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醬杵子清洗乾淨,再擦乾水分,李想國提著它站到鍋前,雙手握著把手,把下麵的頭子伸到鍋裡。
提起、按壓,接觸到醬杵子前端的紅小豆就被碾成了豆沙。
隨著碾壓的豆沙越來越多,每次操作的阻力也越大。
李想國不得不隔段時間就把它從鍋裡拎出來,用鍋鏟把粘在上麵的豆沙刮回鍋裡。
反複翻動,再壓。
一直到鍋裡的紅小豆全都破碎,看不到整粒的,李想國才停下來。
把醬杵子上麵粘著的豆沙清理乾淨,再清洗擦乾,拿回西屋掛好。
李想國這才去碗櫃,找出家裡裝白糖的罐子,看看沒問題,就舀了大半罐的白砂糖撒在豆沙裡。
再用鍋鏟把豆沙和糖翻拌均勻,這才直起腰,去拿著毛巾把額頭的汗擦乾淨。
不由得有些感歎,自己這身體怎麼也是小孩子,真心有些乾不動啊。
用調羹挖出來一點豆沙嘗了下。
放在嘴裡,畢竟是自己加工的,不像後世買來的成品豆沙那麼細膩。
但是那股獨屬於赤小豆的味道卻遠勝那種工業品,更加的香濃。
不過自己加的糖沒那麼多,所以甜味還是有些淡。
但是也沒辦法,就這麼多糖。
真一下子全用光了,過年時候炸東西用什麼?
更何況吃多了白糖,也沒那麼健康。
建國後,中美沒有建交,所以孟山都的糖精沒得進口。
國內暫時沒有糖精生產,市場上的糖精也已經消耗光了。
這次出去,他就沒買到糖精。
更彆說後世才有的阿斯巴甜、甜蜜素什麼的。
李想國倒是不那麼反感這些東西,畢竟凡事有度,隻要不是拚死了吃。
這些東西,其實還是安全的。
沒那麼多糖,又沒糖精,這豆沙不夠甜也就隻能受著了。
把鍋裡的豆沙全都盛進盆裡,李想國這才去看了下架在水缸邊上,架在一口空缸上的麵口袋。
到了貓冬的時候,前幾天李想國泡了一些黏米,怕太軟太黏,所以還在這黏米裡麵還兌了一半的小米。
前天用桶裝了去吳二叔家,用他家的石磨加水磨成了粘麵子。
吳二叔怕李想國拎著桶太累,磨好以後,用扁擔幫他