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道“此言差矣。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胡人如果能打到江東說明舉朝廷之力亦已抵擋不住,到時各位再出錢出力抵抗還來得及嗎?扛得住嗎?當今形勢,我們已經是同在一條船上了,須得同舟共濟早做準備以策萬全才是。”
賀循道“茂弘公有何章程,但請直言。”
王導道“殿下施政舉措,望各位引領江東士族全力配合及支持,這樣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打造鐵桶江東,恢複江東群龍有首的狀態。考慮到還有朝廷和東海王等不確定因素,暫時不強求各位下重注押全寶。即便還做不到全力配合支持,也請務必做到完全不阻礙及給予應有的支持。”
五人沉吟交頭接耳後都道“可行”。
閔鴻問道“為子孫作稻粱謀,茂弘公講解得精彩入理。那敢問士族前程怎講?”
王導看著賀循道“那就需賀先生領銜各位及江東才俊加入殿下麾下效力。然後我這有一份官職空缺名單,各位可以商量分彆推薦哪家的哪位俊彥擔任。”
賀循道“我家曆代入朝為官,我曾祖在建安元年被舉孝廉在孫策麾下任職,為東吳效力終老,世代功勳,到我父親時官至中書令,兢兢業業,最後卻落得個慘死於暴君之手的下場。至今思來仍悲痛不已,伴君如伴虎,老夫以及族人實在不想再去伴君,再讓自己和後人經曆那種悲痛。”
賀循說完,那幾個賀家老鬼頻頻點頭,其中一個撫須而笑,猜想他應該就是賀循的曾祖賀齊。
王導道“我琅琊王氏源自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大將軍王翦,我家老祖功勞不比各位祖上更高?我家曆朝曆代有多人為官,也有被枉殺冤死之人,試問哪個綿延百年千年的家族沒有呢?不伴君就真安全了?你若伴君,老虎隻有君主一人,你若是個不能伴君的平民,你和你的子孫走出門會遇到很多各種各樣的老虎,你就算閉門家中坐,一個縣令也能化身老虎闖進來讓你們破家滅門。就算為子孫後人計,也需投到殿下麾下為官啊。你們不帶頭,想謀份前程的年輕人怕被人詬病,錯失機會,你們一帶頭,何愁江東子弟才俊不人人爭一份前程。你們須為他們創造機會。”
聽完王導的遊說之辭,賀循還在沉默思考,其餘人等已暗自點頭認同。
我趁機給賀齊遞了個心聲道“這麼巧,建安元年也是你的人生大年份啊。”
賀齊一驚呼道“誰?你是誰?怎麼連我都看不見你,何方高人?”語畢其餘幾個老鬼也被驚動,但凡人仍然聽不到老鬼們的任何動靜。
我在賀齊身側現身讓老鬼們看到,說道“貧道也是建安元年隨師父入山修行的。”
賀齊帶著眾老鬼作揖,然後說道“如此說來,仙師已修行了一百一十一年了,失敬失敬。”
我道“賀老先生當年應該是在赤壁之戰前見到過諸葛亮舌戰江東群雄的場景吧,覺得王導比之諸葛亮風采如何?”
賀齊道“那不能比,比不了。當年老夫就在現場,孔明先生的神人風采,世間何處再尋。我一直對周瑜大都督的風采深為欽佩,覺得已經是人間第一流了,沒想到世上竟還有能更勝大都督一籌之人。這王導雖說不能及孔明先生,但談吐間也確有幾分孔明先生的風采。仙師可也曾見過諸葛孔明?”
我道“很遺憾,不曾得見過。但我師叔與諸葛亮交情極深,跟我分享了關於他的許多事。”
賀齊道“敢問令師叔是哪位高人?”
我道“徐庶。”
賀齊道“沒想到是徐元直啊,確實是三國時的高人啊,可惜了,到了曹營後沒繼續暫放異彩。說起赤壁之戰,我江東還要感謝他呢。當年龐統獻連環計,曹操願意接見名聲未顯的龐統以及最後采納了連環計,多虧了徐庶從旁背書。”
我道“當年相關的人皆已離開,三國也已作古。有些話倒適合與你這位當年人說上一說。火燒連環船,此計如此漏洞,一般人發現不了則罷,聰明絕頂如龐統若在設計時發現不了這個漏洞,那他也就不是鳳雛了。”
賀齊一驚道“啊?你這麼一說確實也合理,莫非另有隱情?”
我點頭道“的確有隱情。龐統在設計連環計時發現了漏洞也想出了堵住漏洞的方案,就是在船身上遍塗防火漆讓火燒不起來。”
賀齊及幾個老鬼都齊拍大腿道“哎呀,好險。”
我道“龐統這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計策。如果東吳比曹魏值得幫,他就不告訴曹操這個漏洞。如果曹魏比東吳值得幫,他就告訴曹操如何補上這個漏洞,那麼連環戰船就不怕火攻所向披靡了。曹操愛才,比孫權會籠絡人心,我師叔徐庶看出龐統有點心動了,最後仍是靠徐庶做通了龐統的思想工作。才有了赤壁之戰後來的走向,才有了三足鼎立的繼續。徐庶到了曹營也在關鍵時刻暗放異彩。”
賀齊唏噓道“原來如此,若不是今天遇到仙師豈能得知徐庶對我東吳亦有恩義。琅琊王和王導既能得仙師暗中護持,仙師放心,我會托夢與賀循,著他出山輔佐琅琊王。”
我急忙道“並非你所想,我隻是旁觀一下這場密談。我不站邊的。”
賀齊一愣,然後立即一副心照不宣的表情道“哦,老夫懂了,我懂,仙師是世外高人嘛,不能明確表示立場的,不可說,哈哈。”
我道“不能這樣來理解吧,唉。”
賀齊仍舊是心照不宣的表情,笑而不語。
之後,王導代表司馬睿與江東五俊達成同盟一致。賀循將動身前往建業親身為司馬睿效力幾年,司馬睿舉行一次巡遊見麵會,琅琊王氏和江東士族在街市上集體行跪拜禮。這一係列舉措很快讓整個江東對司馬睿歸心,司馬睿也憑此一馬當先且遙遙領先與其餘四位司馬王爺。
後來民間漸漸流傳出了“五馬過江,一馬成龍”的諺語。
第二年,西晉永嘉二年,匈奴人劉淵建立前趙政權稱皇帝,也是曆史上第一次少數民族成功控製中原建立政權。朝野震動,輿論嘩然。
王導建議司馬睿在江東製造凝聚漢人團結的事件,增加漢人凝聚力,為朝廷緩解壓力。與江東士族商量後,決定祭祀孫權,同時把被孫峻殺掉的孫權女兒魯育公主屍骸找出重新厚葬。當年孫峻把魯育公主殺掉後拋屍石子岡,一處亂葬崗。
事後幾個忠心宮人悄悄把魯育公主屍骸埋達土裡堆了個無碑小墳包,不使其曝屍荒野。幾十年後那裡枯骨和墳包紮堆,江東士族費儘人力找到了一個仍活著的當年老宮人,老宮人到石子岡看了很多遍也找不到哪個是公主的墳包。因為這事必須當著公眾的麵進行且要能合情合理證明找出來的就是公主的屍骸,不是敷衍做戲欺騙民眾。
方能達到預期的輿論效果。
采集各種行之有效的建議後,最終方案是找兩位道法通玄的道士各搭一座草廬,相距百米以上互不見麵,分彆觀察石子岡上的孤魂野鬼,確定哪個鬼魂是公主以及她進入哪個墳包後,兩位道士分彆單獨向監察官描述公主服飾樣式顏色以及指出那座墳包所在,隻有當兩位道士所言皆完全相同時,才著人挖開那座墳包。最後由那個當年參與埋葬公主的老宮人確認屍骸服飾樣式顏色是否正確。
為進一步取信於民,取信於江東士族,由閔鴻負責代表江東士族選定一位道士。由王導負責選定另外一位道士。
閔鴻很快根據士族們的推薦選定了剛從山西河東郡舉家避難到江東的郭璞。
郭璞的卜算和道法修為已經通過各地的故事傳說小有名聲,大家都覺得選對了人。
王導日理萬機,無暇理會找人這種小事,但是整件事又意義重大,他也不得不上心,一邊安排人尋找篩選,一邊求助於賀循。
是夜賀循又夢見了他曾祖賀齊,賀齊在夢中舉薦了我並告知密會當天與我交談的情況,還把大致樣貌告知了賀循。
賀循對夢深信不疑,於是跟王導說起。王導準備張榜尋找時,我覺得這是個以後不用隱身就可留在王導身邊觀道的契機,於是現身抖露了一手法術,讓兩人深信不疑。
就這樣我與郭璞兩人分彆在夜間於搭好的石子崗草廬裡觀察尋找。
所謂觀察尋找那是做給邊上的監察官看的,因為凡俗人隻能按其能理解的方式來理解,解釋起來既難又累。總之,我很快就在鬼群中確定哪個是公主了。年紀三十餘歲,頭上著青色錦緞束頭發,紫白色的夾裳,腳穿丹綈絲履。
打坐了一會後,我告訴了監察官是哪個墳包並且描述了服飾樣式顏色。
然後我走到老宮人身邊說道“你當初參與埋她,全了主仆之義,積德添壽了。馬上你們主仆又能再見上一麵了。”
老宮人聽得激動涕零道“當時與夥伴幾個冒死埋了公主也沒想能得其他什麼,沒想到風燭殘年還能再見公主一麵。先生,她仍是當年去時的麵貌吧?”
我點頭道“仍如當年樣,你們做了件於她於你們都有意義的好事。”
這時郭璞也與他那個草廬的監察官一起聚攏了過來。兩個監察官核對一致,老宮人看了紙上的服飾描述也確認正確,相關人等就帶著老宮人去挖墳準備厚葬公主事宜去了。
我與郭璞相互打了個道門稽首禮,那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山下同道中人。
(小孩又忍不住問“郭璞很厲害很有名嗎?”
我道“很厲害,後來很有名,是某派的祖師爺。”
小孩問“那可以講講他的故事嗎?”
我道“之後會有單章專講他的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