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1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635 字 2024-06-28

李隆基現在直接稱呼楊玉瑤等為“姨”,大姨、三姨、八姨,以示親近。

宴會開始後,李隆基讓李瑄坐在他身旁,宮廷最好的美酒佳肴呈上。

這也使李瑄距楊玉環近在咫尺。

楊氏三姐妹都知道李隆基對李瑄寵愛有加,所以都敬讓著李瑄。

如果說彆的官吏賄賂他們,讓她們誣陷一個人,她們絕對敢。

但如果讓她們誣陷李瑄,她們一定不會這樣做,因為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倒是楊玉瑤看李瑄的眼神頗為癡迷。

她現在算是明白了,李瑄根本不受她的誘惑,好似宦官一樣,沒那方麵的情欲。

可李瑄俊朗剛陽的麵孔,每次看到,楊玉瑤都不能自已。

特彆是楊玉環向她們講李瑄麵對猛虎時的英勇,聽得她高潮亢奮。

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得到。

心中就像被什麼撓了一樣,癢癢的。她發誓一定會尋找合適的機會。

“七郎,李龜年譜有新曲,你聽聽看……”

李隆基說著,端起酒杯。

“在曲子方麵,聖人才是舉世無雙。”

李瑄趕緊起杯敬李隆基。

說話間,宮廷第一樂師李龜年開始演奏。

他不需要伴奏,吹奏橫笛時,悠揚婉轉。

雖然算是上頂級的技藝,但李瑄每一次見到李龜年,就想起“落花時節又逢君”。

此時李龜年在宮廷之中,風光一時無兩,讓李瑄頗為感慨。

接著,又有幾曲歌舞。

李隆基要是開心,李瑄就為李隆基敬酒。

這時,是一名雖年近三十,卻頗有風韻的女子,帶著一群年輕貌美的舞女,在宴會上舞蹈。

這成熟的女子高髻廣裳,穿得如同仙女一樣。

她們跳的是《淩波曲》,如同淩波仙子一樣,在玉笛、琵琶、羯鼓之下翩翩起舞。

領舞女子,輕盈的舞態似空中浮雲又似晴蜒點水,如龍宮中的仙女,在波濤中飄來舞去……

“七郎,這曲子為《淩波曲》,領舞者為宮廷第一舞者謝阿蠻。此曲為聖人所做,謝阿蠻舞之,富其神采。”

楊玉環向李瑄介紹舞女的身份,曲子的來曆。

“我聽過她的名聲。”

李瑄鼓掌的時候,也驚奇謝阿蠻。

因為謝阿蠻很像後世的“明星”,他妹妹李玉瑩就觀看過謝阿蠻的演出,非常崇拜。

每次謝阿蠻在某個王府內演出,李玉瑩就會和士女們跑去觀看。

他知道謝阿蠻是自開元後期以來,最受李隆基寵愛的舞者。

一舞畢,會引來士女們如潮般的熱情。

她和李龜年一樣,名字雖在“樂籍”之中,卻在內侍省列冊,享受五品官吏的俸祿。

楊玉環見李瑄看的出神,不時附掌,也不再說話,靜靜地看謝阿蠻表演。

淩波舞完畢後,謝阿蠻一禮退下。

“聖人,七郎要遠赴邊關,宴樂不應該這樣沒意思。”

性格最大膽的楊玉瑤來到李隆基身邊,嬌聲向李隆基說道。

“三姨想要如何啊?”

李隆基笑著問楊玉瑤。

這樣的歌舞他欣賞幾十年了,再精湛的技藝,也會有膩的時候。

所以最近幾年,他玩遊戲比較多。或者看馬毬比賽,可以讓他產生期待。

“我們姐妹三人都會樂器,聖人和玉環也精通音律,七郎琵琶精湛,我們自己彈奏。”

楊玉瑤緩緩說道,她要讓李瑄看看她的技藝。

“當如此!”

李隆基拍手。

“聖人,臣會得曲子不多,必然跟不上聖人的節奏,不能打擾聖人的雅興。臣願意以劣技琵琶獨奏。”

李瑄立刻向李隆基說一聲。

他本就是業餘選手,李隆基、楊玉環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他哪能爭風度呢!

“可!那我也演奏羯鼓。”

李隆基沒有勉強,他知道李瑄沒有空閒去演奏樂器。

“臣不敢讓聖人演奏。”

李瑄拱手說道。

“這是私宴,沒有那麼拘束,朕在宴會上奏樂的次數可不少。”

玩樂方麵,李隆基向來放得開。

“隻有曲可不行,妾身就跳一曲舞。”

楊玉環向李隆基說道。

“哈哈,玉環的舞,我可是百看不厭。”

李隆基哈哈一笑。

她最喜歡看楊玉環跳《霓裳羽衣舞》,但那樣的大舞,需要很多準備,而且不適合在小宴上跳。

霓裳羽衣舞恢宏大氣,是展現盛唐氣象的舞蹈。

“我先來!”

楊玉瑤毛遂自薦,第一個表演吹簫。

她技術很好,平時應該不少練習。

一曲落後,雖然大家都在鼓掌,但楊玉瑤神情很泄氣,好像也沒有吸引李瑄多大的注意力。

韓國夫人彈琴,秦國夫人奏笛。

楊家姐妹不僅個個貌美,還多才多藝。

輪到李瑄彈奏琵琶。

他對幾首曲子很熟練,如果說精通,卻也算談不上。

最近李瑄在研究《十麵埋伏》。

這首蕩氣回腸的曲子,這個時代並不存在。

李瑄隻是在前世聽過,並不知道曲譜。

但那種旋律,卻讓他難以忘記。

熟悉音律後,他能大概推演出《十麵埋伏》的曲子。

回去後,李瑄會找長離,看看能否恢複這首琵琶名曲。

李瑄知道自己彈奏的比不上宮廷的樂師,而眾人都很給麵子在鼓掌。

包括李隆基也是,相比於楊玉瑤,楊玉環含蓄一些。

接著,是李隆基表演的羯鼓。

李隆基不愧是音樂高手,舉止豪放。

他敲動羯鼓的時候,激烈的時候,如黃河咆哮奔湧,疾速的時候密集如雨點拍打,緩和的時候,仿佛讓人心跳跟著每一次落鼓。

有連貫的時候,配合著李隆基的舉止和眼神,讓羯鼓的韻律發揮到極致……

“聖人之音神妙……”

李隆基打完羯鼓後,李瑄站起身恭賀。

李隆基在音樂方麵的成就,古今君王無有企及,哪怕是未來。

他不僅自創許多名曲,而且精通各種樂器,還會填詞。

“七郎以後要學習羯鼓,這才是男人的樂器。”

李隆基卸下羯鼓。

諸樂器中,他最愛羯鼓,掌控羯鼓的節奏一絕。

他認為自己是千古帝王,羯鼓能襯托他的豪放。

“閒暇之餘,一定會學習,但聖人的羯鼓登峰造極,我終極一生都難以達到!”

李瑄點頭的同時,還不忘恭維李隆基。

李隆基很受用,他也認為他的羯鼓無人能及。

有幸見過的大臣,無一不拍案叫絕。

李瑄為李隆基呈上美酒,兩人同飲一杯。

趁著楊玉環去更換衣服之際,李隆基與李瑄閒聊道:“七郎能在宗聖觀為我和玉環祈福,據宗聖觀主上書,七郎在紫氣東來的時候祈福,無比虔誠,那一日的天地紫氣是往日的十倍,這樣的異象代表這什麼呢?”

“這一定是預示著聖人能健健康康,長命百歲,隻有聖人這樣的千古明君,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李瑄頗為動情地向李隆基說道。

他知道這一定是宗聖觀主瞎說的,用以取悅李隆基。

天地紫氣即便有,那也不可能在祈福的時候飆升十倍。

他沒有說“萬歲”,而是說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卻讓李隆基很舒服。

李隆基雖然崇尚道教,渴求“不死藥”,但秦皇漢武已經向他證明天底下不能得到。

如果能這樣活到百歲,就算是天上的神仙,也無法與他比較了。

“七郎在終南山,可遇詩興?那等仙山,不留詩篇,實屬遺憾。”

李隆基饒有興致地向李瑄問。

“臣仰慕在終南山無拘無束的人,想在深山中尋找真正淡泊明誌的隱士,可惜沒找到。所以寫了一首詩《尋隱者不遇》。”

李瑄明明找到李泌,卻說沒找到“大隱士”。

“快念一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