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問題真的是一個隱患,今年好幾次遇到跑著跑著突然遇到懸崖點,圈速大幅下降,完全不知道倍耐力今年造的是什麼輪胎。”漢密爾頓賽後在跟馬林康和米克聊天時吐槽道。
“或許是你們賽車設計挺耗胎,我們到現在還沒遇到過這些,但這場跑得就是不舒服,很難完全連貫起來。”馬林康說道。
“好像這賽道就不適合你的駕駛風格,去年我就發現這一點,連續兩年你在邁阿密表現都非常一般,今年還是車快才有機會登上領獎台。”漢密爾頓回應道,他非常清楚自己去年是如何的掙紮。
“這賽道設計,就挺離譜的,我花了一段時間才重新適應,如果所有人都是如此小心翼翼的去駕駛,確實沒有任何引發安全車的空間。”米克說道,這場他用了很久才適應賽道。
“最起碼結果是好的,不是嗎?”馬林康問道。
“今年中遊競爭實在是太激烈,甚至我都不一定保證能穩定排在第7的位置,但說實話我去年離開車隊的時候,真不知道你們能這麼快。”漢密爾頓說道,他對沙特阿美今年過於驚人的表現感受震驚。
“我第一次摸到車是季前測試,看著成績對比才發現這台車效果過於誇張,之前模擬器測試也沒有如此驚人的速度展現。”馬林康回應道,到現在自己也對今年幾乎統治力的表現感到疑惑。
“你知道維斯塔潘到底帶多少人進入車隊嗎?”米克詢問道。
“幾個或十幾個吧,除了蘭比亞斯以外,還有幾位長期車組合作人員,博寧頓都跟著劉易斯走了。”馬林康回應道。
“那研發部門呢?”
或許現在,漢密爾頓拋出的問題是隨意一問,這件事對於車手、賽道人員甚至絕大部分研發人員來說都不知情,畢竟很多人不會帶有這種心思。
但,這會在不久的將來牽扯出有史以來最瘋狂的研發數據泄密事件,甚至比2007年邁凱倫和法拉利的間諜門還要惡劣。
與此同時,米爾頓凱恩斯,一位研發組人員正在幕後分析領跑幾支車隊現在空動套件的數據,想要看看哪些地方還能夠提升,為後麵升級套件做準備。
“誒,這塊數據好像我在哪見過,但印象中我們車隊還沒有研發出這套件。”那位工作人員納悶的說道。
“夥計,你說沙特阿美這塊數據是不是有點奇怪,印象中我好像看到其中一個研發數值和這個完全一樣。”在他旁邊的另一位工作人員也發現端倪。
“可能是偶然吧,這幾年抄我們設計的車隊太多,瞎貓碰到死耗子,或許他們剛好學到精髓,但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有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