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情竇初開(2 / 2)

金骨傳奇 木杉557 4192 字 8個月前

曾淇跟隨虎缶等人翻山越嶺整整一日,到了竹林居所後又忙著用簡陋的食材灶具烹製飯食,花儘心思,心身俱忙碌勞累,倒是減輕了心中的相思怨懟。看著談笑風生、狼吞虎咽的虎缶,又愛又恨。愛其朗眉星目,還對自己關懷倍至,恨其不解風情,隻將自己當作孩童。隻是自小無人教過曾淇情愛之事,心中明明愛極,卻又懵懵懂懂,不知自己愛得對不對,不知是否當對心上之人言說愛慕之意,更不知該如何說起。

這一個多月子昭天天吃攸幾所做缺油少鹽的飯食,口中早已淡得生煙,嘗過曾淇做的飯食之後也是讚不絕口,問道:“不知這位女子是少菟何人?”

虎缶如實答道:“此乃虎方曾氏之女,名喚曾淇,自幼在虎府長大,如吾親妹一般。此番前去,欲與奄、亳二都中大族女眷結交,殷都府中一時彆無其他女眷,故而攜同曾淇前往。”

子昭聽聞此言,樂得眉花眼笑,說道:“與奄、亳二都大族女眷相交是條妙計,確是應由自家女眷出麵為宜。如少菟所言,君視曾淇為親妹,然而虎、曾二氏既不同姓,又不同宗,如何以兄妹相稱?殊不知奄、亳二都大族最重禮法,眼下汝二人實屬無名無份,由曾淇出麵結交大族恐惹其指摘。不若由我做媒,少菟娶曾淇為妻,以虎世子婦之名必能出師有名、旗開得勝。如此為之,為國事奔忙之餘,又成就一段佳姻緣,實乃一箭雙雕、一石二鳥、一舉兩得之策。”說罷,子昭忍俊不住,笑出聲來。

子昭此說乃是無心取笑,隻因其在山中月餘,天天守著鬼殳、攸幾和羊井,外加一位整日一本正經的師傅甘盤,每日除了端坐而論道,便是勞力於竹林,實在無聊透頂。今日終有好友相訪,還攜有年輕貌美的女子,故而子昭一如往昔在殷都與好友戲耍玩鬨一般,隨口調笑取樂。

然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曾淇聞聽子昭如此說法,一改這幾日麵上無光,眼中無神的神態,頓時眼中流光溢彩,臉頰微微泛紅,低下頭去。

虎缶當然知道子昭是在胡鬨取笑,殷都一班好友之間如此調笑甚多,倒也不在意。隻是一瞥之間無意看到曾淇容顏增彩、精神煥發之態,既覺其嬌美動人,又察覺到此刻曾淇的神態與這幾日萎靡神色的天壤之彆,心中不免有所動。

因曾淇自小與虎缶同長於虎府之中,虎缶心中感覺二人如親兄妹一般。天長日久一起相處,相熟如同胞,二人之間全無一絲新奇神秘。須知這種新奇神秘的感覺是年輕男女情竇初開之時相互吸引的關鍵要素,而虎缶恰恰對曾淇過於熟悉了解,以至於失了這一絲新奇和神秘。雖然男女相知相愛之後,新奇日銷,神秘全無,最終的天長地久、白頭偕老靠的是彼此之間相知相依的感情和相互扶持的經曆。但曾淇此時情竇已開,虎缶年歲雖長曾淇二歲,但男子大多比女子情開較晚,虎缶更是男子之中對情事遲鈍之人。這幾日曾淇的神態舉止大開大闔,變化頗大,虎缶就是再遲鈍也覺察其中有異。方才一瞥之下,突然覺得原先在自己眼中隻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女兒的曾淇突然變得美麗可人。此刻,虎缶對曾淇的感覺微微發生了變化。

用過小食之後,虎缶又與甘盤、子昭在竹屋當中長談論道。三人多談些天下大勢、方國時局、民生艱辛,還有一些治國理民的道理。曾淇也隨師傅學過書信文字、刻辭卜卦,對古時聖賢的典故和方國夷狄的雜情也知曉不少。不過,此時曾淇心中全然聽不進這些事情,所思所想儘是女兒心事。一邊思念,一邊為三人燒水添湯,焚木生香,驅趕蚊蟲。

三人談到夜色深沉方才歇息,此時其餘眾人都已各自酣睡,好在新建的兩間竹屋頗大,縱使虎缶一行人數較多,所有人也能在竹屋中擠下。曾淇自是照料虎缶洗漱之後方才肯歇息,甘盤將自己所居的小竹屋讓給曾淇,自己去和一眾奴仆擠在新建竹屋地上的竹葉堆中,讓曾淇心中頗為過意不去。

第二日在竹林居中用過大食,曾淇幫助攸幾收拾整理餐廚具之後,正在林邊小溪中洗手,虎缶走來遞給曾淇一隻青綠竹杖,說道:“綠衣,山路艱辛,昨日是我疏忽了。今早我在這竹林之中尋一棵青竹,用寶刀為你削作一隻竹杖,助你行走這崎嶇山路。”

曾淇站起身來,接過竹杖,看一眼虎缶,盯著手中竹杖,道:“少主時常關心記掛綠衣,綠衣心中感激不儘,不知如何報答。隻是……”說到此處,曾淇心中仿佛有千言萬語,但又噎在胸中說不出口,峨眉微蹙、無可奈何之狀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