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朝堂爭論(四)(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3232 字 9個月前

長孫無忌根本就沒來上朝,李績通常也不會在類似問題上發話,剩下來的就隻有“中書令”來濟與“侍中”韓瑗兩個人了。

不論皇帝是不是征詢,該說話的時候,總歸還是要說的。

“陛下,臣以為此事仍需謹慎,不可操之過急。”

“韓卿家所言何意啊?”李治問。

“陛下,‘衛崗鄉’雖小,卻也是大唐國土,怎能任由地方官府肆意參與稅製改動,故臣認為,即便需要有所改動,也應由‘戶部’拿出章程才是。”

謝岩聽出來了,韓瑗的意思在於“程序”不對,即哪怕是真的有必要對稅率稅製進行改變,也應該是由“戶部”主導,而不應該交給地方官府。

謝岩很清楚,自己提出來的“新商稅”一事,最大的破綻就在於此,那便是地方官府向朝廷索要權力,不僅不符合朝廷典章製度,且算是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

然而,“衛崗鄉”發展的太快了,快到謝岩為了繼續發展下去,不得不向朝廷索要一些權力,否則,鄉裡的問題聚集多了以後,更加難辦。

“韓侍中所言極是。”謝岩接著道:“按理來說,的確當由‘戶部’主導,隻不過吾想請問,‘戶部’需要多久可以拿出章程呈報三省?又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最終批複?是一年,或者兩年?”

“這……”韓瑗一時間還真回答不了。

“陛下”謝岩接著對李治道:“鄉裡變化日新月異,令人目不暇接,若是拖得太久,一些小問題難免變成大問題。”後麵的話不用多說,相信誰也都能明白其言下之意。

“陛下,臣有話說。”來濟出班道。

“來卿家且說無妨。”李治道。

“謝陛下”來濟接著道:“按照謝縣子之提議,先將需要交稅的名目分類,再實行不同的稅率,其中有一個項,老夫記得似乎是一般販售稅率為售價一成,老夫請問謝縣子,若百姓售賣一斤菜十文錢,需交稅一文,可是如此?”

“不錯,的確如此。”謝岩回答道。

“百姓種植一斤菜何其辛勞,售出還需繳納一成商稅,謝縣子難道不認為太過分了嗎?”來濟以帶有質問的語氣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