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一舉成名(2 / 2)

人人都愛馬文才 祈禱君 7321 字 10個月前

作為禦史台最難以攻克的厲害人物,裴山曾經被譽為“除了祝小郎外毫無軟肋”,斷袖到這個地步,跟公開撒狗糧也沒什麼區彆。

朝中多少想給裴山做媒的長官,都在聽說裴山和書令史祝英台十分恩愛後斷了這個念頭。

男人好男風沒什麼,貪圖新鮮也沒什麼,這世上多的是一邊好男色一邊生兒育女之人,可要是愛上某個男人多年,一直都不願成親,那必定不是逢場作戲,這時候還把女郎說媒給他,那就是把良家子往火坑裡推。

如今“祝英台”是女人的消息被傳出,再被證實不但在東宮為官,甚至還在京中娶了一房美妾,又與禦史裴山有情的事情一出,這麼一個既能征服男人又能征服女人的女冠,頓時被人視作了“神人”。

大梁對魏國的情報能力不怎麼樣,可搜集八卦的能力卻是蓋世無雙,沒有多久,這個叫“祝英台”的書令史就被人扒了個一乾二淨。

原來她會成為東宮的書令史,是因為她的書品上上,一手書法登堂入室,儘得衛夫人真傳。據說會稽學館的學舍門前至今還有她的手書,學館弟子入館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拿她的字當字帖,臨摹書法;

原來她雖然不是“天子門生”,但如今名聲鵲起的馬文才、徐之敬、傅歧和褚向幾人都是她的同門同窗,她在京中做官幾年,和幾位好友也關係莫逆,傅歧曾在公開場合說過他們都是“生死之交”;

原來她年紀頗小,絕不是旁人認為的老翁,而是位不滿二十的女郎,而她出仕之時,甚至還沒有十五歲;

原來她一直在東宮就任,還和幾位皇子都私交甚好,三皇子經常邀請她赴宴,她也宴請過不少才子;

原來她曾接待過魏國使臣,甚至和魏國幾位宗室都關係親密;魏國的女將軍花夭據說是她的密友,魏國來的那位楊白華也和她私下裡稱兄道弟……

一時間,關於祝英台的傳聞塵囂直上,其中真假摻半,有些完全不認識祝英台、甚至隻和祝英台打過照麵的,也都將她的奇人異事說的眉飛色舞,好似早就看出她有“道骨仙風”,或是“飄然出塵”的什麼氣質似的。

這些傳聞傳著傳著,視線便漸漸集中在了東宮上,引發了旁人更大的好奇。

那位太子殿下,到底知不知道祝英台是男是女?

如果太子殿下知道了祝英台是女人,會有什麼反應?

既然這位祝英台是神仙弟子,那她選擇入東宮為官,是不是存著替上天“考察”太子的意思?

聽說她好像是十分失望之後自己辭去官職離開的,結果沒有多久太子就出家了,這是不是代表太子並不是受到上天眷顧之人?

這些流言的傳播速度之快、牽扯方麵之廣,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之外,包括和祝英台相識的熟人們。

原本被人故意忽視的太子蕭統,也又一次用某種不好的方式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就連遠在會稽上虞的祝家莊都被頻繁來拜訪的高門所驚動,不得不遣了祝家的少主祝英樓上京,親自前往丹陽會見英台。

台城裡,蕭衍正為道門對“祝真人”名聲的推波助瀾大發雷霆,作為祝英台的至交好友和緋聞男友,馬文才與“裴山”都被召入了宮中,承受著來自於皇帝的詰問。

“這個祝英台怎麼回事?到底是男是女?她究竟會什麼神術?!”

蕭衍摔下一本折子,大怒道。

“一會兒是衛夫人的傳人,一會兒是魏夫人的傳人,這兩位已經作古了這麼久了,難不成真是下凡來教她不成!”

馬文才和梁山伯被吼得耳鳴陣陣,立於殿下,心裡都有些詫異。

蕭衍雖然崇佛,但對道教也一直尊崇有加。陶弘景被譽為“山中宰相”,皇帝每得其書,皆燒香虔受,對茅山也是賞賜不斷,連出產丹石的土地也經常賜給道門為產。

如今會因為祝英台的事發這麼大的脾氣,多半不是因為她有欺君之實,而是因為她的事,將東宮牽扯了進來。

祝英台的事被人推波助瀾到了這種地步,未必沒有人想要借此事試探聖意的緣故。

兩人都想到了這點,於是回答的越發小心。

“陛下,臣與祝英台雖和祝英台有私情,但一直是發於情止乎理,從未有過輕薄之舉,所以並不知她是女子。”

梁山伯睜著眼睛說瞎話,“臣若知道她是女子,又何必背著‘斷袖’之名,這麼多年都不成親?”

這話說的倒是挺可憐了,就連蕭衍想到“裴山”這遭遇,都有些同情。

梁山伯見蕭衍表情有所鬆動,趁熱打鐵道:“但臣會心儀之人,自然是有過人之處。祝英台確實書法出眾,又擅各種奇術。實不相瞞,彆說玄圃園裡收集的殘破古卷是英台修複的,就連禦史台有時候搜到了密信無法解讀,都會請祝英台來調配丹藥、使其現形。”

到了馬文才這裡,更加言簡意賅。

“臣在學館與英台是同舍,但不知她是女子,否則也不會舍近求遠和她妹妹結親。她在學館時與大部分學生皆不相同,既無門第之見,也無士庶之分。而且她的書法曆算、天文地理,在館中公認第一,連祖先生都盛讚過自己的術算之學不亞於當世大家。”

馬文才頓了頓,又拋出幾件秘事。

“至於臣這麼多年經營的美酒、白糖,甚至於陛下委托臣精煉的銅器,所有的方子,都是英台贈與臣的。”(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網址: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