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1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26206 字 3個月前

在製科完成後,十月下旬,李隆基就啟程前往驪山離宮。

為時兩年多,離宮新一輪的建築,已經完成。

由於恒古不變的溫泉,周、秦、漢,都在驪山建築離宮彆苑,作為皇帝的溫湯避寒之所。

周幽王在此修建“驪宮”,秦始皇建“驪山湯”,漢武帝建“漢驪宮”,太宗皇帝的“湯泉宮”,高宗皇帝的“溫泉宮”。

從天寶四載開始,李隆基為討楊玉環開心,依驪山山勢大興土木,環山列宮殿,宮周築羅城,並修建了登山路和通往長安的複道。

於今年天寶六載八月,李隆基取左思《魏都賦》中“溫泉毖湧而自浪,華清蕩邪而難老”將新宮命名為“華清宮”。

也就是說,今年的溫湯,是李隆基第一次來華清宮,沐浴華清池。

李隆基還專門為楊玉環修新的池子,海棠湯。

因湯池平麵如一朵海棠花而得名。

李隆基也認為,隻有海棠花能襯托楊玉環的嬌媚。

另外,在今年五月,長生殿也完成建築。

由於長生殿供奉大唐自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大聖皇後武則天、中宗李顯、睿宗李旦及追封的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李耳,共七位皇帝靈位之地,所以長生殿也被稱為七聖殿。

天地清寒,攜帶楊玉環和楊氏姐妹,浩浩蕩蕩地前往驪山離宮。

千乘萬旗被原野,雲霞草木相輝光。

隨行的有文武百官、侍從宮女、禁軍衛士,還有一些文武官吏的家屬,蔓延十幾裡。

因為接下來的數月時間,李隆基都要在華清宮主持朝政。

李隆基心情很好,他在龍輦上,隨著宮人眷屬步行的速度,與楊玉環一起觀賞著沿途的風景。

他絲毫沒想過長安因“野無遺賢”的事件,議論不休。

連士族子弟,也對此產生不滿。

他們認為李林甫就為一個所謂的“野無遺賢,萬邦鹹寧”,就將天下士人耍得團團轉。

而聖人竟然也聽從,這對文人產生巨大的衝擊力。

整整一天時間,李隆基才到達華清宮。

南依驪山而建,北望渭水。

山的另一邊是果園。

在驪山北部,從山上到山下,宮殿林立,樓閣相屬。

周圍還有百官屬衙和公卿府邸。

以後每天都會有大量的物資從長安運送而來,資費無計。

聖人每天在華清宮的花費,數百戶中等百姓之家全部資產都不足夠。

李隆基從西門望京門,正式進入華清宮。

他需要修整三日,百官安置自己的家眷,才開始處理政務。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楊玉環似乎並沒有以往那麼開心,這讓李隆基想方設法,討楊玉環歡心。

打通子午道,開辟涪陵至長安的官道,建立驛站,備良馬,隻是其中之一。

殊不知在這驪山之上,周幽王姬宮湦為搏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

……

十一月中旬,長安突然飄下小雪,落在李瑄的帽子上。

三個月的河東巡查完成,李瑄回到長安。

這一場巡視,李瑄處理了獻瑄玉的豪強和刺殺他的豪強,懲治了與豪強勾結的貪官汙吏。

獲得數十車金銀珠寶,絹、錢以百車計。

豪強的土地分給佃戶、百姓。

如平陽郡太守孔興等官吏,都已經被押回長安,處以重刑。

不孝的縣令鄭延祚被免職,終生不得再為官。

對於天下豪強來說,李瑄此次巡視,不輕不重。

雖滅有一些豪族,但大部分大族還在。

但他們知道李瑄不會善罷甘休,一有機會,必會對他們連消帶打。

豪強隻能儘量不讓李瑄握住把柄。

同時心中積蓄一股怨氣。

他們認為李瑄壞了規矩,他們是特權階級,怎麼能和賤民一樣也?

“天水王,聖人令你去重明閣等候。”

李瑄到達離華清宮最近的戲水驛時,有宦官騎馬而來,通知李瑄。

“遵旨!”

李瑄拱手。

他回來後,就直接前往華清宮,宋國公府包括李適之,都已經搬遷到華清宮下。

他想看看這次回來,李隆基有什麼交待。

沐浴更衣後,李瑄騎馬前往華清宮。

李霅也來戲水驛接他,李瑄與李霅攀談過後,讓羅興、薛錯等親衛和李霅一起回聖人為李適之所分的府邸。

李瑄到達華清宮後,過望仙橋,入北瞭門,到達重明閣。

李隆基的車駕還未到,李瑄在重明閣等候。

他在二樓窗外,觀看者華清宮的美景。

宮殿瓊樓,寒酥輕落,點點銀花覆台階。

遙望內宮之中,雪若細鹽,輕輕灑落,為那雕梁畫棟勾勒出一幅素雅畫卷。

大概兩刻鐘後,李隆基從華清宮開陽門出,車駕在重明樓停下。

華清宮溫湯之地的內宮有四門,東門為開陽門、南門為昭陽門、北門為津陽門、西門為望京門。

內宮中有諸多溫湯池,以及李隆基和楊玉環居住的飛霜殿,另外還有長生殿。

除此之外,連朝堂都在內宮之外。

“拜見聖人!”

李瑄下樓向龍輦上的李隆基拜道。

“七郎平身!”

李隆基下龍輦向李瑄說道。

“謝聖人!”

李瑄再次一禮。

“七郎此去河東三月,鏟除奸佞之徒,震懾宵小之輩,彈劾不檢不孝,可謂功德圓滿。”

李隆基拉著李瑄的手,一起步入重明閣二樓。

宦官宮女在前方收拾閣內,布置茶水、點心。

將取暖的炭火,也布置在重明樓中。

“全賴聖人天威,才能如此順利。”

入座以後,李瑄向李隆基恭維道。

“此行河東,七郎看到什麼,朕想聽真實的想法。”

李隆基又向李瑄問道。

“恕臣直言,百年的安寧,土地兼並日益盛行,雖盛世依舊。但未來卻不好捉摸。常平新法需快點實施,自古皇帝能治當世太平,即為明君。若聖人治理天下可澤被百代,則為千古聖君。”

李瑄沉重一番後,向李隆基說道。

他們坐在二樓的窗戶邊,能看到外麵紛紛揚揚的小雪花。

旁邊的火爐,給予他們溫暖。

李瑄強調李隆基當世太平沒問題,但李隆基百年以後,國家就會出現危險。

李隆基不可能不知道朝代更迭的故事。

漢文帝的韜光養晦,能讓國家數代強盛。

李瑄暗示李隆基如果施展常平新法以及接下來的一係列新法,則可使國家百代不衰。

這樣人們往後誰會不稱讚呢?

“既然如此,就托付給你了。”

李隆基品了一口茶後,向李瑄說道:“明天我會在朝堂上宣布的,做好準備吧!”

“臣必不負聖人所托!”

李瑄起身向李隆基一拜。

拜相已成定局,不容更改!

李瑄沒有聽李霅說罷裴寬為相的消息,意味著三宰相的局勢可能會形成。

否則明天罷裴寬為相,當天就任李瑄為相,這樣的事情還沒有發生過。

一般都是罷相過一段時間內,再任命新的宰相。

“七郎軍功無上,才氣無雙,處理政務剛正不阿,檢舉不法儘心儘責,心中有萬條溝壑,利國利民的政令層出不窮。如果在朝堂上找一人為宰相,那一定是你了。”

李隆基將李瑄扶起來說道。

“聖人讓臣擔當重任,臣當一心一意,輔佐聖人。請聖人革去臣河東、朔方、河西、隴右四鎮節度使的官職,以及諸多使職。”

李瑄主動向李隆基請命道。

“這樣!先革除七郎河東、朔方節度、支度、營田、押蕃、節度等使。”

“七郎亦不再掌隴右、河西兵權,但以宰相的身份,遙領隴右、河西節度使,如此,歸附的白蘭羌、吐穀渾、蘇毗、黨項、通頰等部,才不敢輕舉妄動;回紇和吐蕃,也不敢再有覬覦大唐之,七郎名將的威望,是鎮國之石。待回紇、吐蕃等完全畏服,再去下河西、隴右節度使的職位。”

“七郎的河西、隴右營田、支度、采訪、押蕃、鹽鐵、討擊等大使的職務免去,赤水軍大使、三受降城絹馬互市大使的職務免去。”

“河西長行轉運能使、隴右群牧大使、黃河轉運大使的職務七郎依舊兼任。”

李隆基似乎早已有計劃,將李瑄的職務安排得明明白白。

讓李瑄遙領河西、隴右,不領兵權,震懾吐蕃、回紇,以及附屬五部,由楊玉環提出,正合李隆基心意。

其他的一通使職,確實不適合再兼任。

不過隴右群牧大使的職位,李隆基覺得李瑄乾得很漂亮。

三年來一直征戰,即便如此,大唐的牧監馬匹到達九十多萬匹,還不包括河隴軍隊中越來越多的戰馬。

另外,李隆基還聽說李瑄在青海上一個叫應龍島的地方,培育青海驄的寶馬。

又從西域重金購買種馬,培育優良的河曲馬。

李隆基認為李瑄有養馬的才乾,所以繼續兼任。

哪怕李瑄卸任隴右群牧大使,這個職位李隆基也不會讓其他節度使兼任。

還有河西長行轉運大使,這個職位以前就是宰相兼任。

李瑄用長行轉運為他運送不少寶物,所以他還讓李瑄繼續。

黃河轉運大使,李隆基也打算給李瑄代管。

這樣李瑄雖然一下去掉眾多使職,但除去已經“有名無實”的河西、隴右節度使,最有權力的三個大使職,李瑄依舊保留。

“臣……遵旨!”

李瑄沒有矯情,向李隆基拜的時候,心中鬆一口氣。

他一直擔心李隆基會直接剝奪他四鎮的職務。

現在看來,楊玉環的枕邊風吹得還是挺好的。

隻要有河隴軍的名義主帥在身,他的影響力就會一直在軍中。

在老部下的配合下,能在關鍵時刻控製河隴軍隊。

其實隴右群牧大使和河西長行轉運大使的保留,在李瑄意料之中。

這樣的職位,本就是李隆基最信任的大臣兼任。

一般的節度使,不可能拿到養馬權。

曆史上的安祿山倒是在天寶十三載拿到了。

但他隻能管理範陽北部有限的幾個牧監。

大唐的牧監大部分都在隴右、河西一帶,要不然也不會叫“隴右”群牧。

安祿山無法到達隴右,鞭長莫及。

“七郎離開軍中。但沒有人能接替七郎的全部兵馬。我準備在四鎮任命四個主帥,七郎麾下猛將如雲,人才濟濟,可推薦一下。”

李隆基向李瑄說道。

主帥離軍,在大軍立下滔天戰功的情況下,肯定從四鎮內部提拔。

不會從外部空降主帥,這一點李隆基清楚的。

河隴軍先擊回紇,又先後剿滅吐蕃五十萬大軍。

如果空降一個主帥,誰會服氣呢?

除了李瑄,什麼樣的主帥才能震懾住這樣的軍隊?

“這種大事,由聖人定奪即可,臣已離開軍中,就不便再多說了。”

李瑄含糊其辭地說道。表明自己不會再摻和軍中的事情,隻想安安心心主持新法。

“我哪有七郎熟悉麾下的才能呢?我知道七郎的忠心,但就不能為我分憂嗎?”李隆基不悅地說道。

“臣惶恐。請聖人提問名將,臣會為聖人介紹詳細。”

李瑄趕緊回複李隆基。

“安思順如何呢?他的名字我在開元初年就聽說過。”

李隆基暗暗點頭,向李瑄問安思順。

“安將軍參加武街之戰的時候,臣還未出生。他是忠臣的後代,對國家一心一意。他父親安波注老將軍七十歲還在馬上,安將軍五十多歲亦披甲上陣殺敵。從漓水之戰到九曲之戰,再到大非川之戰,安將軍都功不可沒。臣想來,他有能力統領一軍。”

李瑄向李隆基介紹安思順。

說實話,安思順忠心的是大唐,不是李瑄的親信。但李瑄還是不吝嗇對安思順的美言。

“忠臣!讓他節度哪裡好呢?”

李隆基想到安思順的生平事跡,四鎮安排在哪裡更合適。

“臣認為去朔方可以。他的資曆能威服朔方的軍隊。”

李瑄提示李隆基。

“有道理!”

李隆基點頭,朔方確實需要安思順這樣的強將鎮守。

“高秀岩呢?”

李隆基又問另一名副使。

李瑄的回答也是一般無二,闡述高秀岩勞苦功高,還是漓水之戰的關鍵角色。

“讓高秀岩這樣的猛將坐鎮太原吧!”

李隆基主動提出讓高秀岩擔任河東節度使。

他故意不考慮程圭和李光弼。

朔方的程圭,河東的李光弼,哪怕此次也立有功勳,也無法成為節度使。

因為他們都是王忠嗣一手提拔的心腹部下。

王忠嗣案剛過去不久,李隆基心中的懷疑還未消弭。

李瑄也不會不識抬舉地推薦他們兩個。

所以李隆基要調遣李瑄麾下的猛將入河東。

“聖人英明!”

此正中李瑄下懷。

“七郎麾下將領功績和能力最高的是哪兩個?”

李隆基這才將目光轉到河隴。

“曾殺死吐蕃讚普之子的臨洮軍大使王難得,他追隨我參加漓水之戰、白亭海之戰、九曲之戰、苦拔海之戰、大非川之戰,是一員能力高超,資曆雄厚的大將。”

“還有後來居上的哥舒翰,他是哥舒道元的兒子,四十歲折節從軍,在之前就參加漁海之戰,立下功勞。九曲之戰的時候,連攻克數城,又有曠野大戰,斬將搴旗如探囊取物。大非川騎兵大戰的時候,威猛不凡,手中長槍折斷,依舊拿半截長槍殺敵。”

李瑄向李隆基推舉這兩員猛將。

“就是他們兩個了,讓他們知節度事,在七郎餘威之下,河西隴右必可無虞。”

李隆基撫掌大讚。

都是他親手授予英雄勳章的猛將,他認為這些人會無比忠誠。

一個蘿卜一個坑,李隆基又問其他有沒有可提拔的。

李朱師任河西都知兵馬使,李廣琛任赤水軍大使。

車神塞任臨洮軍大使。

安重璋任積石軍大使。

辛雲京任隴右都知兵馬使。

荔非元禮任武寧軍使……

都是一些順利順理成章的升遷。

大軍使成都知兵馬使,中軍使成為大軍使。

李廣琛和車神塞都升上去,張興為臨洮軍副使,兼陌刀將,手下還有左右陌刀將各一人。

其他的幾個空缺的軍使,都由軍功者遞升。

李瑄還請車神塞為關西遊弈使。

討擊使不再設。

李瑄與李隆基在爐火前談論一個多時辰,在下午的時候,李瑄回到驪山的宋國公府。

李隆基又在華清宮下送李瑄一座府邸,為天水王府。

李瑄在驪山果園附近還有一座大府邸,但那裡距離華清宮有一定距離,不方便上朝。

回到宋國公府後,李瑄很鎮靜,他沒有向李適之說。

聊了一會,就回到李適之為他準備的房間休息。

李適之以為李瑄三個月的巡察太累了。

確實累。

但李瑄早睡是想將精氣神調整到最巔峰。

一夜無話,隻能聽到風吹和雪落。

翌日,天色還是黑暗,但一夜雪花落,使整個華清宮內在圍牆,都一片銀裝素裹。

文武大臣們從山下宅院中出來,駕車向華清宮而去。

一個個在車內凍得直哆嗦。

李瑄和李霅同車。

“在華清宮確實沒有長安舒服啊!”

李霅搓著手向李瑄感慨道。

“是麻煩一些。”

李瑄笑著回道。

皇帝是舒服的,那飛霜殿內,有溫泉水環繞,下雪的時候熱空氣上升托住雪花不下落,就像大殿頂上浮起一層白霜。

還有楊玉環那樣的美人陪伴,可以想象冬天得多舒服!

在內宮,有專門為大臣們準備的沐湯之地,但得李隆基允許才行。

“這衣袍還是有些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