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國花費6600萬美元的巨額經費,從英國購買了8套搜水-2000ms雷達,計劃安裝在運8平台上,交給海軍航空兵使用,用於對水麵目標進行搜索,從而引導殲轟7發射反艦導彈進行攻擊。
最終總共生產了4架運8j海上警戒機。
這四架飛機也是在世紀之交的時候,我國僅有的空基遠程探測力量。
性能麼……隻能說差強人意。
但至少算是解決了有無問題,而且這種飛機還有一定的指揮能力,讓我軍提前對真正預警機的戰術安排和使用保障積累了不少經驗。
因為從英國購買的雷達目前還沒有到貨,所以常浩南麵前的這架運8y實際上還隻是一個等待改裝的平台機型,現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各種環境下進行試飛,以獲得足夠的飛行數據。
而此時,這架停在機庫裡的飛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損傷,經過改進的機頭雷達罩,以及前起落架都因為降落時的衝擊而變得幾乎不成樣子。
好在駕駛艙和機翼部分都保持得比較完整,因此機組成員隻是受了些傷,而且後續也還有進行修複的可能。
已經有不少182廠的工作人員在這裡對飛機進行檢查了。
見到杜義山和常浩南走進停機棚,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走了上來,用一口帶著些許湖南口音的普通話說道:
“杜院士,我們已經按照您的分析,對飛機降落過程中的飛行數據進行了還原和模擬,發現跟實際情況完全能對的上。”
“另外,剛剛從總裝車間裡臨時調了一架運8f,可以用來配合您進行試驗,安12測繪仿製的資料以及後續幾個改進型的設計圖也已經準備好了,我們182廠從我以下,不,從王總經理以下所有人都聽從您的調遣!”
本來,常浩南對於麵前的這個人並無什麼印象,但是聽到他的口音之後瞬間就反應了過來。
這位是日後一係列運8平台改進型號的總設計師,梁紹修。
由於原本負責運8原型到運8c的徐培麟總師去年已經退休,技術實力本就比較薄弱的182廠此時隻能由他來挑起大梁。
偏偏就在最青黃不接的時候,還遇到了這麼一次要命的事故。
“我這把年紀,跟你們徐總師都差不多了,分析問題還可以,但是其它方麵已經趕不上年輕人咯。”
杜義山擺擺手,然後向對方示意了一下身邊的常浩南:
“這是我的學生,常浩南,我想,這次改進的主要工作,應該是由他來完成。”
“這……”
梁紹修看著麵前比自己還要年輕的常浩南,一時間有些遲疑。
但很快他就想起來自己似乎見到過這個名字:
“哦……606所那邊今年申報的那個……”
殲8c目前還沒有設計定型,並且畢竟是涉密項目,也不會用特彆公開的形式進行宣傳,因此常浩南現在更具知名度的身份還是那個先進技術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身份。
這種頭銜擱在外麵幾乎沒有影響力,但在航空係統內部完全可以作為硬通貨。
“梁總師,您好,很高興能跟您和182廠的同誌們一起合作。”
經過八三工程的曆練之後,常浩南的【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已經逐漸習慣了應對類似的場麵,再不是前世那個連參加研討會都有些緊張的小角色了。
“您好,常浩南同誌,能有杜院士和您的幫助真是太好了,感謝你們。”
“現在我們麵臨的時間壓力非常緊,運8j是在運8c全氣密型的基礎上發展的,改進部分並不涉及飛機的翼麵部分,所以這次事故對於整個運8型號來說都是一個大麻煩。”
“我們馬上就要交付給郵政航空一批新型號的運8f,如果不能妥善解決機翼結冰隱患的話,可能會導致用戶拒絕接收,還有正在和波斯那邊洽談的出口訂單,同樣會受到影響。”
“嗯……關於時間方麵我沒辦法保證什麼,但肯定會拿出最快的效率。”常浩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