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這東西, 其實之前就有人用過, 叫做“疊扇”。
魏晉時人人愛談玄,為了表現出超脫瀟灑之意,往往會拿個羽扇或團扇擋住自己的臉再冥思苦想,稱之為“障扇”,但這兩種扇子都不方便攜帶,於是曾有人做出過羽毛疊扇來代替團扇。
但這種疊扇的開合並不是很流暢, 經常打開不成一身碎毛, 看起來頗為狼狽,加上玉骨後沉重掂手, 和“從容”的風度不符,於是並沒有流行開。
但祝英台做的不是羽毛疊扇,而是後世常見的書畫折扇。這種扇子用了竹子為骨, 一麵作了畫, 一麵題了詩,開合之間瀟灑至極, 讓馬文才一看就喜愛上了。
這段日子以來, 蕭衍都在煩惱著該怎麼讓北人一來就覺得南方果然是衣冠正朔。彆人口口聲聲說什麼“胡虜”、“塞種”, 但他自己知道, 自北方文帝改革以來,北魏已經早不是幾百年前那個部落城邦了,南人該有的東西,他們都有。
如果不能讓北人由衷的仰慕南朝的文化並產生距離感,在兩國談判之中, 優勢會蕩然無存。
彆人可能不知道,但馬文才知道,一旦皇帝有了什麼無法解決的事情,就會躲入同泰寺裡“齋戒”。
浮山堰一事最大的打擊不是消耗了梁國這麼多年的國力,而是把這個國家的自信和驕傲打掉了。
一直以來,這位陛下也曾經曆過各種失敗,但這些失敗都是可以接受的。浮山堰的垮掉讓他的自信也跟著垮掉了,自那以後,他做出任何重要的決定時都會猶豫不決,甚至不敢再輕易下決定。
隻有在同泰寺裡,在小小的鬥室之中,他才感覺到過去的那種果決回來了,因為在那裡,他是有漫天神佛庇護著的。
越接近真相,馬文才就對現在的梁國越失望。梁國其實已經到了頹敗的邊緣了,可似乎沒有多少人能看得見,各個都在醉生夢死,試圖用這種方式就能掩蓋內心的惶恐。
但北方也是一樣的爛攤子,比南方好不了多少,已經改製的北魏遲早會變得和南方一樣,他連另投彆處的選擇都沒有。
有那麼一個瞬間,他甚至能和遠在北魏的蕭寶夤產生共鳴。
蕭寶夤生於南方,居於北方,恐怕比他的體會更甚,那他會不會和自己一樣,產生無處容身之感?
但這些念頭最後也隻是一瞬,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在未來幾年內儘力把握住這種難得的安寧,並發展自己的實力才是重點。
在馬文才的建議下,聽話的祝英台便去做了。
她委托了那些竹工連夜給她趕製了幾十把扇子,扇麵是用上好的銀光紙製成,紙質光潤潔白且有一定厚度,扇骨用的都是無子的殘簡,這些竹子經過這麼多年的時光,早已經浸潤出了玉一樣的光澤,哪怕什麼都不寫,這樣的扇子拿在手裡都是一種凝聚了時光和文化的藝術品。
擔心彆人會覺得竹子輕賤,她還讓竹工們在扇骨最外側刻上“玄圃園”的名號,既然是東宮所出,再輕那也不賤。
隨後的幾天內,太子為了選拔人才一直都在開著詩會,題目越來越刁鑽、要求的也越來越多,能留到後麵幾天的都是在作詩能力上萬裡挑一的人物,比如之前那位老者吳均,比如鮑照的那位後人鮑涯。
正因為人開始少了,祝英台之後幾天終於開始有空折騰馬文才交代她的事情了。
除了按照太子的要求將詩文錄下來以外,她還會將每個人當天做出的優秀詩作謄抄在扇麵上,以太子的名義贈給他們帶回去做紀念。
隻是些竹子和紙張做出來的東西,所有人都沒有多想,人人當場就收了。而祝英台確實也很崇拜這些真正有詩才的人,每首詩認真去謄抄了,不是每個人都有她這樣一筆好字,這扇麵不看詩文,僅僅看字也是一種享受。
現在本來就是六月,今年又格外的熱,身上插把扇子實用性很強,用來扇風確實很涼爽,不時就要拿來使用,加上有些人為了學習祝英台的字,更是時不時展開觀看,這一看就不免引起彆人的注意,再看到玄圃園的標記,折扇這種東西一下子就火了。
四處都在恭維這種扇子,甚至稱呼它為“玄圃扇”,人人都以腰間能插一把玄圃扇為榮,儼然成了新的風尚。
但實際上,太子知道這折扇比彆人還晚些,當他知道這東西出自自己的玄圃園後,整個人都是懵的。
玄圃扇?折扇?
能寫詩作畫的扇子?
他怎麼不知道有這麼個玩意兒?!
當命祝英台呈上自己的折扇後,蕭統敏銳的發現了其中可用之處,讓玄圃園裡的工匠放下手中其他的事情,全力趕製這種扇子,並請當世書品最高的幾位大家為扇麵題詩,賜給這次負責接待北魏來使的大臣和郎官。
扇麵上的詩,用的是祝英台複原的、在此之前從未麵過世的《古詩十九首》。
能被挑選出來接待北魏來使的臣子和郎官,無一不是出身、容姿和學識在梁國一等一的人物,其中甚至還有一位女子,乃是東宮十學士之首劉孝綽的三妹劉令嫻,人稱“劉三娘”。
這位劉三娘詩才驚人,七歲時便能詠詩作對,風格大膽熱情,其兄在東宮時常常自歎自己的才學不如其妹,引發了太子強烈的好奇。
太子命人召來對答,劉令嫻果然名不虛傳,遂歎服並點為女官,輔助太子妃接待魏國公主。
蕭衍後宮沒有皇後,太子的生母丁氏已逝,這時候隻有讓太子妃蔡氏來負責這些事情了。
這位劉三娘今年年方十六,在京中追求者入雲,賜給她的扇子上書寫的正是那首《迢迢牽牛星》。她對此扇愛不釋手,無論什麼場合都拿著它,那些追求者為了討好她,也將扇子誇得天上有地上無。
這玄圃扇火了,自然有人仿製。但是眾人一開始眾人還顧及到太子,隻是在自己家裡命匠人仿製,沒有古簡作為扇骨就用象牙和其他珍貴的材質,扇麵上書寫的是自己最引以為傲的詩句,不敢拿出去炫耀,就在家中把玩。
但總有膽大的自以為“放浪”而拿出去,有一個人就有第二個、第三個,法尚不責眾更彆說這些高門士子,最後對折扇的追捧席卷整個建康,成了一種風尚。
人人都在攀比扇子的材質、扇麵的紙張、扇子上的詩文繪畫後,反倒是最初贈送扇子給人的祝英台,就這麼被人遺忘了。
對此,祝英台表示喜聞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