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說進士都不算是國朝生員了?”
陸遠答道:“理論上來說是這樣,如果有一萬人參加科舉做出的都是標準答案,那麼這一萬人都是進士。”
眾皆驚呼。
“但是我希望各位暫時不要想那麼遠。”
陸遠攔了一句:“咱們現在討論的還隻是新教材的編修,陸某之前說的到關於科舉和取士隻是提前打聲招呼,並不在今日討論的範疇內,我們要從零開始培養一批新學生,可能等他們成長到能夠參加科舉的時候,那已經是十年乃至二十年後的事情,至於那個時候科舉製度包括取士標準和錄用要如何改變,到時候再討論。”
沒有全盤否定,也沒有立刻推翻,這個新教育取締舊教育的時間長達十幾二十年。
也就是說矛盾並沒有在一開始就呈全麵爆發態勢。
“新的教育將完全是義務製的。”
陸遠言道:“教育學生的學堂將由朝廷完全出資,不收任何學費,提供飲食和住宿,一句話,我大明朝所有適齡兒童都有權利接受教育,開蒙識字。”
這句話一出,整個文淵閣內瞬間炸開了鍋,幾乎所有人都出言反對。
“不可能!”
“朝廷的財政哪裡能夠吃得消。”
“絕對不行。”
“對國家的負擔太大了。”
他們每個人都在圍繞著國家財政在討論,唯獨沒有一個人說這麼做會對士族門閥造成的地位衝擊。
窮人隻要上不起學,一輩子都無法和他
們的孩子搶位置。
但如果全天下人都能接受教育,那就要開卷了。
窮人的孩子會拚命學,到時候又是按照標準考題和標準答案來取材,他們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哪裡能拚得過窮人家孩子。
教育一旦開始全民化、內卷化,中國這個國家最不缺的就是天才。
“國家的財政負擔問題不是咱們今天討論的範圍。”
陸遠沉聲道:“也不是列位名士先生該操心的事情,其可行性和具體花銷同樣會做充分調研,咱們到時候用數據來答複,大家不要跑題,另外,我並沒有說要在全江南乃至全國立刻施行,咱們議定完新教材之後,在哪裡推行,我陸某人會和南京九卿堂官再行商議。”
言外之意,你們隻負責訂教材就行,其他的事輪不到你們指手畫腳。
說完這句話,陸遠也歇了一口氣,喝茶潤喉。
“行了,大家可以開始自由討論新的教材要包含哪些學科,如何製定統一的標準題綱和標準答案了。”(本章完)
39288574。。
煌煌華夏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123dua.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