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曹操:一切都是諸葛毒計,氣死(1 / 2)

第101章 曹操:一切都是諸葛毒計,氣死我了

諸葛明扶正紙張,正要動筆之時,忽聽府外,一人朗聲而笑,一麵走了進來。

“兄長,果然是秒策啊!”

“如今曹操進退兩難,恐怕如坐針氈,寢食難安了!”

一人羽扇綸巾,體態修長而優美,正是臥龍諸葛孔明!

“孔明來的正好,我有一事,可托付於你了!”

諸葛明看到孔明進來,麵帶微笑,將手裡的毛筆放到筆架上,身子一側,讓開了位置。

“不知兄長有何事要小弟代筆?願效犬馬之勞。”

諸葛亮看了看身邊戰力的馬良,不解的問道。若要代筆寫書,自有馬良在側,為何兄長偏偏要啟用自己?

“我料想曹操此刻,雖然焦慮憂傷,卻不夠憤怒,人若不憤怒,則頭腦清醒,不易犯錯。故此我正欲給他作書,幫他平添幾分火氣。季常仁厚,恐怕不能勝任,隻好由你來代筆了!”

諸葛明看了看馬良,又瞅著諸葛亮,哈哈大笑著說道。

“兄長,你這樣說,反倒說的我像小人一樣了……”

諸葛亮輕輕一笑,已經明白了諸葛明的用意,挽起袖子,將手裡的羽扇放在桌上,提筆在手,不假思索,筆走龍蛇,一蹴而就。

馬良深處兩大智者麵前,如墜雲裡霧裡一般,迷迷糊糊,不知二人所說,究竟是何事。

“季常,伱念給軍師聽聽,可有不妥之處?”

不過須臾之間,諸葛亮放下手中毛筆,輕輕吹了兩口,待紙上墨汁略乾,雙手輕輕拿起,遞給馬良。

馬良正迷惑不解,急忙伸手接過,認真念道:

“曹丞相足下台鑒:昔日聞丞相蓋世無雙,天下絕倫。諸葛隱居幽穀,深有不信之意。我嘗以為,殺呂布,滅袁術,荀彧之功也!伐袁紹,定遼東,郭奉孝為之。”

“所以荀彧重疾不能隨軍,郭嘉身死北疆,令人唏噓。”

“但今日看來,方知丞相非但屬下謀士如雲,丞相本人,也是天地大才,不可小覷。今丞相雄踞中原,一己之力,要滅我荊州,鯨吞江東。如此氣勢,我已戰戰兢兢,自覺朝不保夕。”

“但丞相猶然不以為意,反而想要一蹴而就,平吞天下。是故殺馬騰,引馬超前來,誘而殺之,則西涼之地,也屬丞相矣。”

“我嘗聞,天下兵馬,若論戰力之強,無過於西涼鐵騎,南疆蠻兵。但丞相睿智天下,一場興兵,將兩處兵馬儘皆吸引過來。丞相之雄武,之魄力,令我諸葛,甚為佩服!”

“我家主公劉皇叔,曾與馬騰交厚。特命我作書,上複曹丞相,若俘虜馬超,懇求看來丞相與我主公昔日煮酒交談的麵子,饒他不死,留下馬氏一脈香火。”

“再拜感謝!——南陽諸葛庸。”

馬良讀罷,驚異不已,再看諸葛明,微微點頭,皆是滿意之色。

“軍師,諸葛先生。你們這封書,到底是何意?難道馬騰之死,真的不是軍師所為,而是曹操為了誘惑馬超前來,故意將他處死?這曹操,下的一局大棋啊!一口氣,想要將江東、荊襄、西涼全部吞下!”

馬良說話之間,又覺似乎不妥:“然而曹操雖然兵強馬壯,這麼多的樹敵,他真的一口吞得下嗎?未免太飄,沒有自知之明了吧……”

“季常果然是仁厚正直之人!”

“哈哈!”

諸葛明與諸葛亮對視而立,撫掌大笑。

“即刻差人,將這封書信送到曹操的麵前!”

諸葛明收起笑容,正色說道。

“喏!”

馬良將紙張折疊,以火漆封裝之後,派人送出。

“兄長,這一封書下去,我料曹操必要攻打樊城,恐怕子龍那邊,又要經曆更嚴酷的考驗了……”

諸葛亮待馬良離去之後,略有憂心的說道。

“樊城糧草軍器,每一日都消耗甚大,而我補給又不能隨時送到。與其如此消耗,不如來一場對決。”

“子龍名揚華夏,盛名千秋的時候到了!”

諸葛明轉身,來到府外,盯著樊城的方向,淡淡的說道。

諸葛亮微微點頭:“如今曹操幾次攻城,無功而返,氣勢已經折損的差不多了。再加身後有馬超之事掣肘,進退維穀。雖然傾力而為,恐怕攻勢戰力,反而不如初來之時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曹操此戰,必會大敗虧輸!”

……

樊城外,曹營中軍大帳內。

“諸葛庸……”

“諸葛聞德,辱我太甚!!”

曹操怒聲而起,將那封書信揮在空中,掣劍在手,一劍劈為兩段。

咣!

稀裡嘩啦!

怒氣未消,曹操彎腰將麵前的桌案掀翻在地。書劄、信箋、筆墨、茶具,散落一地。

荀攸不知所以,急忙俯身,在地上撿起被扯碎的書信,看過之後,麵色也為之一變。其他四大謀士,相繼傳閱,個個麵有驚懼之色。

“諸葛匹夫,你以為我曹操真懼了你們?”

“縱然你們四方攻我,我曹孟德何懼之有!明日我就傳令,分兵而行,討伐西涼,戰荊州,吞江東!!”

“我要讓你知道,這天下到底是誰來主宰!”

曹操臉色鐵青,握著寶劍的手微微顫抖著,劍尖在地上輕輕摩擦,發出沙沙的輕微之聲。

“丞相,諸葛此信,擺明了就是激怒於你,何必在意?若真如此,則中了諸葛匹夫的奸計了!”

荀攸待丞相情緒略定,這才開口緩緩的說道。

“這諸葛村夫,也著實可惡!馬騰之死,明明是他所為,卻偏偏揣著明白裝糊塗,反而來頌揚我主公!”

鐘繇氣的麵色暗沉,兩撇胡子一翹一翹,肺子都要炸裂了。

“不過諸葛所言,也有幾分道理……”

程昱眉頭緊皺,憂心如焚:“西涼之兵,南蠻之師,都是悍勇無匹,且我中原軍馬,缺乏對他們的作戰經驗,如今兩麵樹敵,於我不利啊!”

曹操沉默許久,額頭的青筋再次暴起:“一不做二不休。馬騰死與不死,他西涼我早晚圖之。若不是忌憚那鼠子馬超,我在京之時,就早把馬騰宰了!”

“我坐擁六十萬大軍,不能讓諸葛村夫看我的笑話!明日我便親自領兵,攻打樊城。另外撥出四十萬兵馬,以張遼統帥,往救許昌!”

曹操憤然而起,將手裡的寶劍往地上一摔,怒聲說道。

“丞相,不可!”

五大謀士,異口同聲的說道。

“二十萬兵馬,絕非劉備敵手!”

“荊州兵馬,已有二十餘萬,南蠻王孟獲的軍馬,至今下落不明。江東也有二十餘萬兵馬。若丞相分兵回救,隻恐臣等與丞相,早晚必為劉備所俘虜……”

五大謀士,一齊跪在曹操麵前,泣聲說道。

“若不救許昌,許昌必會淪陷於馬超之手。你我家眷妻子,聖上天子,都會蒙塵。但若救許昌,劉備脫此大難,必然養成氣力,以後再要征討,恐怕就難了……”

曹操眉頭緊皺,緩緩的走下台階,彎腰扶起被他掀翻的桌案。

五大謀士覺察丞相的怒氣消減,語氣緩和了許多,心裡也稍微鬆了口氣,急忙爭著上前,幫著曹操將那掀翻的桌案和一應的紙筆文具等擺放停當。

“丞相,非止如此,若我等撤退,劉備乘勝追擊,恐怕咱們損失慘重,就算撤回許昌,也再無迎敵馬超的實力了……”

賈詡老謀深算,躊躇良久,沉聲說道。

“那你們有何秒策,既能在前線建功,又可以保住許昌?”

曹操睜眼看著五大謀士,瞪著眼問道。

一陣沉默。

五大謀士,束手無策,各自凝眉低頭,猶如睡著了一般,一動也不敢動,唯恐有絲毫的動靜,便惹來丞相的一頓苛責盤問。

“退下吧,你們都退下吧!”

曹操煩躁的擺了擺手。

“喏!”

五大謀士如逢大赦,長長的鬆了口氣,轉身各自擦了一把額角的冷汗,依次而行,退了出去。

“奉孝……”

“孤若有你在此,斷不至於如此窘迫!”

“諸葛匹夫說的沒錯,孤雖然謀士眾多,皆是酒囊飯袋之徒,隻有奉孝和文若,可堪大用!可惜奉孝英年早逝……”

五大謀士走出大帳,猶然聽到身後的丞相,喃喃低聲念叨著,似乎是在自言自語,又似乎是在故意的說給他們聽。

眾人更加慚愧,一個個麵紅耳赤,各自回帳。

……

夜已濃。

遙更點點,帳影婆娑。

一輪明月,皎潔如霜雪,斜掛天際,月光透過帳篷的一角,照在曹操的臉上。

蒼老,猶豫,惶恐,踟躇……

帳外,一個粗壯的身影,此刻正往來輕輕邁著步子,雖然已經儘量的輕微,但是在這深夜之中,依然發出濃濃的噪音。

而躺在床榻上的曹操,此刻翻來覆去,無法入眠。

局勢複雜,稍有不慎,便要天地傾覆,灰飛煙滅。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腦海之中,又回蕩起諸葛庸給他的來信。

“我嘗以為,殺呂布,滅袁術,荀彧之功也!伐袁紹,定遼東,郭奉孝為之。”

曹操眉頭緊皺:“難道我離開奉孝文若,真的便寸步難行?”

“諸葛寫信,擺明了是激將之法,想要我莽撞前行,中他奸計。”

曹操忽然坐起,麵露微笑:“你料如此激我,我便不會問計於荀彧?我偏不受你蠱惑!”

曹操麵露得意之色,急忙披衣而起,仗著桌上微弱的燈光,奮筆疾書,寫好一封書信,裝入信封。

“仲康何在?”

“喏!”

大帳外往來巡邏的那個粗壯身影,聞聲揭帳,走了進來,拜伏在曹操麵前。

“你速遣得力虎賁騎士,星夜送這封書信往許昌,問計荀彧。”

曹操將書信遞與許褚,又囑咐說道:“騎士可立等回書,再折返回來。告訴荀彧,此事十萬火急,不可遷延!朝廷興亡,大漢氣數,皆在此一舉!”

“慎重!慎重!”

曹操握著許褚的手,微微顫抖著說道。

“喏!”

“丞相放心,此事俺必定辦好了!”

許褚雙手接過書信,起身立賬。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一騎虎賁精騎,衝出大營,揚塵而去。

……

於此同時,襄陽軍師府的院中。

諸葛明和諸葛亮,正淺杯小酌,幾道精致典雅的小菜,擺放在一張方桌之上。

二人席地而坐,擎杯在手,借著皓月當空,暢敘幽情,議論天下之事。

“兄長,曹操得了兄長的那封書信,恐怕如此良宵,也要失眠了!”

諸葛亮哈哈大笑,和諸葛明對飲了一杯,伸手抓起一把蠶豆,一顆顆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著。

“馬季常以為我發此信,不過是為了激怒曹操,令他慌亂少智,從而犯錯。你可也這麼認為麼?”

諸葛明一飲而儘,將手裡的酒杯放在桌上,微笑著看著諸葛亮,似乎是有意考教於他。

“當然不是!”

諸葛亮起身弓腰,替諸葛明滿了一杯酒,然後放下酒壺,坐回原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