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腥風血雨(2 / 2)

大唐天劫 賣擼的橘貓 6641 字 9個月前

李隆基不無擔憂,欣慰道:“知愛卿忠誠,朕徐思其宜。”

齊澣打了小報告,擔心王毛仲聽到消息後會報複他,叮囑道:“君不密則失臣,願陛下保守秘密。”

李隆基明白事理,欣然答應保密。

高力士等宦官趁機挑撥離間,皇帝對王毛仲越發忌憚,兩人之間的關係不複從前。

不久後,大理丞麻察坐事左遷興州彆駕,齊澣素與麻察交好,出城給他餞行,因道禁中諫語。

麻察性輕險,遂密奏皇帝。

李隆基大怒,召齊澣責問道:“卿疑朕不密,卻告訴麻察,詎為密邪?且察素無行,卿豈不知?”

齊澣頓首謝罪,自知闖禍,惶恐不已。

李隆基頗為反感,隨即做出懲罰,將他們兩人貶離京師。

“齊澣、麻察交構將相,離間君臣,齊澣可為高州良德丞,麻察可為潯州皇化尉。”

王毛仲聽到了消息,懷疑皇帝要對他發難,不由得心生怨恨。

近日受人挑撥,他趁著鯉魚讖語出現的機會,率先發動兵變,討伐無道之君,造成眼下這種局麵。

“王將軍,朕視你為兄弟,自問待你不薄,讓你享儘榮華富貴,何必為了一個女人造反?”

李隆基悔不當初,隻得溫言安撫王毛仲,爭取化解這場危機。

王毛仲道:“我本是高麗貴族,昔日國家戰敗,吾全家老小淪為奴隸,若非王皇後憐憫我,收買進府,賜我王姓,豈有今日成就?可你聽信讒言,害死了王皇後,還要對我動手,讓我如何看待你?”

李隆基啞口無言,臉色變得蒼白。

捫心自問,若非王皇後和王毛仲等人鼎力相助,他的確沒有資格、也沒有實力問鼎天下。

想當年,皇室風雨飄搖,帝位更替頻繁,乃是唐朝最黑暗、最血腥的一段時期,李隆基深有體會。

自從唐高宗李治病逝過後,伯父李顯繼承皇位,由於忤逆祖母武則天之意,突然就被廢掉了,父皇李旦成為一個傀儡皇帝,後來武則天把李旦也廢了,乾脆自己當皇帝。

武則天當政時期,肆意迫害李唐皇族,其他親王宗族都被血洗了,隻留下她自己的親生兒女,也時刻都提防著。

當時,李隆基身在潛邸,由於身份比較敏感,他們幾兄弟被祖母武則天幽禁多年,過著悲催生活,就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

武則天肆意妄為,寵信麵首張氏兄弟,陷害忠臣,禍亂朝綱,最終引發神龍政變,武氏落下神壇。

隨後伯父李顯複位,唐中宗懦弱無能,逐漸被韋後和安樂公主掌控大權,殺害太子李重俊,合謀毒殺中宗,立李重茂為帝,韋後垂簾聽政,大肆提拔韋氏親族,想當第二個武則天。

危難之際,李隆基與姑姑太平公主暗中聯手,突然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後集團,逼退唐殤帝李重茂,唐睿宗李旦得以再次複位。

這是李隆基首次出現在政治舞台,展現出鐵血手腕,他率領禁軍,誅滅韋後、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上官婉兒等人,並且全城搜捕韋氏集團人員,凡身高於馬鞭的男性皆被處死。

一夜之間,長安城屍堆成山,血流成河。

李隆基一鳴驚人,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至於他的實力,主要來自於太原王氏,嶽父王仁皎是禁軍將領,借助這層關係,他拉攏到不少禁軍支持。

而王毛仲正是軍方聯絡人,李仙鳧、葛福順、陳玄禮等禁軍將領,都是他在暗中聯係,王府兵馬也是他在統領,很快發展成一支萬人騎兵,成為李隆基的嫡係部隊。

這支王牌部隊,正是現在的左右龍武軍,與左右羽林軍,組成北衙四大禁軍,幫助李隆基掃除一切障礙,成功登上帝位。

其中的艱難曆程,不為外人所知。

要知道,唐睿宗李旦有五個兒子,李隆基排行第三,所以他又叫做李三郎。他大哥李成器是皇太子,上麵還有二哥李成義,若以皇室立長的規定,恐怕他跟至尊寶座無緣。

歸根結底,禁軍才是最重要的權利保障。

李隆基回憶往事,一時感慨萬千。

不可否認,自從娶了王菱之後,得到太原王氏大力支持,有王皇後出謀劃策,有王毛仲衝鋒陷陣,他一路擊敗所有對手,最終當上了皇帝。

然而,他一時衝動,為了政治理想,想要打壓士族集團,不僅害死了王皇後,還殺了國舅王守一全家。

對於皇帝來說,這是政治需要,是非對錯,不容置喙。

而在彆人眼裡看來,這是典型的忘恩負義。

若在平時,誰敢指責皇帝?

可如今,在幕後黑手推動下,皇帝所有罪行都被人暴露出來了,接受廣大群眾評判,整個社會震蕩不安。

再加上,李隆基寵信宦官集團,受到宦官影響,想要除掉王毛仲等人,宦官集團與軍方集團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最終導致軍方將領懷恨在心。

現如今,王毛仲振臂高呼,數萬禁軍群起造反,一起殺進了皇宮。

這一劫,險惡萬分,能否渡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