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發寶地(1 / 2)

遙遠區域的屯田人口並不十分龐大,不會出現市場供給不上,核心區域必須出售過多糧食的本末倒置情況。所以並州北部各軍屯民屯,建設比較順利。

同樣因為水源不那麼充足,植被不宜一次性消耗太大,所以大規模養牛也受到限製。

不便大規模養牛,但可以大規模養另外一種牲畜,那就是驢。

驢在農業方麵的幫助弱於牛,但在軍事用途上更為廣泛。呈規模化以後,甚至可以組建一支大規模運輸隊伍。

由於驢在山地丘陵行走方便,並且吃苦耐勞速度不慢,這支運輸大隊可以支持北方各地形作戰。

童遠的建議隻是一個大致規劃方向,各軍屯民屯縣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開展。不過到了戰時,各地驢子騾子統一集中到軍屯,組成驢騾馬運輸大隊。

這算是他占有河套等地以後的天然優勢,除了騎兵,這支驢子為主的運輸大隊將對他以後作戰起到很大幫助。

並州北部已經安排妥當,原本屬於太原諸家管理的雁門郡則承擔著更重要的軍事職能。

尤其是雁門郡東北端的平城,雁門郡最北端的平城、強陰兩縣,周遭多是複雜的丘陵與溝壑,要想越過一段看似隻有數裡的丘陵,有時要圍著它繞上好幾圈,才能繼續前進。

平城是後世的大同,也是當年漢高祖大軍被匈奴冒頓包圍的地方。

在東漢末年,此地早就脫離了控製。不過漢人數量倒是不少。

除了路途遙遠不便於逃亡的本地人以外,還有許多因為中原戰亂,不得不向北逃亡至此的人。

還有一些之前被胡人擄掠,僥幸逃出後聚集在此,形成山寨自保。

這些山寨與逃民的聚落人口不多,但武德充沛、熱於經商。

他們生活在此經營了數條較隱蔽的數條商路。

其中幾條商路倒是常年有人通行,隻是大部分處於溝壑之中,沒有兩側的控製權,這些路也敢能供民間使用。

新西涼軍將這些原有山寨、聚落和商路修繕翻新,部分吸納入屯田和四海商幫。

以平城為核心,雁門北部各縣安排了一萬屯田,然後開始巡查。

童遠通過一段時間的考察發現平城是個大盆地,與南部東西向大川相連,有一條大河由西向東轉向東北,進入平城南部向東奔騰而去,這就是後世的桑乾河。

他去過此地,此時的尚乾河寬有數裡,後世那條隻有幾十米寬的桑乾河與此時相比隻能算小溪。

河水有幾百裡長幾乎是水平流動,兩岸低窪處形成的大小胡泊無數,四周蘆葦叢生,漁船星星點點。

外圍靠近蘆葦地方有整齊的農田,四周有溝渠,可澆水可排水,田裡種有一種一種象稗子草的作物,當地人叫稗子。

這裡的濕地水位高,含堿量大,其他作物不易生長,稗子適合,隻要把田裡灌滿水,地裡的堿隨水滲入地下,或隨水排走,稗子就可以正常生長了,其他作物灌水後就枯死了。

隻要地麵上出現了堿,就用水灌,直到收獲前保持地麵乾燥,以便收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