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百姓被征發服勞役,參加滅國之戰,因為山區運輸十分辛苦,而且持續時間長,服役期限必然超過一個月。
那麼,他們家中怎麼辦?到了農忙季節,家裡農活誰來乾?
一個壯勞動力長期離家,家中經濟來源少了,萬一碰到急事,家裡老弱婦孺無依無靠,或者舉債,然後因為收入減少,還不起,利滾利,怎麼辦?
服役的青壯,在運輸期間,吃住條件如何保證?若病了,怎麼安排治療、休息養病?
是不是要帶病運輸?
如果戰事真的持續將近一年,這麼多青壯的輪休,怎麼才能做到公平?
李昉問的問題,全都是關於服役百姓該如何組織、管理、獎懲以及安頓。
道理很簡單,他要提防被人“釣魚”,因為一旦“工程成本失控”,會禍害許多百姓。
青壯勞動力,是各自家庭的頂梁柱,頂梁柱沒了,家也就沒了。
而這一個個家庭,就是王朝的根基,代表著賦稅,代表著服勞役的勞動力。
李笠見兒子問得很仔細,沒有打擾,看著幾個侃侃而談的參謀,很滿意:專業人士,就該有專業人士的樣子。
自從有了戰爭,就有了後勤運輸、保障,所以,後勤運輸、保障的相關知識,自古以來就有。
但這種知識上不得台麵,因為對於士人而言,粗鄙軍吏掌握的技能,不值一提。
教人如何打仗的兵法,倒是有不少傳世著作,這些兵法,當然會強調後勤的重要,但具體怎麼保證後勤,不會說太細。
而具體詳細描述軍事後勤技術的書,甚至專門的軍事後勤學說,沒有。
因為這種知識,其實等同於民政中的物資轉運、人員征發和管理知識,無非是辦的事是民政還是軍務,所以被視為“吏學”,不受“主流”重視。
隻有那些具備地方執政經驗,或者打過許多仗的將軍,才會對後勤運輸、保障知識,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甚至,軍事後勤、保障知識,成了“將門家學”的一部分,長輩將其作為家傳知識,傳給自家人。
而不會作為學校的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教授。
如此一來,戰略層麵的後勤規劃、成本估算,一般需要民政官署的人員來承擔,但戰場軍事運輸和安全環境下的民政運輸又有不同。
導致估算出來的後勤成本,隻是個大概的數字,而等到戰爭開始後,基本上大幅上漲是必然。
所以,想要較好的估算軍事行動的後勤成本,並在開戰後,控製後勤成本的上漲,需要有地位高、專業知識豐富的專業人員來承擔這一職責。
於是,參謀一職應運而生。
參謀,由一定級彆的軍官擔任,要有帶兵經驗,入軍校學習專業知識,畢業後履職。
作為一個群體,全程參與到作戰、行軍、後勤的謀劃中去,參與決策、執行以及監督。
所謂“專業知識”,以後勤運輸計,有幾點要很專業:
一,什麼規格的橋(橋麵寬度),其每小時通行能量(人、車、馬)是多少,要掌握。
二,各種典型道路路況,每小時通行量(各類運輸工具)是多少,要掌握。
三,水路運輸,不同水位,能有什麼吃水量的船隻通行,每日貨運量最大能有多少,要掌握。
四,水、陸轉運,如何調度、調配人手,如何編組人力運輸隊、畜力運輸隊。
以上總總,其實都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將其量化,用“每小時通行量”、“每日貨運量”等指標,來量化後勤運輸、保障各環節的成本。
如此一來,可以在開戰前的“廟算”環節,根據作戰方案,規劃後勤補給路線(糧道)。
給皇帝和宰輔們擬定幾套合理的後勤方案,估算相應的後勤成本。
開戰後,可以儘可能控製後勤成本的增加,儘可能避免成本失控。
隻有後勤穩了,前線軍隊才穩,將領才可以更加從容和敵軍周旋。
當然,參謀的職責不光是保障後勤,還要參與作戰、行軍規劃,用集體的智慧來協助軍隊打勝仗。
參考後世,專業化的“參謀部”,應該是一支新式軍隊的大腦,而依賴天才將領帶兵挑大梁的傳統做法,變數太大了。
畢竟天才難得。
李笠見兒子問問題問得起勁,思緒很快飛到彆處。
皇帝要掌握軍隊,位置才坐得穩。
但並不是每一任皇帝,都具備過硬的軍事素養,以及戰略眼光。
那麼,依靠參謀製、軍校軍官團、基層軍士等一係列手段控製軍隊,並指揮軍事行動,就是他留給子孫的財富。
而現在,他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統一天下。
這件事,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