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項南所在的那個時代,橋梁建設技術已經相當發達,無數天塹都化為通途。彆說一座長江大橋,就連珠港澳大橋都建起來了。
所以項南的理論基礎最紮實,設計理念也最前衛,再加上他超高的智商,以及這些大拿們的努力,設計方案半年就出爐了。
……
而在這一年間,董兆恩一案也已初步審清。
原來是當地的富商蔡炳文,有意要買董兆恩家的百畝良田種桑養蠶。
當時外貿生意紅火,中土的絲綢在歐洲、中亞、中東、東南亞,乃至北非等地都大受歡迎,因此絲綢價格一直很高,利潤也非常不錯。
但董兆恩卻不肯出售,因此蔡炳文懷恨在心。
而李小富突然去世,仵作孫千驗屍之時,沒有事先用皂角清洗銀針,便插入李小富的體內,結果銀針變黑,因此誤認為是中毒而死。
蔡炳文收到消息,便攀誣是董兆恩與常氏通奸,合謀毒殺親夫。杜大誌結案心切,又收了蔡炳文五百兩銀子,因此便對常氏刑訊逼供,毒打成招。
常氏熬刑不過,隻好被迫承認,自己與董兆恩通奸,為了做長久夫妻才毒殺親夫。隨後杜大誌將董兆恩緝拿歸案,同樣屈打成招。
但董家人不服,一直在往上告。而由於沈玨與杜大誌是同科,所以有意包庇,並未詳查,單憑口供便認定董兆恩、常氏是殺人凶手。
董家人還不服,又告到知府賀明悅那兒。賀明悅與沈玨、杜大誌是同門,同樣選擇了徇私包庇。
之後的道台陳思澄、臬台趙德築對此案則是不聞不問,一味推諉。
而藩台季珈、巡撫桂懷誠、刑部侍郎米達恭、尚書勒爾謹等則要麼忌憚戶部尚書於敏中,要麼是麻木不仁,毫不在意……
結果這樁本來並不難審的案子,就因為這些官員互相包庇,屍位素餐,使得受冤蒙難者求告無門,如果不是項南過問此案,特地派劉墉下去詳查,恐怕常氏、董兆恩兩顆人頭就不保了。
項南看過檔案都很是氣憤。
下令將昏庸無能、貪贓枉法的縣令杜大誌斬首示眾;為求私利,誣陷他人的富商蔡炳文抄家;徇私舞弊的沈玨、賀明悅流放東南亞;
屍位素餐,麻木不仁的陳思澄、趙德築革職,被派去修鐵路;季珈、桂懷誠二人革職,各領三十大板,行刑之時由全府以下官員集體觀看,看他們還敢在其位,不謀其政。
至於刑部侍郎米達恭、尚書勒爾謹等一乾官員昏庸無能,徇私舞弊,置王法於不顧,更是深負朕望,摘去頂戴花翎。於刑部衙門前立兩個囚籠,讓兩人站在裡麵,至死也不得出,以為百官警示。
而於敏中雖不知情,但也罰俸一年,免去戶部尚書、軍機大臣之職,改任光祿寺大夫。
另外,全國各地展開司法行動,對積案、舊案、冤案進行複查,對百姓們最深惡痛絕的地痞流氓、土匪強盜、惡霸地主、邪教幫會等進行最嚴厲的打擊。
由於董兆恩案先例在前,其他官員都深受震撼,因此就算是裝模作樣,都得先折騰一回。因此不少地痞流氓、土匪強盜、惡霸地主、邪教幫會被清掃,讓老百姓的日子也過得好了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