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賽後輿論戰(1 / 2)

“劉易斯,對於領獎台上許多維斯塔潘車迷針對你的噓聲,有什麼想法?”賽後記者開始對漢密爾頓提出問題。

“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前幾年我遇到的可不少,我隻希望車迷們能夠理智對待任何一位車手,而不是因為一兩件事就對彆人展現惡意的一麵。”漢密爾頓說道,他早就看開這些事情。

“按照你的長距離速度,如果沒在發車階段和維斯塔潘發生碰撞,你應該可以擊敗馬林康和諾裡斯拿到勝利。”記者給出第二個問題。

“發車的碰撞確實隻是一起普通的賽道事故,沒有人願意在一開始卷入事故,但我不覺得沒事故就能擊敗兩位,他們所展現的長距離速度是難以置信的,尤其是到比賽後期更是如此,隻是纏鬥掩蓋這些差距。”漢密爾頓說道,他覺得前兩位是實至名歸,而不是靠運氣得來的。

“下一場就是你的主場,現在你們兩位積分榜差距隻剩下11分,這時候該提出爭冠話題嗎?”記者給出的最後一個問題,無疑是想儘一切辦法點燃輿論。

“無可奉告,隻希望主場能夠再次給主場車迷帶去勝利。”聽到這個問題的漢密爾頓臉色不太好看,但出於職責還是給出回複。

當漢密爾頓正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奧地利站第一圈的事故視頻已經在社交媒體瘋狂流傳,網上流傳出各種分析,漫天的信息經過各種篩選,大概分成兩個版本。

正常版漢密爾頓確實留意到外線的漢密爾頓,但進彎那一刻的姿態意味著兩位車手不可避免發生碰撞,不像昨天衝刺賽發車維斯塔潘在3號彎前收住速度讓馬林康順利進彎,雖然兩個彎特性並不一樣,萬幸的是兩位車手的賽車並沒有出現太嚴重的受損。

飯圈車迷版漢密爾頓就是要在1號彎故意引發和維斯塔潘的碰撞,他的手段十分陰暗,似乎回到當初26歲被巴頓支配的一樣,渴望每時每刻都想證明自己有多強,根本不知道26歲維斯塔潘早已超神,更不用說現在已經快29歲進入巔峰期的。

下麵的車迷開始瘋狂對噴,站隊為支持的車手進行辯護,這個場麵非常像當年兩位車手爭冠的情況,但還沒達到頂峰。

相比之下,極個彆勒克萊爾車迷又一次發出常人難以理解的話,其奇葩程度需要語言學專家去解析,或許他們想表達勒克萊爾被法拉利限製才能,法拉利拖累他這種話。

其實勒克萊爾這場做得已經非常好,發車階段通過1號彎混亂在3號彎之前占據優勢,同時用軟胎進一步拉開差距,隻是車隊的策略加上輪胎衰竭速度過快,後麵陸續被其他車手超過,第68圈守不住漢密爾頓後索性進站換軟胎衝最快圈。

至於馬林康,這場他是活生生的配角,和諾裡斯纏鬥20圈最後惜敗對手,隊友發車卷入事故的熱度,甚至勒克萊爾的表現也比他取得第2高,當日最佳車手投票甚至進不了前5。

“這場就這樣吧,諾裡斯配得上這場勝利,很高興能夠和他進行一段時間的纏鬥直到最後,整個周末賽車感覺都還不錯,輪胎管理非常好,但中性胎最後幾圈退化速度變快是沒有預料到的,這是我們掉到蘭多後麵的主要原因,現在我們把目光放在銀石,車隊的主場。”馬林康在賽後接受采訪時簡單的說道,這場他不是熱門車手,媒體記者隻問他一個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