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身兼五使,最高養馬官(1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515 字 5個月前

得知李瑄的戰略後,李隆基心情大好,讓李瑄陪他一起在沉香亭飲宴。

彆人他不相信,但李隆基相信李瑄會幫他取下九曲、青海。

一襲宮裝的楊玉環,被李隆基召到沉香亭。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在興慶宮,不論歌舞飲宴,還是玩什麼遊戲,李隆基必然會帶楊玉環,而且都隻帶楊玉環一人。

“七郎在江南,除了江南春,還寫下什麼詩,讓朕觀讀一下。”

酒興之時,李隆基當然要問李瑄。

“回長安的路上,臣想象江南的美好,寫出一首詞。如果聖人不嫌棄,就為聖人寫下來。”

李瑄知道李隆基喜歡詞,他本人就是盛唐少有的寫詞高手。

“來人,取紙筆!”

李隆基一聽,興趣更大。

紙筆在案前鋪開,李瑄揮毫而作。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李瑄寫下很短的一首小詞。

他去江南是平定海賊,是殺豪強的。

當他回長安,回憶江南的時候,是如詩如畫的美景。

仿佛李瑄是一個漫遊者。

“妙哉!我觀之,如身臨江南春日中,我要親自為此詞填曲。”

看到精致美好的詞,李隆基忍不住顯露自己的才華。

他精通音律,創造包括《霓裳羽衣曲》在內的諸多名曲。

為一首詞配曲,信手捏來。

“三郎曲成,妾身為琵琶奏。”

楊玉環也喜歡這首詞。

靈感一來,李隆基僅用半個時辰,就為《憶江南》填曲。

楊玉環帶著曲譜到她的專屬房間,中,她十分聰慧有天賦,也隻用半個時辰,就可以流暢彈奏曲子。

李隆基坐首座,李瑄坐下座,楊玉環款款而來。

“嘩嘩……”

楊玉環抱著雕滿花紋的五弦琵琶坐下,玉指撥弄。

全程基本上都是用小弦彈奏,切切如私語。

曲調溫婉,也不知道是李隆基的曲好,還有楊玉環的琵琶好。仿佛將人帶去江南夢境,心曠神怡。

看著楊玉環微微閉眸,長長的睫毛輕輕顫動,神態氣質合一,本就完美無瑕的容顏,此時更美。

一瞬間,也不知道是琵琶,還是容貌,令李瑄心醉。

短短的小詞,李隆基列三重曲調,最後一重更緩慢溫柔……

雖已結束,卻餘音繞梁。

李隆基和李瑄一起鼓掌。

“七郎,你也可試著彈奏。”李隆基欣賞過後,對李瑄說。

“臣之琵琶未學多久,不敢賣弄。”

李瑄趕緊搖頭道。

“今日娛樂,哪有那麼多規矩?七郎年少,習文練武,音律差點也正常,沒有人會取笑你!”

李隆基笑道,非讓李瑄彈奏琵琶。

李瑄無奈,隻能看著曲子,試彈憶江南。

本來彈奏的斷斷續續,不雅觀。楊玉環忍不住對李瑄指點。

李瑄最終都不能連貫彈下來,但隻要熟練後,就應該差不多了。

一直飲宴至晚,李隆基才放李瑄回去。

憶江南一曲,通過教坊很快會流傳長安,乃至全國。

沉香亭前,李瑄作詞,李隆基作曲,楊玉環琵琶演奏,讓人津津樂道。

……

次日,李瑄拜訪王維。

“以為摩詰會覺得我是酷吏,對我敬而遠之呢!”

在王維的家中,王維待李瑄如初,讓李瑄揶揄道。

王維信佛,不喜殺。

“豪強做的事情,佛祖也不會饒恕。那些非議七郎的人,不過是找到嫉妒七郎的借口罷了,不必介懷。”

王維笑道。

佛祖亦有金剛之怒,吳令光海賊案,豪強與官吏勾結的行徑,心懷正義的人都會不齒。

那些人隻是看到李瑄將豪強殺得人頭滾滾。

卻看不到李瑄安置流民、佃戶時的公平恰當。

選擇性遺忘海賊吳令光在官吏、豪強的縱容下,殺死、玷汙數以千計的平民百姓。

“摩詰之言,讓我心安。”

這也是李瑄願意與王維交往的原因,不僅幽默風趣,在大是大非上有自己的清晰判斷。

“我要再去邊塞,遺憾不能摩詰一起修習。”

李瑄又向王維說道。

“我猜一定是吐蕃,七郎可不甘平靜。”王維向李瑄回答道。

“不錯!”

李瑄點了點頭。

“聽聞七郎作戰,必身先士卒。吐蕃人悍而有力,一直與大唐爭勝,七郎八成是要為儲帥,要克製住自己啊!”

王維和李適之一樣,擔心李瑄這樣做,遲早會受傷。

他曾在河西節度使幕府任判官,見過吐蕃與唐軍在新城外的戰鬥。

那一時期,王維寫下千古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可惜未能建立功業。

“丈夫怎會不愛惜自己!”

不論是誰勸說他不要“身先士卒”,李瑄立刻會用這句話搪塞。

每戰必先,已成這一世的信條。

如果看著士兵拚死,不就是白白浪費上天賜予他的勇力嗎?

今年十七歲,他明顯能感覺到,力量比去年更大。

身體也長了一點點。

當然,李瑄不會魯莽。等到隴右,他會選擇更多親衛,與他一起衝鋒陷陣。

同時,他每戰必穿內甲與外甲。

如霸王項羽一樣,勇猛的將領,可以憑借一己之力,改變戰局。

李瑄在王維的家中,主要是學習樂器。

一連五六日,下朝後,兩人就待在一起,有時還一起去郊遊。

……

“左千牛衛將軍李瑄,忠勇果毅,才足輯事,特命為隴右節度使副大使、隴右都知兵馬使、臨洮軍使、隴右群牧使、隴右營田副大使。卸任江南東道采訪處置使。其餘職事官、散官、勳爵依舊。”

五月初,李瑄在朝堂上受到任命。

除了本來的官職外,身兼五使。

當然,這並不是很特彆。李林甫一個人就領了三十多個使職。

節度使也往往身兼數使。

節度副使、都知兵馬使,這是儲帥的標配。

臨洮軍使,為隴右節度使治所西平郡湟水城中的臨洮軍,相當於朔方的經略軍。

臨洮軍管兵一萬五千人,馬八千匹。

原本的臨洮軍使,被李隆基調走。這是為李瑄放下重權。

讓李瑄幫助他完成對吐蕃的攻擊。

隴右營田副大使,輔佐正使掌管隴右的屯田事宜。

皇甫惟明就是隴右營田大使。

和朔方不同,隴右的土地,可以種植糧食。

因為戰爭,百姓逃離,土地荒廢。

為緩解糧食的緊張,隴右諸軍一邊訓練,一邊耕種。

而且李瑄還掌握一個非常重要的使職,隴右群牧使。

有這個使職,使李瑄的地位能與皇甫惟明分庭抗體。

因為這是整個大唐牧監的最高使職名。

弼馬溫聽著不是好官,實際上能掌握這個官職,必是李隆基最信任的人,如之前李隆基的奴仆王毛仲,憑借養馬,位極人臣。

隴右黃河首曲,有頂級的草場,大唐的大部分牧監,都在那裡。哪怕牧監不在隴右道的鹽、夏等地,都歸隴右群牧使節製。

因此,隴右群牧使,也被稱為牧監督使。

五千匹馬為上監,秩從五品下。

三千匹馬為中監,秩正六品下。

三千匹馬以下為下監,秩從六品下。

這相當於給李瑄權力,在不破壞朝廷、其他軍鎮,所需馬的情況下。儘可能組織騎兵,完成對吐蕃的戰略打擊。

有這個官職,邊鎮其他節度使,也要對李瑄說好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