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老牌的漫畫大神,當然覺得理所當然,但他們才是今年剛剛崛起不久的漫畫家,所賺的驚人稿酬,還是通過改編《鬥破蒼穹》,心裡自然不會有什麼傲氣了,反而有點擔心頭盯上管理他們的責編、主編、總編們會不會心理不平衡,悄然打壓他們。
“對於內容公司而言,管理層、編輯和作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創作者是千裡馬的畫,那麼,優秀的編輯就是伯樂。千裡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因此,優秀的編輯的經驗也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筆財富。”林棋說道,“同樣我跟公司的主要股東商量,由我們拿出一部分的股權,對公司優秀人員進行激勵……”
“我也支持股權激勵政策!”張大海點頭說道。
新創業出版社的股權激勵跟新創業電子公司大同小異,但激勵人員數量相對較少。至於公司的總股本也是1億股,但目前公司淨資產僅6000萬元。對於公司長遠發展比較認可的員工,可以從工資上扣款,按公司時下每股的淨資產進行估值認購股權。
這些股權的來源,是老股東自願,按當前的淨資產估值,向公司財務出售一部分股權。而財務設立專門的股權基金,既向員工出售股權,也實行現金回購股權。
這樣,公司雖然沒有上市,但內部股權卻是有一個有限製的流通市場。這個市場,股價不按漲價,而是按淨資產估值。
“我有疑問,漫畫作家有沒有資格,申購公司股權。”馬榮成說道。
“這個……沒問題。但是申購股權上限,每年不得超過10萬元。”林棋解釋說道,“如果你們買太多了,對於拿固定薪酬的員工來說,就不公平了。畢竟,認購股權的金額,不能超過其工資上限。他們工資,遠遠不能跟你們稿費的數量比。”
要是任由當紅作家無限製認購,那麼,很快公司的股東僅有原有的大股東,以及一部分稿費非常高的當紅作家,而沒有拿管理團隊和編輯職工的位置。這樣一來,就偏離了林棋設立股權激勵的初衷。
接下來,馬榮成、牛佬等等漫畫家,很堅定的要買入公司的股權。
畢竟,他們年賺百萬以上的收入,除了買房之外,也找不到什麼好的投資。根據其對於新創業出版公司的樂觀預計,沒有什麼比買入新創業出版公司股權,更能令其放心的投資了。
而且,持有公司股權,也會令其感覺利益跟公司捆綁,更能跟公司的管理層說得上話,這比單純的股權分紅回報更有吸引力。
光是這一層考量,就更堅定了新創業出版集團旗下的當紅作家和漫畫家們入股的決心。chapter();</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