他跟隨彆人來到甘泉宮。”

“一位囚徒看到他的像貌後說,這是貴人的麵相啊,官至封侯。”

“衛青笑道我身為人奴之子,隻求免遭笞罵,已是萬幸,哪裡談得上立功封侯呢?”

“漢武帝的胞姐平陽公主關注到中宮陳皇後一直未能誕下龍子,所以希望效仿姑姑館陶長公主當年常給景帝進獻美女的做法。”

“在府中培養貌美少女用來進獻、籠絡皇帝,提升自身地位。”

“漢武帝建元二年春三月,上巳日。”

“劉徹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災,回宮時順路去平陽侯在京的府邸看望平陽公主。”

“宴席間平陽公主侯府的歌女上堂獻唱,衛青的姐姐衛子夫亦在其中。”

“武帝望去眾人,一眼便看中了衛子夫。”

“繼而,武帝起身更衣,衛子夫則隨去侍候,並在尚衣的軒車中得到初幸。”

“武帝回到筵席後非常高興,賜給了平陽公主黃金千金。”

“平陽公主因此奏請將衛子夫送入宮中,武帝欣然答應。”

“衛子夫隨漢武帝進宮的初年並未受到寵信,就被漢武帝拋在了腦後,隻在宮中成為一個宮女。”

“建元三年春,漢武帝在挑選宮中年邁體弱等無用處的宮人釋放出宮時候再見衛子夫,衛子夫哭泣著請求武帝放她出宮。”

“漢武帝憐惜她,便把她留下來,再度臨幸了她,沒過多久,衛子夫有了身孕。”

“同時,又把她的兄長衛長君、弟弟衛青召入宮中為侍中,衛青被召到建章宮當差。”

“衛子夫懷有身孕後,漢武帝對她的寵愛日漸增加,引起了無子陳皇後的妒忌。”

“陳皇後的母親、武帝的姑姑館陶大長公主劉嫖為了給女兒出氣,便派人去抓捕衛子夫的弟弟。”

李世民:當時在建章當差的衛青,欲處死衛青以恐嚇衛子夫。

衛青的好友公孫敖得知此事,馬上召集幾名壯士,將衛青救了下來。

漢武帝得知後,大為憤怒,於是任命衛青為建章宮監、侍中、太中大夫,衛子夫為夫人,數日間給衛青的賞賜便達到乾金之多。

元光五年,陳皇後施巫蠱之術,被漢武帝發現並查實。

同年秋七月乙巳日,漢武帝命有司賜皇後一道策書,陳皇後被廢黜並讓出皇後之位。

皇後不守禮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

應當交回皇後的璽綬,離開皇後之位,退居長門宮。

漢武帝元朔元年,衛子夫生一男,在後位空缺的情勢下,母憑子貴被立為皇後。

衛青則作為建章監和侍中,跟隨皇帝左右,幫助皇帝處理朝政事務,後又成為太中大夫,深受武帝信任。

漢武帝時期,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出現了天下殷富,財力有餘,兵馬強盛的繁榮局麵。

此外,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基本被消滅,中央集權和國家的統一得到了空前的加強。

此時,西漢王朝積聚了雄厚的經濟、政治、軍事實力,改變被動防禦、采取積極反擊匈奴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

但漢武帝看到了當時朝廷中原有的將領持重有餘,進取不足的現狀,認為很難適應主動出擊的需要。

他認為應選拔年輕有為、果敢勇猛的人擔當重任。

當時晉升為建章營馬夫的衛青隨漢武帝出去打獵,武帝一箭射中了一匹馬。

隨行人員都紛紛喝彩誇讚皇上的箭術高超,隻有衛青跪下來為馬擦血療傷,還不停地哭泣。

漢武帝很奇怪就問他緣由,衛青解釋說,漢軍之所以打不過匈奴,是因為匈奴人愛自己的馬。

而漢朝人不愛自己的馬,漢朝隻會把公主送出去和親換取和平。

漢武帝聽後十分慚愧,也正是自此之後逐漸發現衛青能力出眾,便對衛青委以重任。

元光六年,匈奴舉兵南下直指上穀地區,殺害搶掠官吏百姓。

漢武帝任命了初出茅廬的衛青為車騎將軍,同李廣、公孫敖、公孫賀兵分四路,一起迎擊匈奴。

其中,太仆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雲中;

太中大夫公孫敖為車騎將軍,出代郡;

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

這四路將軍每人率領一萬騎兵,岀擊屯兵在邊關貿易市場附近的匈奴軍隊。

從上穀出發,衛青一路追擊匈奴兵深入敵國至龍城,衛青攻打龍城斬首和俘虜匈奴七百多人得勝而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