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此封賞(2 / 2)

“老夫罵的就是你們……”

靈帝皺著眉頭,一臉不耐。

“夠了,成何體統,咳咳……都閉嘴……”

眾人趕忙謝罪。

“大將軍,你執掌天下兵事,此事你以為該如何處理?”

何進聞言,眼珠轉動,微微抬頭瞄了一眼靈帝的神色。

“回陛下,臣以為,太傅和諸位大人所說,未免有些危言聳聽,劉赫畢竟屢屢立下大功,朝廷若不大加賞賜,反而進行壓製,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陛下呢?所以臣以為,對這劉赫,自是要好好賞賜才行。”

靈帝看了看何進,皇甫嵩也是一臉驚訝地看著他。

“子乾,這話不像大將軍說的啊,莫非我幻聽了?”

皇甫嵩小聲對身邊的盧植說道。

“哪兒有這麼簡單,你聽下去就是了,我看大將軍話裡有話啊。”

果不其然,在眾人都有些詫異的目光下,何進再次開口。

“不過,臣以為,左中郎將所說封賞,仍然不足。據臣所知,在劉赫帳下,還有一批能人異士,其中就包括崔廷尉幼子,也是功勞極大,因此,臣認為,這次封賞,應該將這些人都涵蓋在內,方能彰顯陛下天恩浩蕩!”

靈帝似乎來了興趣,問道:“大將軍認為該如何行事?”

“很簡單。封崔鈞為雁門太守,關羽為定襄太守,程良雲中太守,張勇五原太守,朱燁上郡太守,其餘石韜、孟建、葉祥、高順等人,也各有封賞。以劉赫為討虜校尉,朔方太守,同時節製六郡軍政大權,在六郡之地賜其假節,同時賞糧草十萬石,錢八百萬,布帛兩千匹,以示嘉獎!”

皇甫嵩登時臉色大變。

“不可!這六郡除了雁門南部以外,其餘俱已淪喪在胡虜鐵騎之下,大將軍如此封賞,豈不是明升暗降,形同虛設?老夫以為大大不妥!”

何進笑得臉上的肉都有些抖動起來。

“嗬嗬,這劉赫頗有才乾,他既為漢室宗親,如今社稷有難之時,正是他一展所長,報效朝廷的時候,有何不妥?”

“是啊,以漢室宗親,收回大漢失地,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天大的功勞啊!若能成功,便是封候拜將,老臣也舉雙手讚成!”

“臣等都讚成大將軍之議!”

皇甫嵩和盧植兩人氣得完全說不出話來。

崔烈忽然站了出來。

“臣謝過大將軍對犬子的保舉之恩,犬子年幼,能夠出任一郡太守,實在是惶恐不已,唯有殫精竭慮,方能不負聖恩!不過,微臣還有一個想法。”

靈帝說道:“愛卿滿門忠烈,堪為表率,有何建議,但說……咳咳……但說無妨。”

崔烈恭敬說道:“臣雖不通軍事,不過也知道,北方胡人,自幼在馬上長大,騎術了得。我漢軍再神勇,多是步卒,據險而守,固然能成功,可要想長途追擊,隻怕心有餘而力不足。大將軍之議,自是絕妙的辦法,不過若是能將那些賞賜換成一萬匹上好的戰馬,或許對劉赫建功殺敵,安定邊境,會更有益處。”

靈帝點了點頭:“咳咳……崔愛卿所言極是,就這麼辦吧。”

皇甫嵩還想說什麼,袁隗卻搶在了他前麵。

“陛下,涼州羌人,交州蠻人,都發生了叛亂,老臣以為,非皇甫、盧二公不可平定。”

“準奏。傳旨,封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兵六萬前往涼州。盧植為右車騎將軍,率軍五萬南下交州。另外,辛苦皇甫將軍一趟,親自挑選一萬匹戰馬,嗯……把十萬石糧草也一並帶上吧,你親自派人押送雁門,務必要將……咳咳……將朕對他的厚望,轉達與他才是。”

“對了,那個鮮卑首領魁頭,也不必押解進京了,就讓……咳咳,讓劉赫自行處置吧,反正鮮卑人大概也不會再拿他當首領了。”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