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金漆匾額(1 / 2)

神都錦繡 鐘山布衣 5906 字 9個月前

齊雲生走了。

馮寶提出的條件太過匪夷所思,而且在眼下“特殊時期”,他不敢做主,必須得回稟刺史。

而一眾親兵護衛,得知此消息時,更是打破頭也想不通!隻是他們習慣於服從,無人出言直問罷了。

洛川是客人,況且此事與洛家多少有些關係,再加上一個不在乎的明崇儼,他倆聯袂前往馮寶房間,想要問個清楚明白。

剛走到門口,卻聽屋內傳來馮寶聲音:“狄姑娘不是希望吾替百姓討回公道嗎?買下‘寧安寨’,正是為此!”

“師父所言何意?”明崇儼推開虛掩房門,走進去問道。

“無禮,也不知道敲門。”馮寶佯怒道。

“弟子知錯。”明崇儼貌似很有“誠意”地認了錯,旋即又將剛才問題問了一遍。

馮寶擺了擺手,示意明崇儼與洛川坐下說話,而後言道:“狄姑娘有言,百姓不可枉死,大唐不容賊寇冒犯,當為國除奸、為民討還公道,爾等以為如何?”

“狄姐姐所言極是,理當如此。”明崇儼道:“煌煌大唐,怎可任由宵小猖獗。”

“馮縣男,洛某以為,賊寇逃於海上,剿滅實恐不易,還需從長計議才是。”

“看來諸位都認為應當為民除害,那我可以告訴大夥兒,吾意已決,當上書陛下,為枉死百姓討回一個公道!”

馮寶一席話那是擲地有聲,可屋子裡的幾個人總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兒,因為他們誰也想不通,這和買下“寧安寨”有何關聯?

明崇儼還想再問,哪知房門被敲響,緊接著聽到劉長河話音:“校尉,人已帶到。”

“進來!”

馮寶聲音剛落,房門即開,劉長河領著高破軍走了進來。

“汝之傷,不礙事了吧?”高破軍當初自屋頂跌落時,曾被弩箭射傷,經過包紮、上藥,本已無事,然城門口一戰,傷口迸裂,故而馮寶有此一問。

“已無大礙。”高破軍應道。

“‘寧安寨’如今空無一人,令叔父恐——不在了。”

馮寶話說得很婉轉,可誰都能明白其中意思——所謂不在,即是亡故。

“寧安寨”發生的事,高破軍之前便已知曉,其二叔命運,並不難猜出,今聽馮寶所說,不過是證實矣。心裡有準備,那當然好受很多,唏噓片刻,一切依舊。

“高破軍,汝擅殺官軍,此為罪也!力戰賊寇,是為功也!功過是否可抵,本官可做不了主。加之汝非唐人,律法並無明示,唯陛下可聖裁。”馮寶說著,抬眼看了看高破軍,見其麵無表情,於是又道:“本官有言在先,汝戴罪立功可去罪,因此,本官命汝護送一名親兵回鄉,平安抵達後,自會有人向陛下求情,不知汝可否走上一遭?”

高破軍壓根兒就不明白馮寶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然事到如今,為了活命,想不答應都不可能。

馮寶似乎對高破軍的態度很滿意,接著又隨意說了兩句,即打發其離開。

等高破軍走出房間,馮寶又主動說起道:“諸位以為‘寧安寨’不值一萬貫?”

“怎麼會,一座軍寨可不是區區萬貫可以建成。”洛川道:“可那裡沒人、沒地,要之何用?”

“當然有用,而且有大用!”馮寶道:“前隋水師建立‘寧安寨’,作為水師維修、補給之要塞,意義可謂深遠,作用十分重大,隋亡了,大唐取而代之,理當做的更好!今日我以萬貫買下,他日朝廷將以十倍之資贖回,如此好事,豈可放過。”

屋裡的人都懵了,誰也料不到馮寶會有如此說法。

馮寶知道他們想不通,當然他也懶得解釋,況且買下“寧安寨”是一個宏大計劃中很小的一環,且臨時起意,在他看來根本微不足道。

至於那個宏大計劃,馮寶認為,當世除了謝岩,恐怕誰也理解不了,所以更用不著多說。

“狄姑娘,請取紙筆,煩勞研墨。”馮寶說著看向明崇儼,又道:“小儼,去叫方九過來。”

須臾之後,筆墨紙張準備完畢,方九也隨同明崇儼進得房間。

“方九,過來坐下。”馮寶招呼方九坐到鋪有紙張的案幾後,道:“替吾寫一份奏疏,名目為‘大唐水師重建策書’……”

轉眼間,時光已至“顯慶三年”九月。

之前,許爰入土為安後三日,皇帝陛下正式下詔——“奪情起複”於謝岩,至此,圍繞“謝岩喪妻”,是否需“解官居喪”一事,塵埃落定。

既然一切變化都沒有,“衛崗鄉”自然繁華如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