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夢裡不知身是客(1 / 2)

我在他身側的空位上坐下,心裡五味雜陳,明知道現在不是感時傷懷的時候,可我看不得他難受,看不得他頹廢……

未嘗試過□□的藥效的他,目光空洞,已是醉得有幾分深了,臉上暈紅,連酒壺都快端不穩了。

“皇太極……”我輕喚了一聲他的名字。

他搖晃著抬頭,“嗯?怎麼了……是不是我吵到你了?對不起,我該知道你是喜歡清淨的……”

“皇太極,”我一度有些哽咽,“接下來我說的話,你一定要認真聽。”

他微眯著醉眼,疑惑不解地看著我。

“第一,撫順——決不能屠城!上天有好生之德,為了積德也好,為了大金也好,不要再殺撫順的一兵一卒了!第二,不僅是撫順,日後大金攻下的每一座大明城池,都不要濫殺無辜。打仗免不了流血,是,這些漢民,若是不願屈服,就將他們如數驅趕走了便是,他們大部分是老弱婦孺,壯丁抓去當俘虜也罷,就放過這些無辜的平民吧,他們何罪之有,要被血洗呢?”

我所認識的那個皇太極,亦不會願意去殺害無辜的人命的!何況,越是殘暴,百姓之怨就越是深厚,要招降必先禮遇,這一點精讀了古今兵書,又專心修研漢學的他,不會不知道。□□哈赤麾下,有發言權的人,隻有他能明白這一點!

他聽完,卻好像似懂非懂,神情滯怠地伸出手,想來摸我的臉。我正想往後退躲過去,隻見他似是在害怕什麼一般,終於還是隱忍著收了回來。

“怎麼好好的要和我說這些?我殺了幾個漢人,也不應該嗎?還是因為你還在怪我,怪我害大哥入獄……”

聽到他還在為褚英的事情鬱結,遙想起範文程在茶樓與我提到,他寫了千字文訴苦……他一直被蒙在鼓裡,定是以為我是因此而埋怨他,才選擇殉葬離開的……

“罷了,我也不逼問你了,我這麼咄咄逼人,到時候又該惹你生氣了,你一生氣就又消失不見了……”

“我沒有生氣,若是能重來一次,我再也不會跟你賭氣任性了……”

經曆過了分離,嘗過了思念的味道,我才頓生出這份悔悟來。

我們曾有過那麼多朝夕相處的日子……而如今,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三年了,我知道你就在撫順,所以……我把這撫順都攻下了!可為什麼,就是找不到你,你到底在哪裡……”

我心下震顫,難不成,他一直把眼前的我當做是幻覺嗎?所以他見我進屋,才會情緒亦沒有一絲波瀾;所以才會不敢碰我,怕一碰,便會消失……

我的心都碎了……皇太極,你怎麼這般傻!

忍不住情動,我一傾身,就吻在了他的唇上。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做,明明理智告訴我不可以,然而我的身體卻順從著我的心。這個吻,我等得太久了……就算明天的你什麼都不會記得,就算連這個吻,也會忘得一乾二淨,就算我們下一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見了……

我懷念他唇齒間的酒香,懷念他的懷抱,懷念一切的一切……老天,就讓我滿足這一刻的貪心吧!

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他的懷抱,一如那天與他告彆的時候。他神誌不清,有些發懵地望著我,呆滯了好一會兒,才用力地甩頭,想要拉回一絲神智來。

“箏箏,是你……不是幻覺……”

他艱難地撲過來,雙膝跪地抱著我,癡人說話般道:“我能抱你,你不是幻覺……”

我眼角流下一滴熱淚,這一次相見,是從老天那裡偷來的……既然相見又不能相親,我倒不如就做個幻覺,至少能減輕些你的痛苦……

“明天醒來,你就會忘了這一切。隻是……隻有這一件事情,你一定要記住。就是無論如何——不要屠城,不要屠城,不要屠城!”

我在他耳邊擲地有聲地重複了三遍。

他卻隻是緊緊地抱著我,充耳未聞一般,呢喃著同樣的話,“箏箏,你不是幻覺……”

“你要振作起來……”我從他的懷抱中抽身出來,“不要忘了你的理想和征途,我會一直看著你,一直等著你……直到你登基的那一天!”

李延庚給我傳來了時間已到的信號。子時已過,現在……我必須要立刻離開。再不走,我便逃不出這撫順了!

“你要去哪——我不許你走!我不許!”

他扶著桌子,吃力地想要站起來,卻是步履遊離,最終一個不穩跌倒在地。

我忍著眼眶裡的熱淚,和心臟揪心的疼,一步步退到了門外。

皇太極,即便這隻是黃粱一夢,你亦會知曉我的苦心的,對嗎?

** **

醜時,撫順城樓南門,正值換哨。李延庚帶著我一路疾行,來到了南門附近的一個哨壘底下。

“這裡是撫順所唯一一處可以出城的暗門,據說還是當年李成梁駐守撫順時修築的,隻有曆任守衛才知道。”

他給我準備好了馬匹和銀兩,一並交付與我,“子醜交接時分換哨,是你今晚唯一逃出去的機會。隻是這城外頭,難保沒有蒙古人在等著。”

我明白他的苦心,遂感謝道:“多謝李公子了,沒想到你我二人,也會有站在統一戰線的一天。”

“漢是漢,胡是胡,永遠也不會有統一的那天。”他輕哼了一聲,“我對你的事情不感興趣,我隻想救人。所以不必謝我。”

我了解李延庚的脾氣,他並非是輕易倒戈之人,哪怕麵對的是他的父親。這一日之內,他的轉變如此之大,想必是因為目睹了戰爭殘酷,刀劍無情。

三年相處,我與他多少是有些友誼的,即便他早上還把刀架在我脖子上來威脅李永芳。但難能可貴的是,他是個對立場和原則都堅定無比的人。

“你父親他是個聰明人,他做出的選擇,自有他的道理。投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你千萬不要怨恨他。”

李延庚的語氣中帶著不符合他年紀的滄桑,“降,還能一時保住性命。正如父親所言,命都沒了,還怎麼報國,怎麼東山再起?撫順城失陷不要緊,但要是人心散了,才是致命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個道理我還是懂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