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一個最有機會挽救大元朝的皇帝(2 / 2)

1313年,愛育黎拔力八達下詔恢複科考,這個命令一出來讓江南士人欣喜過望,元代延平教官、臨江書院山長劉將孫寫過一首《考試》,生動描述了舉子們的心理變化:“十年矻矻事雕蟲,二十周星斷曉風。廢簡回春冷灰外,寒窗讀賦萬山中。重期將相公侯選,肯信倡優卜祝同。努力後來宜絕藝,太平製作待諸公。”這是元朝建立44年來首次,當然為了照顧蒙古人,愛育黎拔力八達將榜文分成兩個部分,要求漢族和蒙古人每一科錄取人數一樣,如果蒙古人數不足,相應的縮減漢族人的名額,這一看就是朝堂上皇帝與蒙古諸王博弈的結果。由於蒙古人當時的文化水平有限,能通過考試的少之又少,從恢複科考到元朝滅亡,一共才組織了16次考試,一共錄取進士1139人。

雖然元朝的科舉製度被嚴重閹割,對其他人也多有不公,但這還是增加了元朝朝廷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官員占比,還是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愛育黎拔力八達又組織翰林,將《尚書》《大學衍義》《帝範》《資治通鑒》等譯成了蒙古文,他認為這些書對治理國家很有幫助,並要求蒙古貴族學習,當然許多蒙古貴族都是嗤之以鼻。

愛育黎拔力八達還親自出錢,支持出版了《孝經》《烈女傳》《春秋》《農桑輯要》(這也是曆代以來官方出版的唯一農業百科全書),這一係列的舉措受到蒙古貴族的極力抵製,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在限製他們的權力和自由。

不過貴族的抵製並不能打消愛育黎拔力八達改革的決心,考慮到元朝到現在還沒有一本能夠通行全國的完整法典,他下令中書省,讓他們把從忽必烈建立元朝開始,到現在朝廷發布的律令條規收編在一起,再借鑒宋、金、遼律法,編製元朝的律法,可惜由於阻力太大,這項工作一直到,碩德八剌即位兩年後才最終完成,是為《大元通製》。

《大元通製》和元仁宗朝由江西地方政府編輯的《元典章》,是元代法製史的兩個裡程碑,是元朝治理天下日趨成熟的反映,可惜由於愛育黎拔力八達隻做了九年皇帝,且在後期元朝廷貴族階級爭權奪利、嚴重欺壓百姓,這兩部法典又沒有很好地被執行,導致不遠的將來,元朝就覆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