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冀州袁紹(2 / 2)

“嗯……”

劉赫微微點頭,卻沒有直接表態。

“不知文若以為如何?”

荀想了想,說道:“以為,袁紹之勢再大,終究是諸侯而已。且不論主公兵力更在其之上,即便兵力有所不如,主公也有一重要優勢,那便是君臣之分。”

“如今主公擁立天子,自可奉天子以討不臣,而袁紹自然便是不臣之人,主公大可發天子詔,令各地諸侯加以討伐,如此令他們鷸蚌相爭,而主公漁翁得利。”

劉赫這才露出笑容。

“文若此計,正合我心。”

崔鈞卻提出了疑慮:“隻是各地諸侯,多各懷鬼胎,他們多半會陽奉陰違,又當如何?”

荀笑道:“此計非在令其攻,而在令其不助袁紹。”

劉赫來了興趣,追問起來:“此言何解?”

“以主公之勢,雖然可調動之兵不過十五六萬,然其中大半為百戰精銳之師,更是名正言順的朝廷正義之師。袁紹要組建二十萬大軍,並非難事,可其中大半定是新兵,隻怕兵甲都未必能夠齊備,冀州之將,更難以與雲長等將相比,隻要主公從雁門、上黨各發兵五萬人,冀州必不能敵。”

“如今之時,要諸侯出兵攻打袁紹,他們定會陽奉陰違,孔融等人雖然有心,卻也無力,可一旦此詔發出,眾諸侯自會掂量,相助袁紹,勝算不高,即便獲勝,也不過守住冀州基業。主公在並州多年,絕非他們輕易所能攻下。如此至少可保多數諸侯對此中立,隻要無人相助袁紹,則其必敗無疑。”

“不但如此,袁紹見無人響應主公詔令,又不見我軍主動進攻,則其定會心生輕視之心,之後便會設法圖謀青州、幽州之地,甚至有可能主動攻入並州,屆時才是主公出手之機。”

“不錯,文若之言甚善!”

劉赫撫掌附和道:“傳令下去,司隸和並州各軍,不得妄動。等時機一到,雷霆出手,一掃冀州!”

他說完之後,心中同時暗笑不已。

“袁紹啊袁紹,你怕是絕對想不到,我為了冀州之地,早在數年前就已埋下了一個伏筆,嘿,今日正好用在你身上。這個陷阱,我不信你能忍住不跳進來。”

“劉赫可恨,竟然召天下諸侯反我!”

袁紹憤然一拍桌案。

一個留著八字胡的儒士走上前,撿起了被袁紹扔在地上的那封急報。

“主公不必憂慮,此乃纖芥之疾,不足為患。”

袁紹看了一眼此人,說道:“是許子遠啊。那劉赫軍容,爾等皆知,與他對敵,便是傾冀州之力,也未必有十成勝算,還需借助其他諸侯共討,方可成功。可如今他以天子詔,許諾其他諸侯隻要攻下冀州一城,便可得朝廷實封。攻下冀州一郡,還可額外封侯。如此一來,天下諸侯反來討伐於我,如何算不得大患?”

許攸撚了撚自己的胡須。

“主公,天下諸侯,要想攻下冀州城池並加以掌控,則必須與我冀州接壤,諸如西涼馬騰、徐州陶謙、益州劉焉、荊州劉表等人,自是不會前來白費心力。如此一來,四周一眾諸侯中,還有一定實力者,便隻剩下幽州刺史劉虞,北平太守公孫瓚,青州刺史焦和,北海太守孔融,兗州刺史曹操,上黨太守劉備。”

他話音剛落,另一個充滿了譏諷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許攸此言不然。當初董卓在洛陽,我渤海相距千裡,主公還不是前去討伐?”

許攸一看,說話之人不是彆人,正是逢紀,心中有些不悅。

“元圖休要誤主公大事。當日董卓脅迫天子,天下自是人人可誅。此乃大義,非今日可比。主公並無這等過錯,諸侯來攻冀州,損兵折將之後,於名於利,並無好處,隻有鄰近諸侯,可借此占據冀州之地,方有可能前來。逢紀,你將主公與董卓相提並論,是何居心!”

“你……哼!”

逢紀見如此大一頂帽子扣下來,也沒法再說下去,一甩袖站了回去。

“好了,元圖忠心耿耿,絕無他意,子遠不必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