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諸葛聞德非毒士!(2 / 2)

原來軍師的心裡,一直掛懷百姓,垂念眾生。

樊城一戰,所以不會並立火拚,也是希望能儘少的縮減傷亡。

這一戰,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許昌,皇宮裡。

此刻的獻帝劉協,每日隻顧著釣魚嬉鬨,天天與伏皇後以及宮內的宮娥們打在一起,一副參透生死,躺平享樂的樣子。

但私下之中,卻是度日如年,如坐針氈!

大漢國祚,生死攸關,若能趁此機會,擺脫曹操的控製,然後號令天下有識之士,齊聚勤王,則大漢可興,漢室可隆了!

又是一天清晨。

劉協用過早飯,與伏皇後安坐在內宮,按照事先的約定,今天該是國丈伏完入宮的時候了。

宮廷封閉,內外不通,全賴伏完每逢一、六,以拜望女兒伏皇後為名,入宮覲見,通透消息。

今天正好是十一日。

果然,不多時,伏完手裡提著一隻食盒,匆匆而來,在步入內宮的那一刻,臉上終於壓抑不住露出了一絲喜色。

“國丈,外麵現在如何了?”

劉協緊張的站了起來,急促的邁了幾步,迎上去伸手扶住伏完的手臂,另一側的伏皇後急忙接過父親手裡的食盒。

食盒裡並無其他,不過是母親伏夫人做的幾樣精致小菜。伏完為了避免尷尬,也是轉門為了應付宮門守衛的盤查,每次入宮,都要帶著入來。隻要提著食盒,守衛們便粗略檢查之後放行,但如果是空手如宮,則要周身上下,腿襠胳肢窩裡都要搜羅個遍。

“陛下,事情不壞,如此發展下去,指日可待了!”

伏完並未忘了君臣的理解,急忙掙脫了劉協的手,反而扶著女婿安坐在繡榻上,然後恭敬的行了君臣之禮,方才說道。

“具體詳細如何,你快說與我聽聽!”

劉協臉上也壓抑不住激動和興奮,迫不及待的說道。他遭受了太多曹操的蔑視和欺壓,每一天都是掩口殘喘,為了能擺脫曹操的束縛,哪怕與曹操同歸於儘,他也在所不惜!

“父親,陛下!我先出去。你們在這裡談。”

伏皇後盈盈而起,提著食盒,假裝往廚房的方向而去,實則轉了個彎折返而回,悄悄的隱藏在庭柱之後,替父親和劉協把風。

曹操的眼線遍布京師的每一個角落,宮內更是安置眾多,就算是日夜陪伴的宮女侍從,也不能相信,更不能放入。

“前幾日裡,荀彧散播謠言,曹操已經撤軍回宛城,抵住西涼往許昌的要害之地。想要把馬超嚇住,令他回軍。”

伏完與劉協對麵而坐,低聲說道。

劉協顏色更變:“荀令君智謀過人,這也是曹操令他守衛許昌的原因。若論智謀,馬超遠非他的敵手!”

伏完微微一笑,反而不如劉協那般緊張:“正因為馬超頭腦簡單,再加上年輕氣盛,所以並沒有那麼多顧慮。他本來想要襲取許昌,斷曹賊的後路。如今聽到曹賊回軍,駐守在許昌之外,反而更堅定了一戰擊敗曹操的決心,穩紮穩打,迤邐而來。三日之前,已經過了西安,恐怕不日便會兵臨城下了!”

劉協憂心如焚,搖了搖頭,皺眉說道:“馬孟起雖有呂布之勇,可他的身邊並無陳宮輔佐。如今輕兵而來,恐怕若真的與曹賊兩陣對圓,西涼軍馬不是曹賊的對手……”

伏完低聲笑著,擺了擺手:“如今曹操在樊城與趙雲鏖戰數日,沒有絲毫的進展,恐怕已是進退不能。馬超此來,所麵對的不是曹賊的幾十萬鐵騎,而是荀彧在許昌的數千遊勇而已。且許昌內無大將,怎麼能堅守的住!”

“而且除此之外,另有佳訊!”

劉協眼睛一亮,閃過一絲意外,驚奇的問道:“國丈的意思是……?”

“益州劉璋,似乎也有動靜,雖然未知真假,但多少恐怕也會攪擾許昌。”

劉協輕輕歎了口氣,下意識的往宮門處看了一眼,眉頭凝結:“我這個益州皇叔劉璋,生性懦弱,隻求自保,又無野心,恐怕不會動兵……”

兩人正說話之間,忽然伏皇後倉惶推門而入,喘息著來到劉協麵前,急聲說道:“丞相府的巡城校尉,入宮裡來了。請父親和陛下儘快結束,免生禍亂。”

劉協麵色陡然一遍,無奈的歎了口氣:“巡城的校尉,都可以在我宮中隨意行走了!這是什麼世道啊!曹賊欺我太甚!我恨不能同此賊同歸於儘,共赴黃泉!”

伏完急忙勸說:“陛下寬心,早晚馬超攻入許昌,劉玄德在荊州也有大捷,那個時候曹賊首尾難顧,四麵楚歌,便是陛下報仇之時!”

劉協麵色稍稍好轉,歎息說道:“但願如國丈所說。國丈在外也多多運作,此刻許昌越亂,越可以離間曹賊,有利於馬超和劉玄德用兵。”

伏完頓首領命,再次告彆:“陛下好生等候,莫要焦心,一切都在老臣身上。我已在許昌內多多散布流言,如今許昌,已經如一鍋翻滾的爛粥了。”

又轉頭囑咐伏皇後:“好好照顧陛下,不可大意。我一家世受皇恩,生是大漢的人,死是大漢的鬼。”

伏皇後連連應諾。

伏完囑咐已畢,急忙起身轉入後堂,尋小路出宮去了。

……

荀令君的府邸上。

雖然不過是十幾天的功夫,荀彧比之當初,已經瘦了一大圈。

荀彧本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容貌甚偉,冠絕一時,世人皆以“荀令留香”形容他。

但此時的荀彧,形容憔悴,麵貌枯瘦,身形佝僂,雖然不過是四十多歲的年齡,但長期的高負荷高強度的工作,還是令他未老先衰,頭發已經花白如雪。

夜已深,初春的夜,依舊微涼。

附在桌案上勞作不息的荀彧,此刻卻額角不住的有汗滴淌下,荀彧猶如烈日下的老農一般,在脖子上搭著一條毛巾,每過一會,便挽起毛巾擦拭一把汗珠。

通宵達旦的工作,已經令他虛弱不堪。

“稟荀令君,世子曹丕到了!”

府中內侍來到門外,輕輕叩打門環,低聲說道。

“讓他進來!”

荀彧又抄起毛巾,擦了一把額角的汗,隨即把毛巾解下,搭在後椅的靠背上。

“晚輩拜見荀令君!”

不多時,曹丕全身貫甲,腰間挎著寶劍,推門而入。

他負責許昌城防的護衛工作,日夜騎馬巡城,這也是剛從外城回來,所以未及回府更換衣服,直接來荀令君的府上複命。

“世子,今日許昌城內情勢如何?”

荀彧緩緩抬起頭,目光落在戎裝貫甲的曹丕身上。聲音中帶著幾許疲憊和倦怠。

“城內瘋傳,馬超的西涼騎兵日夜兼程,不過三日便能抵達許昌。益州劉璋也派出張任和嚴顏,率川兵三十萬,徑奔許昌而來。”

曹丕的麵色煞白,他雖然也極具謀略,工於心計,但以許昌之微弱兵力,想要分兵抵抗馬超和益州的聯軍攻擊,無異於癡人說夢,斷無成功的可能。

“城內的士族人家,已經在秘密的轉移,想要逃亡冀州躲避鋒芒,連日來禁止不住……”

曹丕摘下頭盔,托在掌心,無奈的說道。

荀彧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馬超好勇善戰,部下青年將領也各自好鬥,我數日之前散布的丞相回軍的消息,絲毫沒有起到作用。馬超已經下了與丞相決戰的決心。”

“至於益州劉璋嘛。我不信他有那份魄力,敢出兵攻打我許昌。益州雖然富庶,但劉璋暗弱,多年來經營不力,兵士散亂。雖有名將,但北麵張魯虎視眈眈,他不會為了響應馬超,拋開自己的安危不顧的!”

曹丕煩躁的撓了撓頭皮:“荀令君所言十分有道理,可城內的百姓們卻沒有這份智謀,他們聽到益州兵馬的消息,便信以為真,原本便惶恐不安了,這時候更加六神無主。如今整個許昌,混亂不堪!若馬超的兵馬真的殺到,恐怕許昌連三天都守不住啊!”

荀彧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百姓愚鈍,以訛傳訛,更加離譜。益州兵馬,恐怕左右不過一兩千人而已,虛張聲勢罷了!”

“伱總領京師兵馬,務必做好秩序的維持,百姓可亂,但你我不能亂。丞相的大業,不能毀在你我二人的手裡。逃逸出城者,一旦發現務必嚴懲。做到殺一儆百,小懲大誡。萬一養成風氣,爭相出城逃命,則許昌瞬間化為一座空城,就更難把守了……”

荀彧手下要兵無兵,要將無將,此刻也是筋疲力儘,獨木難支。

曹丕點了點頭,看著荀彧疲憊的樣子,關切的說道:“朝廷大事,皆賴荀令君一人。還望善保身體,為朝廷效力,為丞相分憂。”

荀彧愁眉不展,點了點頭,又揮了揮手:“時間不早,你下去安歇了吧。”

曹丕應諾,拜辭荀彧,回府不提。,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