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求和(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947 字 2024-06-28

“大膽!”

縣兵還未動,薛錯和羅興,撩起袍子,一人取出一柄刀。

霎時間,周圍的路人甲、路人乙都從衣服中取劍,將縣兵們圍起來。

這一下將縣兵們嚇得不輕,入賊窩了。

不對,這是集市啊!

李瑄的親衛基本都是遊俠,最擅藏劍。

他出門,除了身著暗甲外,自然有親衛在暗中保護。

當然,李瑄不需要保護。但總不能出事讓李瑄動手動腳吧!

“我看到他們向商販索要錢,你們為什麼不管一下?”

李瑄向市吏說道。

“我勸伱們放下兵器,這裡是姑臧城,有數萬兵馬。”

市吏顫顫巍巍地說道,底氣不足。

“你們不聽姑臧令的命令嗎?”

李瑄向市吏問道。

姑臧令向李瑄坦誠,自己無法管理市吏。

不是他手段不夠狠,而是下達命令市吏不執行,而且上司也不讓執行。

當一個縣令杖責屬下,被上司阻止的時候,做什麼都有心無力。

“你們是什麼人?”

市吏也終於意識到事情不對勁,弱弱地問一句。

“我是節度使的僚屬,節度使判武威郡事,難道不能過問集市嗎?”

李瑄不想現在將事情鬨大,故淡淡地回了一句。

這句話讓市吏臉色大變。

李瑄在河西快一個月了,雖然一直居住在府衙中,但姑臧城的人都知道李瑄的赫赫凶名,和無邊權力。

節度使的人,哪能得罪起。

“您有什麼信件嗎?”

市吏讓李瑄出示信件。

李瑄示意羅興拿出軍牌。

市吏看後更驚,竟然是節度使的親衛。

他覺得李瑄年輕英武,很符合節度使李瑄的特征。

心想這該不會是節度使吧!

不然怎麼會有節度使親衛跟隨。

想到此,他雙腿發抖,隨時會跌倒一樣。

“回去吧!”

李瑄看市吏的表情,似乎猜出他的身份,擺了擺手,不想再問他那麼多。

“快走,快走!”

那市吏剛想拜見,卻被羅興轟著離開。

“怎麼能走呢,他們打我們!”

見市吏帶著縣兵要走,兩名藍袍男子不依不饒地道。

市吏不敢多嘴,下令將兩名藍袍男子拖走。

連車子上的錢都沒有來得及收拾。

“商客,你這一匹布,要交給他們多少?”

李瑄向商販問道。

“一百文!”

商販知道李瑄身份不同尋常,伸手比劃道。

“這裡一匹布收一百文,一路上再打點打點,確實也不賺多少!你不給會如何?”

李瑄暗自憤怒。

收保護費的人,必然有權有勢,這胃口也太大了。

好好的絲路大城,很可能因此流矢許多商人。

畢竟精打細算的商人也不少。

一旦商城突破一個量,留下好名聲,會讓更多來往的商人駐足。

在大唐盛世,絲路繁華,姑臧城有得天獨厚的商業條件,即便每年依然能收到巨量的稅收,但在李瑄看來,姑臧城的潛力遠遠不止這些。

即便是為了將來,也要好好整治一番。

“我們若是不給,就無法進入集市,出城還會遭人劫掠毆打。”商販氣憤地說道。

這是商販都知道的事情,哪怕是胡人也不例外。

就算報官,等官兵來了,那些打他們的潑皮無賴,早跑沒影了。

所以商販們隻能多提一些價格,讓其他胡商也承擔代價。

“過份啊!”

李瑄搖了搖頭,他說著將這名小販的兩包錢從車上取出來還給他。

“我可不敢收。”

商販推脫道,集市內潑皮無賴多著呢,他要敢收下,出城後免不了受皮肉之苦,錢財也難以保住。

“收下吧,我保你沒事!”

李瑄強行將錢塞到他手中。商販想著這是自己辛苦錢,心一橫將其收下。

問完話,李瑄讓親衛推著車子上的錢離開。

同時,李瑄吩咐羅興安排幾個親衛,看著這名商販出城。

如果有人攔截這名商販,把攔截的人全部逮住。

李瑄需要借助此次機會,澄清商路重鎮,讓有些購買絲綢的胡商覺得不去長安,也十分劃算,這樣才能使武威郡真正繁華。

“拜見李帥!”

李瑄剛回到府衙,楊綰來拜見。

現在楊綰為主事判官,李瑄不在的時候,他承擔留守的職責,大小事務都由他負責。他也深感責任眾大。

“公權何事!”

李瑄向楊綰說道。

公權,是楊綰的表字。

“姑臧路縣令在城外農田巡視時被追殺,還是及時跳到河裡遊到對岸,才逃過一命!”楊綰將這件事告訴李瑄。

“刺客抓到沒有?”

李瑄眉頭一皺,緩緩地說道。

還好沒事!

他還沒開始準備動手,就出現這樣荒唐的事情。

要儘快燒起一把火,讓河西知道他真正到來。

姑臧令是路嗣恭,他以前叫路劍客,由於去年政績考核的時候,路嗣恭政績天下第一,李隆基想到漢代名臣魯恭。

魯恭有三異,蝗蟲不入境,德化感動禽獸,豎子有仁心。

所以李隆基親自賜名為“嗣恭”。

即便姑臧縣問題很多,但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商業發達,路嗣恭又將農業處理井井有條,使其能在一縣政績上為首。

李瑄不久前接見過路嗣恭,並問他許多民生問題。

他真心希望能治理好西平郡和武威郡,讓李隆基看到他治理地方的能力,以此成為拜相契機。

路嗣恭向李瑄彙報一些豪強為非作歹的事情,阻礙武威的發展,李瑄讓他不要顧忌去處理。

不論涉及到誰,隻要有罪,一律抓獲。

李瑄是他堅強的後盾。

“刺客見刺殺不成,被圍堵起來,所以拔劍自殺了。這個一個死士!”

楊綰回答道。

“如果他是姑臧城的人,必然會有人認識他。將他的屍體帶到姑臧城,讓人指認,誰指認出刺客的身份,來府衙彙報,賞賜十貫。”

李瑄向楊綰吩咐道。

他判武威郡事,等於說路嗣恭也是他的下屬,敢光天化日行刺殺之事,這是打李瑄臉啊!

如果是外地遊俠,不好指認。

但刺殺一個父母官,失敗後毫不猶豫地自殺,像是達官貴人養的奴仆,最忠心耿耿的奴仆,為主人的秘密可以立即去死。

這樣的奴仆要是在姑臧城,肯定有人見過。

“遵命!”

楊綰領命離去。

由李瑄的親衛,帶著刺客的屍體遊街,誰指認出刺客的身份,隻需要秘密去府衙告知,賞錢十貫。如果敢胡亂稟告,以重罪論處。

城中百姓得知這件事情後,紛紛前來,萬一認識呢!

這刺客一副農夫的打扮,以此接近路嗣恭。

但周圍鄉裡的農夫,都沒有見過這名刺客。

無數百姓圍在這名刺客屍體周邊指指點點。

“路縣令是好官,這人活該去死啊!”

“怎麼會有人刺殺路縣令這樣為民做主的父母官?”

“李將軍剛來不久就發生這樣的事情,李將軍一定很生氣,所以才讓甲士拖著屍體尋找認識他的人。”

“可惜我不認識,不然既能幫路縣令報仇,又能得到重賞。”

“此人這麼眼熟,好像在城中出現過?”

“我也覺得見過他幾麵,他一定是姑臧城的人!”

有百姓覺得十分可惜,明明見過刺客,卻不知刺客的來曆。

倒是有幾名百姓暗暗點頭,他們像是認出刺客身份一樣,向府衙方向跑去,生怕跑得慢,賞錢被奪走一樣。

得知這麼快就有消息後,李瑄讓親衛將刺客屍體裝起來。

三名指認者被帶到府衙,李瑄要看看他們說得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皆賞十貫。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