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唯一條件(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5707 字 9個月前

“想不到狄姑娘廚藝甚是了得,吾還是頭一次知曉。”馮寶吃光了所有菜肴與稀飯,用一塊乾淨的白布擦了擦嘴,而後道出自己的意外。實際上,還有句話他是在心裡問的:“她怎麼會知道‘炒菜’?”

大唐人,做飯做菜很少用“炒”,通常都是“煮”,所以馮寶才會納悶,至於為何不當麵問詢,那倒也很簡單,沒必要問那麼清楚而已。

狄萱萱似乎也不想解釋,邊收拾碗筷邊說道:“郎君喜歡就好了。”

或許是吃飽了的緣故,馮寶精神狀態也好了許多,自己動手沏了杯茶,還隨口問了一句:“小儼睡了吧?”

“小郎君累了,已然入睡。”

“其他人呢?”馮寶再問。

“眾人多在樓下大堂。”狄萱萱說著,抬首看了一眼馮寶,又道:“在議論兵事。”

“兵事?”馮寶自言自語地念了一遍,跟著微微搖了搖頭,繼而問道:“大夥兒都知道了?”

狄萱萱默然點首。

馮寶問道:“可知他們說了什麼?”

狄萱萱道:“詳情不知,僅聽方護衛有言及‘理當報仇’雲雲。”

“唉——談何容易啊!”馮寶很是感慨地說了一句。

“萱兒相信,郎君定能做到!”

耳聽狄萱萱異常肯定的話語,馮寶忍不住問道:“姑娘何以斷言?”

“郎君征西域,破突厥,麾下鐵騎揚威波斯,區區賊寇焉在眼裡?唯願否爾。萱兒未嘗進過學,然聽祖父言及,唐繼漢之雄風,大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心,郎君乃大唐高官,愛民如子,豈能任由宵小橫行?故萱兒以為,郎君定可以為枉死百姓討回公道。”

“公道?很重要嗎?”馮寶有些不解,作為異族女子,狄萱萱有此想法更加令人意外。

“萱兒雖自小在漢地長大,卻知祖地‘石國’,世代受儘‘突厥’欺壓,族裡最肥美的牛羊、最美麗的女子都要進獻給‘突厥可汗’,稍有不從,便會招來滅族之禍,‘石國’弱小,不足以憑,百姓或跑、或躲、或任由壓榨,無力反抗。然大唐幅員遼闊,擁兵百萬,先帝太宗更是‘天可漢’,怎會坐視子民任人宰割?況以郎君之能,必定手到擒來。”

想不到!馮寶真得想不到平日裡看起來柔弱的狄萱萱能夠說出如此一番慷慨之言,當真是巾幗不讓須眉!

家國天下這些事,對馮寶來說並無意義,在大唐,他隻想平安喜樂過一輩子,陪著謝岩共同打造出“衛崗鄉”,他已經覺得自己不枉來一遭,再多事,實在沒多少興趣。但是,狄萱萱所言,多少令馮寶有所感觸。

昔日與謝岩閒聊時,馮寶曾有聽其說過,無論漢唐亦或明清,華夏一族對外征戰,皆與皇權、世家大族利益有關,唯獨與老百姓沒什麼關係,甚至連“為民”的借口都懶得用。可是,千年後,一個名叫“帝國主義”的怪胎,卻非常擅長“以民眾之利益”為借口發動戰爭,常常用什麼“士兵失蹤”、“民眾遭遇不公平”等挑起戰火,且屢試不爽。

甚至於馮寶依稀記得,自己當時還曾有開玩笑地說:“他日若領軍戍邊,我就放條狗去彆國,然後率軍尋找,順道連彆人家一塊給搶咯。”

當時,謝岩亦有說道:“搶劫一下,當然可以,隻是若想引起戰事,得改為‘有人失蹤’。”

儘管是些玩笑話,可馮寶記住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真要想乾什麼大事,“以人為借口”,才是最合適的。

那麼問題來了,眼下“泉州”遭遇劫難,上千軍民慘遭殺戮,雖然不幸,但換個角度思考,那也是一種機遇,是一種“改變”的機遇!

在整個大唐,除謝岩之外,沒有人比馮寶更加知道海洋的意義所在,“海上貿易”、“海外殖民”甚至於當“海盜”,那都是一本萬利的事。

大唐不是財政吃緊嗎?可以去搶啊!

大唐不是糧食不夠嗎?也可以去搶啊!

大唐的土地不是不夠分配嗎?同樣可以去搶啊!

在那遙遠的海外,有更加廣闊富饒的土地,有更加充足豐沛的資源,隻要願意,一切都將在大唐戰刀之下臣服。

而若想做到這些,僅需一條——海軍!

唯有強大海軍,才可以征服遠方。

馮寶思緒萬千,暢想未來,迷離眼神之中,仿佛看到了“南美洲”的玉米、土豆和煙草,又仿佛見到了遼闊的“非洲大草原”……

“真的應該去做嗎?”馮寶喃喃自語。

狄萱萱可不知道馮寶天馬行空的思想,她誤以為那一句問話,是在征詢,故而應道:“萱兒不敢替郎君決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