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試飛工作如果刺激起來,一般不會是什麼好事……
站在塔台的角度,常浩南可以看到,跑道側麵被畫上了一條條等距的橫線,應該是為了直觀看出飛機的起飛或著陸距離。
站在窗前的一排人幾乎不約而同地緊盯著1121號機的後輪。
在剛過第六條線的時候,飛機輕盈離地。
“好!”
何明一手拿著望遠鏡,另一隻手在空中揮了一下拳頭。
“這一條線是50米?”
常浩南大概有了猜測。
新機體的結構重量本來就低,再加上換掉了原來那個尺寸驚天動地的n001雷達,因此實際下線的殲11b空重相比老型號輕了足足800kg之多。
哪怕是雙發重型戰鬥機的體量,這也不是個可以忽略不計的數字。
因此,起飛距離相比於隻是換發的殲11ws驗證機必定會有一個提高。
“沒錯。”
何明點點頭。
而這個時候,離地的1121號機已經開始了近乎垂直的爬升。
當然,垂直爬升這個動作本身,哪怕是老蘇27sk也能完成。
但是。
這架飛機從接近水平到機頭垂直向上的過程,卻異常迅猛。
甚至讓常浩南有了點當時看殲10首飛的感覺。
要知道,後者是一架鴨式布局的飛機,先天具備抬頭力矩。
而常規結構的殲11要想實現抬頭,本質上是需要像蹺蹺板一樣,讓負升力把水平尾翼往下壓。
考慮到總升力的問題,這個效率一般都會設計的比較保守。
越大的飛機,這個情況就會越明顯。
這也是為什麼像f15、蘇27、f14這樣的重型戰鬥機,明明推重比更強,卻依然會讓人感覺有些笨重。
因為機動性和敏捷性,本來就是兩個層麵的性能。
而在用上了全新機體之後,敏捷性這個原本的最大短板,顯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補強。
就連座艙裡麵的付國祥,剛才都被那誇張的抬頭速度給驚了一下。
“有點意思……”
他注視著眼前的高度表,一直到上麵的數字顯示為02500,然後才改平了飛機。
大概20秒之後,負責伴飛的那架殲11as,也跟著爬升到了相同的位置。
“準備執行試飛科目。”
付國祥在無線電中報告道。
按照試飛計劃,最先進行的是十幾項常規項目,主要測試飛機的基本飛行能力。
不過,得益於殲11的超長航程,這個過程結束後並不需要馬上返航。
而是可以繼續進行其它科目。
當然,畢竟是結構大改之後的第一次飛行,不可能直接上特彆高的強度。
但其中有一項是付國祥很感興趣的。
……
半小時後,完成一輪循環飛行的付國祥重新架機回到北陵機場上空。
他把飛機完全改平,然後稍稍推動節流閥,把速度逐漸積累到950km/h的高亞音速狀態。
在最老型號的蘇27sk上麵,由於結構強度問題,整個跨音速段的飛行性能都會被飛控限製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而殲11am通過修改飛控,把產生限製的速度段精確到了兩個50km的範圍內。
不過因為硬件沒什麼變化,所以總歸還是有缺陷。
但殲11b/蘇27sm使用的二階段升級機體,則計劃從硬件上徹底消除這個隱患。
確認速度達到測試標準之後,付國祥向右猛地一個帶杆——
熟悉的天旋地轉感傳來。
飛機開始進行滾轉。
作為試飛員,付國祥即便在這種環境下仍然可以保持絕對清醒。
“7.6秒。”
連續三圈滾轉結束後,付國祥看向計時器。
7.6秒,三圈,1080°。
差不多140°/s的滾轉率。
很明顯。
升級,有效!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