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大淩河之役二(2 / 2)

一個月前,城中的糧食就已經吃光了,城裡人先將千匹戰馬都殺了,吃馬肉過活,不久,馬肉吃完了後,開始人相食之……

城中加上士兵和築城民夫,原有三萬兵民,到今日,已經活生生餓死了一萬人。

不僅如此,為了果腹,城中人隻能炊骨析骸,以人骨為柴火,以人肉為食,整座大淩河,成了一座活人墳,空氣中無不彌漫著血腥的氣味。

才一歲大的袁文弼,因為沒有奶水,一直在哭。眾人攢給祖大壽的糧食,也所剩無幾了。海蘭珠餓著肚子都無所謂,但見到葉布舒餓得麵黃肌瘦,是心如刀割。

她麵前,隻剩下兩個選擇。一,活生生餓死,二,吃人肉苟活。

這晚祖大壽回來後,海蘭珠便跪地請求道:“祖將軍,投降吧……援軍不會來了,事到如今,投降,還能救下這兩萬軍民,免遭生靈塗炭……”

祖大壽清楚她話中的分量,也知如今是彈儘糧絕,山窮水儘……彆無他法了。

“今日我若降了金,祖上世世代代忠臣良將的基業,就毀於一旦了……我祖大壽,一生戎馬,難道真要背上賣國求榮的‘漢奸’之名,苟且偷生嗎?”

“有些事情,冥冥中,是注定的……”

祖大壽不會知道,他祖氏一族,最後的結局,不僅僅是降了金……數十年後,他還會是那個親自寫信招降吳三桂的人。

海蘭珠懇請道:“我知道,要邁出這一步很難……想想文弼,想想城中的兩萬人命。走到今日,將軍的對大明的忠義,已皇天可鑒。隻要……投降之日,將軍將我和葉布舒交給皇太極,兩萬軍民不僅可以性命無虞,將軍還能全身而退。”

“全身而退……什麼叫做全身而退?”

“全身而退地回到錦州,繼續效忠大明。”

祖大壽驚顫,“你所言,可是真的?”

“我明知道大淩河之圍是怎樣慘絕,為何還要來?”

海蘭珠搖頭苦歎,“將軍,還不能死……不久的將來,將軍就會明白,所謂天命,是無法逆轉的……”

乙未,明太仆寺卿監軍道張春,總兵吳襄、鍾緯等,再以馬步兵四萬來援,壁小淩河。

戊戌,明援兵趨大淩河,距城十五裡。

皇太極命兩翼騎兵衝擊之,莽古爾泰與德格類率正藍旗圍其南,為左翼。這次一鼓作氣來了四萬明軍,到底不是那麼好打發的。莽古爾泰在左翼強攻不下,其部被明軍重創,於是便回營向皇太極請奏。

“大汗,我的正藍旗已是傷亡慘重,不能再攻了!”

皇太極聽後,下令讓右翼繼續強攻,並偶然詰問道:“本汗聽聞,你的部下每次出兵都不聽從號令,從而貽誤了軍機。”

莽古爾泰方才從戰場上殺回來,正是血氣方剛,腦子一熱,憤怒道:“沒有這樣的事!”

皇太極一挑眉,急著趕去前線督戰,也未與他置氣,隻道:“如若是誣告,當治誣告者之罪;如若其言屬實,你所率之部,倘能無罪?”言已,皇太極便將身去乘馬。

莽古爾泰一聽要治他的罪,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心裡想著,這個老八,當真是當了汗王,厲害了!才除掉了阿敏,這下莫不是要拿他開刀了!

“大汗!為何偏偏要與我過不去呢——”

莽古爾泰上前一步,手握佩刀,對著皇太極怒目而視道:“這幾年來,我自認已對大汗極儘承順了!大汗難道還想殺了我嗎?”

德格類趕緊攔在他麵前,一拳錘在他胸前,厲聲道:“五哥!你瘋了嗎!怎麼敢說這樣大逆不道之話——這可是悖逆之罪!”

此話一出,更是火上澆油,以莽古爾泰的脾氣,當然非得爭出個是非來才肯罷休。

“我說錯了嗎!大汗這樣咄咄逼人,到底意欲為何!”

說著,便將那佩刀抽出刀鞘,就要上前去與皇太極乾架。

“這個大汗都讓你當了,你還想怎樣——”

皇太極也不甘示弱,氣勢淩人地騎在馬上,逼上前怒聲道:“莽古爾泰!本汗敬你是兄長,你倘若再這樣目無汗威,出言相辱,我豈能饒你!”

“饒?除了對待漢人之外,大汗什麼時候有過這份憐憫之心了!我這個三貝勒的位置,遲早是保不住了,不如今日來個痛快——”

德格類拚命拉住發了瘋的莽古爾泰,周圍的士兵也紛紛執刀相向。

皇太極氣得大喝:“你可彆忘了!當年你弑母以邀寵——如此說來,你又算是個什麼東西!”

“放開我——都給我滾開!”

莽古爾泰對眾人拳打腳踢,好幾個壯漢一同上來,才將他牢牢壓在地上,不得動彈。

“本汗是大金國汗,今日你膽敢出此逆言,在你心裡,可有尊卑之彆!”

皇太極抓著韁繩,濃眉間泛著惱色,咬牙切齒道:“戰事迫在眉睫,本汗回來再處置你!”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