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莊”的灰白色石匾被雨水衝刷流淌, 個鐫字的筆畫下端拖出一道一道長痕,給這座還算新的彆業增加了一點點歲月的味道。
看到它, 行人就都放下了心, 可以安全地休息了。
項樂穿了一身乾淨新衣,看到祝纓便不由自由地露出一個安心的微笑:“大人。”
祝纓道:“辛苦。”
項樂謙虛地說:“是小人份內之事。”
在他的身後是幾個祝纓熟悉的身影,其中一個便是之前做了木匾的黃裡正, 他們都是最早一批搬到彆業來居住的人。在他們的邊上, 有一個絡腮胡子的男子有點麵生,看身形正在壯年。幾個人的衣服各式的都有,混雜幾個族屬, 一片藍黑花彩。
祝纓目光掃過, 項樂順著看過去, 解釋道:“大人, 他是舊年到彆業來的。藝甘洞主搬走, 他不是錦族的人, 就留下了。”
祝纓點點頭:“好。回家再細說, 讓大家夥兒先安頓下來。”
“是。”
祝纓從南門入, 沿街留意觀察。彆業的建築又多了一些,與之相應的人口也多了不少。新居能看得出規劃, 沒有亂搭亂建。路上她也見著不少熟麵孔,有些是彆業“舊人”, 有些是她在舊索寧寨中見過的。
凡認得出的, 她都與這些人點個頭、問個好, 遇到印象深一點的,多問一句:“你不是某寨的某某麼?你到彆業這裡來,你阿媽跟來了嗎?”
被她認出的人也樂嗬嗬地回答:“她不想離開家,說現在家裡也有田了, 在家也過的。我就自己來的。”
祝纓道:“家裡安穩就好。”
說話一耽擱,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祝纓抱一抱拳,向左右兩邊示意一下,加快了步伐。
商人們尋找自己住慣了的客棧、商鋪,祝家人、縣令們則入住了彆府,彆莊的居民們也圍觀的圍觀、招徠生意的招徠生意,一切都還照舊。
進了彆府,各人住所相對固定,都忙著安放行李之類,祝纓對項樂道:“讓他們忙吧,咱們聊聊。”
祝大、張仙姑回了房,有彆莊隨從為他們將鋪蓋放好,兩人往床上一躺就不想動了。一口長氣吐出腹中積累的灼熱、吸入滿腔清涼。
張仙姑道:“怪不得以往聽說貴人們喜歡‘避暑’,是得避一避。”
祝大道:“囉嗦,這話你去年就說過了。”
“我就說!”
花姐張羅起了彆府內外的事務,抽空安排祝青君:“你同她們看一下咱們捎帶來的藥箱,明天咱們開始義診。”
“是。”
祝青君蹦兩跳就出了屋子,去叫她的同學們了。一群小女孩子,年紀比她略大兩歲,個頭也高一些。一個名字叫紅錦的小姑娘問:“老師讓清點的嗎?”
祝青君點頭道:“是。”
“那動手吧。”
大家將攜帶來的藥箱之類都集中起來,又清點剩下的藥材。再盤出來在中途寨子裡給病人看病時忘了收回來的幾件用器。紅錦道:“怎麼辦?回程要走塔朗線了。”
她的妹妹說:“怕什麼?派人去拿就是了。”
祝青君道:“要不先記下來,都還有備用的,先不耽誤現在用。這裡有做買賣的,看誰來回跑,捎回來。”
這個主意不錯,紅錦道:“那就這樣,開始吧。”
小姑娘們都累得夠嗆,收拾完了也不想動彈了。
精神最好的就數祝纓了,她讓家人、客人都去收拾安歇,自己與項樂等人開起了小會。
————————
祝纓有半年沒過來了,第一件事就是將人員再熟悉一遍。除了項樂、黃裡正,眼前又多了六個幫手,有生有熟。
項樂一一為祝纓介紹,黃裡正現在不是裡正了,他做了一個“管事”,這裡的大家都是管事。黃裡正識點字,也管記錄、幫忙分發“糧餉”,以及帶人協助建房之類。其餘幾個,也有管帶隊出城狩獵兼看護田地的,也有看守城池兼捕盜的。
他們中大部分是山裡各族的男丁,隻有兩個識字的“山外人”。除了黃裡正,其他六個人裡有五個姓祝的,另一個與黃裡正的情況差不多,也是先前進山的,姓袁,他也是另一個識字的人,字還是項樂後教的。
項樂道:“倉房在府內,由小人暫管。”
祝纓留意到,說到倉房、糧餉的時候,守城的那個管事就撇一撇嘴。她含笑說:“糧餉麼……”果然看到那人嘴又撇了一下。守城這管事她認識,是舊索寧家的一個獵戶,本領不錯。
祝纓續道:“當然是要給的,輪班休息安排了嗎?”
“是。”
祝纓將各人都問候到了,最後又說一遍辛苦:“明天就要開市了,大家辛苦一些,將各人手上的事辦好,晚上我請大家吃飯。”她換了幾種語言說完,眾人一聲答應。
祝纓道:“項樂,你留一下。”
項樂在“自信”與“不知道我哪裡做得還欠缺”之間反複搖擺,又盼著祝纓說他都做得很好,又盼著祝纓指出他的不足。祝纓不是隻挑剔,對親近的人,指出不足之後她通常會給一個建議,這個建議常令人茅塞頓開。
他等著向祝纓彙報。
祝纓開口卻是問他:“住得還習慣嗎?”
“挺好,夏天更涼快。”
“冬天怕也更冷吧?”
“以前在家裡四處跑,冬冷夏熱,彆業好,不用風餐露宿。”項樂笑出兩排白牙。
祝纓也笑了,點一點頭。
項樂斂容,向祝纓彙彆業的情況:“自從解救了舊索寧家的奴隸,彆業的人口又添了百八十七戶。其中丁男若乾、丁女若乾。又有新生兒若乾,半年來老病死去二十一人。收租穀若乾、麥若乾、布若乾。添羊若乾、馬若乾、牛若乾,都安排了放牧。啊!藝甘洞主更往西北方的山裡遷徒,為防有詐,他空出來的地方小人先不敢占,隻讓牧人白天去放牧。
又新建了房舍若乾間、去歲今年開荒若乾畝,彆業又自建商鋪若乾、開設木匠坊等。又有鐵匠到彆業來定居,他的手藝稱不上好,修補農具勉強可用。
這是彆業之內,彆業之外各寨,去年末也繳了稅賦。您共有大小寨子若乾,人口數目各寨計數粗糙,隻有一個約數,各寨田地若乾,取其稅賦共計若乾。”
項樂越報底氣越足,最後脫口而出:“並吞之利太豐厚了!”
說著,將賬本遞給了祝纓。祝纓翻了一翻,剛才項樂報的是各大項的總數,上麵記的是密密麻麻的細目。再詳細一些的一個本子記不完,另有一個屋子單放人口、土地的詳細資料。
此時的她,每年能夠有的收益差不多有當年剛到的時候福祿縣收益的六成了。
確如項樂所言,並吞之利太豐厚了。如果沒有這一出,僅憑一個彆業慢慢發展,光人口就得攢到猴年馬月去了。
祝纓將賬本一合,問道:“抽丁服役,都是怎麼抽、怎麼乾的?”
項樂道:“照朝廷的抽丁法,以半丁、成丁為限,老弱婦孺不抽取。照您的吩咐,先修小驛,以小驛為點,連起彆業到各寨的道路。其次是水利。然後是各寨的圍牆、守護之類。彆業之內,常有百人,以作守門、巡邏、捕盜之用。”
“已經有盜匪了。”
“是。哪兒都有的,隻好勤抓些。都不是大奸大惡,尚未有人命官司。”
祝纓道:“識字的人還是不多,這可不太好,不識字,許多事就乾不了,管事也隻有兩個半瞎。”
項樂道:“彆業的小學堂已經建好了,就是缺先生。老封翁來的時候,會到小廟裡去坐一坐,給孩子們講一講識字課本。管事也缺人,現在也隻好先這麼用。”
祝纓點點頭:“我知道了。識字課本我又帶了一些過來,讓人都學起來,從各個寨子裡抽人,每個寨子出幾個年輕人過來。不要學太多的學問,學些簡單的官話、文字、算術。不然呐,他們連賬目都算不清。你抽稅、抽丁、修路都乾不好。至於先生,我來想辦法。”
“是。”
“我還是住半個月,這件事情我親自來盯。傳訊的事也要再緊一緊,方便上情下達。”
“是。”
“要開始準備些磚石土木,我要用。”
“是。不知是要做什麼工程?小人好準備抽丁。”
祝纓道:“不必太多,建工坊用。彆業的工坊門類太少了,就算彆業可以靠山外的商人互通有無。下麵的寨子呢?自家還是得有,哪怕不那麼好,也不能缺了。應急要用。”
項樂道:“隻怕一時尋不到那麼多的工匠。畢竟是山裡,山外的工匠不願意進山。高價招募或能招募一二,想靠招募湊齊所需,恐怕不行。”
“嗯,選老實肯乾的,半個月後我帶回下山去,不是有官坊麼?放去當學徒,學個兩年,學回來了讓他自己主持一個工坊帶徒弟,這就起來了。”
項樂心道,這也是當初做糖坊的路子。答應道:“是。”
“侯五我帶來了,他說,同你商量了一下這裡的守衛?”
項樂臉上一紅:“是,侯五叔是行家。我在他麵前不過是腳貓。”
“你們各有各的長處,他本來就是行伍出身,因為受了傷才到我這裡來的,不然你可見不著他。他是見過血的人。”
項樂輕吸一口氣,道:“以前還以為他是講故事。”
“接著說正事。”
祝纓說一件事,項樂答應一件事。說了幾件之後,項樂就從腰間袋子裡也摸出紙筆來記了。
這些事有一個大的框架可以對照——山下的治理,一個規劃得順手,一個理解得也很順利。
最後,祝纓道:“還有一件事,想不想家啊?”
“男兒誌在四方。”
“可有人想你。”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