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17場,還有兩場全新的衝刺賽周末實驗賽製,霍根海姆回歸和全新的馬德裡街道賽,隻能指望這些了。”一位奧地利記者說道。
“你說,維斯塔潘和馬林康兩個人的關係啥時候開始惡化?”剛才那位德國記者詢問道。
“或許,用不著一個月。”
事實上,一個月都沒有,伊莫拉站過後,車隊氛圍明顯變得有點奇怪,維斯塔潘和馬林康兩邊車組都有說不上話詭異氛圍。
最直接的體現是原本兩邊會在每場比賽賽後互相分享數據,這一流程並沒有在伊莫拉賽後出現,研發那邊的氣氛也有點奇怪,兩組人研發兩組不同的空動套件,而不是像去年一樣研發統一部件。
按照他們的說法,車隊在伊莫拉帶來的升級部件更偏向維斯塔潘,而維斯塔潘和馬林康屬於兩種完全不同的駕駛風格,才導致伊莫拉站差距巨大的原因,一部分去年就和馬林康合作過的研發人員選擇自主研發。
這些情況已經被車隊管理層人員看在眼裡,不過他們完全沒有任何解決方案,隻能放任這些人維持現有的情況。
“真就讓他們這麼搞下去?”比諾托在工廠辦公室詫異的看著拉提菲問道,當時得知兩組人研發兩組套件的時候,他的頭是大的,工齡超過30年的他,也是第一次聽說這種事情。
“彆忘了,今年到後麵很可能演變成維斯塔潘和馬林康的內鬥局,現在他們還沒有發生明顯的摩擦,但遲早會的。”拉提菲說道,他現在要做的不是控製這些人不要窩裡鬥,而是避免窩裡鬥造成的可怕後果。
“但這個賽車研發?我從來沒看過兩組人員研發兩種不同的升級部件,這讓我很難辦。”比諾托把自己的疑惑說出來。
“你可以先帶著沒站隊的人研發明年的賽車,好幾支車隊已經開始準備下賽季,包括法拉利、梅賽德斯,剩下的讓他們自己去折騰,反正忙活也就幾個月。對了,你們研發部門有沒有一個叫史蒂芬的人。”拉提菲突然詢問道。
“有,他在幫助研發維斯塔潘賽車套件的行列中,同時是去年從紅牛過來的其中一份子,該不會是?”比諾托並沒有把話說完,但經驗告訴他這個人絕對有問題。
“現在你知我知即可,或許人家也發現一二了,小心行事,最近多注意一下他,我懷疑這個人會是x因素。”拉提菲說道。
“行,到時候我讓魯埃達幫一下,反正現在他夠閒的,每場隻需要按照倍耐力的建議走冠軍就到手,人也閒得慌。”比諾托笑著回應道。
比諾托又跟拉提菲聊幾句後,才離開辦公室回到工作崗位上繼續督工,同時著手為下賽季做準備。
拉提菲則一個人坐在電腦桌前,發呆一會兒後才緩過神來。
“有意思,很有意思,我倒想看看誰會笑到最後,玩陰的玩明的儘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