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白龍魚服(十五)(2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4785 字 9個月前

但是帝王的信任,從來都不可能是無保留的,因此,製衡才是帝王之術的核心,可自秦始皇一統華夏後,曆朝曆代都沒有辦法完全做到對掌兵將領的有效製衡,其原因也很簡單,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製約了將領的權力會貽誤戰機,可沒了製約,皇帝的心裡又不踏實。

李治不是沒有想過改變現有“軍製”,畢竟如今四海升平,大唐國力如日中天,養那麼多軍隊,既無必要,負擔也重,可真要實施“軍隊精銳化”,拋開所有困難因素不說,單就誰來統兵這一件事,他都覺得頭疼不已,越是精銳的部隊,戰鬥能力越強,若要發生叛亂,平滅的難度太大了,而這個問題不想辦法解決的話,李治是不敢貿然支持改變“軍製”的。

可就在昨晚,李治忽然聽到了謝岩提出的設想,其中的“軍丞製”,令他第一次覺得——有效製衡統兵將領的可能,終於出現了!

而謝岩提出的設想中,另外一項極為重要的法度——“軍官製”,李治卻不是太理解,隻不過當時李績、賀蘭敏之在場,他並未多加詢問罷了。

然而令李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績僅僅去聽了一堂課,便會主動提出:“老臣以為,‘皇家學堂’當設立‘軍事班’,以教授武官練兵之道。”

姑且不論李績是出於何種目的提出,至少在李治眼中,這位始終支持自己的功勳老臣,又一次和自己站在了同一條線上。

要知道,有些非常合理的建議,往往會得罪太多人,以至於推行不了,哪怕是天下至尊——皇帝,也不可能強行實施一項弄不好損害大多數人利益的事,尤其還是軍官。李績就不同了,他有足夠的資曆和威望來壓製軍中的反對聲。

謝岩提出的“軍官製”,其實就是模仿後世通過“軍校”選拔優秀軍官的製度,以此來改變中下級軍官除軍功外難以升遷的現狀,同時通過識字、算學等學識的培養,來提高他們個人的能力,從而帶動整個軍隊的能力提高。

想法固然很好,但謝岩也知道,在崇尚個人武力的唐朝軍隊裡,想要推行這種製度,難度非常大,所以他隻是提出了一個構想,倒也沒有奢望能夠很快實行。

現在突然聽到李績提出開設“軍事班”,謝岩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忍不住張口問道:“英公緣何作此想法?”

“嗬嗬,貴鄉‘武平特混營’裡的軍械器具,老夫可是眼饞的緊!還有那個‘野戰防禦’,同樣令老夫歎為觀止,然,若用於軍中,怕是多數軍官皆難以使用吧,還是讓他們進學為好。”

李績看似隨意的話,實則是提出了一個條件——即在最新軍械以及器具的換裝和使用上不得藏私。

這一點,謝岩聽出來了,李治同樣理解到了,並且微微側首,看向謝岩,很明顯是在等個結果。

“陛下,鄉裡之軍械、器具,從無藏私之舉,一應製作圖冊,皆有呈報‘兵部’,至於使用亦有對應文本,臣可保證,凡進學者皆可習得。”

“如此甚好。”李治讚許地道。

“英公”謝岩接著對李績道:“學堂設‘軍事班’自無不可,然下官尚有一事不明,還請明示。”

李績道:“但請直言。”

“進學者經考核合格者方可入學,此乃學堂規製,容不得隨意更改,此事還請英公知曉。”謝岩跟著又道:“然‘軍事班’學子皆為軍官,情形有所不同,故下官認為,考核依然必須,隻是內容難或易,還請英公示下。”

“這個……”李績遲疑了片刻,而後言道:“以老夫之見,學堂可拿出一個章程,無論難易,共同議定為好。”

謝岩要的就是李績這句話,唯有如此,日後才能免去很多麻煩,要不然,弄進來一群不學無術的紈絝那可就成了好事辦成了壞事,且通過考核入學,才能夠最大可能避免依靠裙帶關係“混進”學堂的家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