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不是什麼民族英雄,但是好歹還是個漢人。”
孫得功一聲滄桑,“我會儘我所能,讓城中婦孺平民先行撤離。”
** **
王化貞從海州退兵,再未有動作。我臥床修養了足足一個月,才恢複了精神。
閒暇之餘,我在承天府上飽覽了王化貞所著作的所有醫書,其內容之詳細,病症涵蓋囊括之廣,可謂是普天之下難得的大成之作。此書名作《普門醫品》,與《本草綱目》不同之處在於,此書並非按藥材藥性分類,而是根據病症的不同而撰寫的。其中針對破傷風、中風、傷寒等疑難雜症的歸納更是十分詳儘,許多藥方甚至沿用至今,對現代中醫有著非比尋常的引導意義。
然而我卻再沒能得機會見上王化貞一麵,倒是祖大壽經常來我這彆屋,也不與我交談,隻是跟看守我的守衛交代一些事情。我沒有細聽,也知道多半是不能讓我溜走之類的話。祖大壽對我仍存有戒心,不知為何,我總覺得他好像知道些什麼,卻又不曾在王化貞麵前表露出來。我猜想,祖大壽此人年紀輕輕,就能當上遊擊,一定跟他祖上父輩的人有關係。就像李成梁的幾個兒子,從武官起點往往比一般人高。然而困擾的是,我左右也想不出自己跟他會有什麼交集。唯一可能的聯係,唯剩李家了。李成梁畢竟是這遼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寧遠伯,隻要是在遼地的將領,多多少少都跟李家有些關係。甚至極有可能像毛文龍一樣,萬曆年間曾師從寧遠伯麾下。
此事無果。一直到了年末,王化貞和熊廷弼二人的矛盾如預期般愈演愈烈。熊廷弼以為王化貞奇襲海州一舉十分不明智,不僅勞民傷財,還讓敵人看透了明軍的把戲。並指出了蒙古人和李永芳的降意,皆不可深信。然而王化貞卻誇下海口,隻要朝廷給我六萬兵馬,保證能一舉蕩平金兵,保河西無憂。可想而知,朝中時人皆站隊王化貞,於是熊廷弼氣得上書,再次要求罷官。
到了正月,傳來了員外郎徐大化、禦史張鶴鳴等人共同彈劾熊廷弼大言欺世、嫉能妒功,再不罷免,隻會壞了遼事的消息。正在雙方爭執不下之時,金兵大舉進攻了西平。
西平之圍吃緊,隻好將這“保熊斥熊”一事給壓了下來,責令經撫二人共同禦敵。
但凡守城要塞,一定依險阻而建,遼地的險阻,無非是高山峻嶺、大川闊澗。故此遼東以鴨綠一江分華夷,又以三岔一河分東西。河東有清河、撫順兩關,控住蠻夷入門,河西便是西平一堡,扼住聯橋渡處。努/爾哈赤圍攻西平,無非是為了拔掉要塞,進而謀取廣寧。
我知道,金兵過了遼河,西平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果不其然,西平被圍困後,我便在承天府上見到了孫得功和祖大壽二人。他二人連夜進了王化貞的內殿商討應對之策。這一幕……真是似曾相識,一如撫順城破的前夜。
到月中,王化貞動全廣寧之兵力,派遣遊擊祖大壽、孫得功、黃進前去支援西平。熊廷弼則傳令駐守鎮武的劉渠、駐守閭陽的祁秉忠拔營赴援,兩軍在平陽橋相遇,明軍潰敗,孫得功領頭逃跑,隨後鎮武、閭陽的兵力也節節退敗。劉渠、祁秉忠在沙嶺戰死,祖大壽率部逃往覺華島。
西平失守,守堡參將羅一貴誓與城共存亡,叩拜京師後,以一句“臣力竭矣,斷不偷生負國”,自刎而亡。然舉城無人肯降,或在城上,或在市中,悉數漢民無不舍命與金兵相殺。終究是不抵金兵,努/爾哈赤下令,儘行屠戮,整個西平,雞犬一空,冤魂遍野。
我悲哀地想著,原來漫漫華夏的曆史、文明,便是靠這樣的殺戮堆砌起來的。那些在曆史詩篇中璀璨過的大時代,有如大明,也難逃窮途末路的命運。改朝換代,便是史書裡那用血書寫的一頁篇章。
又一個守將羅一貴自刎了,為了民族大義,以死明誌。這樣的屠戮,到底何時才會有儘頭?
努/爾哈赤便是這樣的亂世梟雄,他靠著十三副遺甲起家,一生靠征戰和殺戮走到了今日。在他眼中,這些寧死不降的漢人,何以足惜?征服遼東的這一路,他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我勸皇太極去為複州求情時,他曾說,他救不了天下人……因為他阻止不了他的父汗。他可以救一個撫順、一個複州,但這遼東、這天下的漢人,要消除這份民族矛盾,唯有等他登基稱帝的那一日才能慢慢去實現了。我苦口婆心地跟他談及“靖康之恥”,就是不希望再看見那“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慘絕。
孫得功逃回到廣寧後,亦把西平戰敗、金軍屠城的消息帶到了廣寧。全城百姓,皆惶惶不可終日。西平失守,□□哈赤把大兵屯在沙嶺,王化貞得知劉渠等人戰死西平,忙著派人催促熊廷弼督兵救援,並親自催蒙古西虜前來助陣,把城中戰守事務委以孫得功和參將江朝棟二人把持。
當日,孫得功火急火燎地找到了我,沒有解釋前因後果,隻是開門見山地說了六個字。
“明日!便是明日!”
變數便是明日……我知道,這一天遲早是會來的,隻是未曾想到,回來的這樣倉促,這樣束手無策。
“孫將軍,我該怎麼做?”
“王大人如今仍是對李永芳投誠一事深信不疑,明日兵變,他毫無防備。明日,我會在城中起哄金兵已至,而後再詐稱,隻要活捉王化貞,便能逃過屠城!到時候王大人不走不行,隻要他一走,一定軍民大亂。屆時我會如數驅逐廣寧百姓,再請汗王入城。”
孫得功仔細地叮囑我道:“到時城中一定大亂,投降之時,我便是眾矢之的,□□乏術,不能照拂你。你一定、一定要躲藏好,不要被明軍給捉住了,等到金兵入城了才能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