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前進(五)(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086 字 9個月前

高督學很是奇怪地看著謝岩,在他的記憶當中,眼前這位似乎就從來沒有為錢發過愁,他就不明白了,到底需要乾什麼事,需要多少錢呢?

謝岩大約猜出了高督學的想法,出言解釋道:“學堂名下的錢財與鄉裡無關,真正屬於鄉裡的錢財,隻有商稅和農稅,那還是上交朝廷後,多出來那部分,每年一萬貫都不到,幾乎年年花光了。”

高督學明白了,“衛崗鄉”雖然富裕,可是地方官府很窮,最初發展的時候,是利用拍賣土地的錢財,可那筆錢早就花光了,現在鄉裡那是年年光,沒有結餘,又何來錢財呢?至於學堂名下的錢財,雖說可以用,可那畢竟不屬於地方官府,不到萬不得已時,是不能夠動用的。

“那警官做何打算?”高督學頗為奇怪地問,以他對謝岩的了解,知道其人若不是想出法子來,是不可能提出的。

謝岩道:“陛下冊立皇子弘為太子,當是必然之事,我打算屆時進京,向陛下提出授權鄉裡進行‘商稅’調整,在總體稅率不變的情況下,對征稅主體進行一些變化。”

高督學聞言大驚,急道:“警官可有想清楚?此事非同小可,可謂動一而觸全身,朝堂之上是不可能同意的。”

謝岩點了點頭,道:“正因為如此,我才打算提出僅在鄉裡試行,若是出現問題,也好及時處理。”

“警官為何如此行事?老夫以為太倉促了一些。”

“唉——”謝岩重重地歎息一聲,道:“鄉裡發展太快了,再晚些,我怕來不及啊!”

高督學沉默了。

謝岩說的是實情,“衛崗鄉”從無到有,直至今日的繁華,僅僅五年而已,現在鄉裡每日有超過十萬人在活動,而且,關中和“洛陽”地區的無地農人或者是家裡剩餘的勞動力,不斷地湧入,由此帶來一個很壞的結果,那就是在房子不夠住的情況下,擁有住房的本地鄉民,開始將自家宅院租給彆人,出現了不少以此為生的人家,對此,不少官員頗有微詞,認為此等做法滋養了一批懶漢。再者,人多了以後,問題自然跟著增多,特彆是衛生方麵,原有乾淨整潔的環境,逐漸有些呈現臟亂的情況,如果不是王決天天帶著“巡邏隊”上街嚴厲製止,恐怕情況還會更糟糕。正是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環境下,謝岩提出鄉裡新的“五年規劃”,贏得了大多數人的讚同。

與高督學的談話結束之後,謝岩又開始忙於案牘之事,對他來說,編製一個鄉的發展規劃,用嘴說容易,可要是形成文字,簡直是太難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